得益于现代最新电子科技,你可以透过「推特」(Twitter)网站将你的祷告直接传达到耶路撒冷的「西墙」,或者将你的愿望祈祷电邮到英国最古老的教堂,他们有专人为你的需要祷告。你可以在Facebook网站上参加崇拜仪式或者讨论圣经;你可以在「第二人生」网路虚拟世界(Second Life)里开创或参加各种团契,这些社会媒体工具对基督徒和教会到底是福还是祸?
我们真的可以用电子科技来与圣灵交流吗?那些利用「推特」的祈祷者会在泛滥的信息中迷失吗?上帝也会「推特」吗?
教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立场:一是积极投入,一是坚决反对。
■ 支持者的看法
菲尔・大卫斯(Phil Davis)是一位专业的基督教科研业者。他透过祷告帮助人,是全球近200名专业基督教科研师之一。大卫斯支持使用「推特」来向上帝祷告。他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不管祷告是怎样被传达给上帝的,每个人都可以向上帝寻求需要的帮助和心灵的慰藉,从而体会到我们与上帝的爱同在。
大卫斯曾经历过无数次强有力的祷告果效,他说他不相信,以谦卑的心向上帝请愿会没有用。当我们承认有一个神圣的心灵在思考时,就是愿意认识到自己不是什么都知道,这在积极思考上意义更加重大。
这可能就是他作为基督教研究者不拘泥传统之处。他不仅向上帝祈祷,更相信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上帝是一名绝顶智者而且总是无处不在。
大卫斯认为,这说明了为什么他不觉得祷告是要告诉上帝他还不知道的事情。上帝无所不知无处不在,当然知道他的子民的需求。认为上帝无所不能,却又不能拯救我们的想法,是不可想像的。
大卫斯表示,上帝不会改变,他永远是善的。他总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帮助和治愈我们。所以唯一要改变的就是自己。这表明与其说我的祷告是让上帝来听我诉说,还不如说是聆听上帝会让一切都好起来。
大卫斯说,他曾经听一个主日学学生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与上帝的距离不是那么近了,那是谁造成的呢?」这恰好反映了他在祷告上的观点——你要去接近上帝,你要去调整思考事物的方法,因为上帝总是在你身边。这样做会带来很多好处——这些有实际意义的好处不仅能改变我们的个人生活,甚至能改变我们所在的世界。
大卫斯认为,应该让「推特」祷告流行起来。因为任何让我们更多了解上帝的方法,都将使我们更加依靠我们的主。「推特」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 反对者的看法
同时就「推特」一题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的阿伦・甘地(Arun Gandhi),是印度传奇领袖莫罕达斯・K・甘地(Mohandas K. “Mahatma” Gandhi)的第五代曾孙。他是记者,曾在《印度时报》工作了三十年。他反对透过「推特」来进行信仰活动。
甘地认为,上帝不会「推特」,更不会花时间来倾听大约七百万人不诚心地祈求宽恕。当然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上帝的概念和我们认为的他的所在地。研究结果表明这完全是信念的问题。人可以相信一个看上去像人类的上帝,也可以相信一个像岩石的上帝。但不管相信的是什么样的上帝,他认为与上帝的沟通和对话必需是诚心而且真诚的。而现代宗教传统就是在这里出了大问题。
甘地指出,祷告是每个宗教的仪式之一。祷告内容都规定在书中,不能随心所欲的。人们背诵那些赞美诗和经文——就像那些小孩死记硬背下课文,并骄傲地站在老师面前背诵,尽管他不明白课文—— 他们也会在特定时间和日子去宗教场所吟颂那些诗歌,而不去思考诗歌中的意义。吟颂诗歌过后出来,又变回到好挑衅的、阴险可憎的人。
甘地认为,即使我们透过「推特」来祷告,用语言将它表达出来,或者在Facebook网站上这么做又能怎么样呢?如果我们不用心去领会祷告,也无意让经文中的理念来影响自己的心灵或生活,那么你要怎么传达你的祷告都无所谓。他相信上帝也有个「防火墙」,将这一类垃圾邮件从他的收件箱删除。因此,通过「推特」来的祷告,根本到不了上帝那儿。
本专栏与传扬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