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提供/123RF
在便利商店买冷藏食品,店员总会问:「要微波加热吗?」这是瞬间有效的加热方法。电脑旁边杯子里的茶冷了,要添加热水;但冲几回就淡而无味要重新泡一杯了。很少有保温杯可以保温好几天,爱的杯子也常失温、失味、流光光,需要重新加水、加茶、加糖、加奶,瞬间加热,或者慢火升温。
瞬间让亲子关系升温的方法不少。这个母亲节前几天,近处的孩子亲自送来了贴心礼物;母亲节前一天,又接到远方孩子订的花。我先是一阵惊讶,正高兴着,接到花店的电话,我说:「已经收到了,谢谢」,没想到是另一家花店,送来另一个远方孩子订的花,令我加倍惊讶,而且他们并没有串通好。
你多久会觉得必须与所爱的人相聚、通通信、说说话?配偶和子女可能是每天都要相聚才正常的。配偶出差或孩子不回家睡觉,都是例外。现在不论人在哪里,几乎都可以用手机或网路沟通,只是大家的频率不一。热恋中的男女,一天要通话好几回,老夫老妻就算出远门,也不见得会天天联络。孩子成家或出国后,偶而写个卡片,就会让亲子关系升温。而重要节日没事先寄卡片,花大钱订花立即可达到效果。
关系需要努力维持
好朋友常会相约一起吃饭、喝咖啡,但因为彼此都忙碌,往往要挤出时间才能保持友谊。我喜欢这种频率不多,但很有品质的友谊。其实,若不想办法「维持关系」,自然的结果就是越来越「没有关系」。夫妻若不经营婚姻,自然的结果就是走向疏离。
与宠物的频率
家裏的猫咪只要看见我坐下打电脑,就会跳上我的双膝,晚上和我挤一床棉被,无聊时要我抚摸够了,才不会乌噜乌噜怪叫。我想想,也许几分钟的付出,就可以避免猫咪得忧郁症,也是不错的投资。逗猫成了我的下课十分钟,工作累了,逗猫,可以重新得力。
与孩子的频率
孩子小的时候,母子分开几小时都很难熬。我记得以前每主日教主日学时,大儿子就在隔壁的婴儿室嚎啕大哭。过了几年,换成是女儿在幼幼班拿个手帕,眼泪汪汪的。但因为周一到周六我都和三个小人在一起,周日做个稍微狠心的分离,也算可以接受。儿女上大学之后,如果几个星期没回家,我就觉得若有所失,虽然不至于眼泪汪汪,但会写简讯叫孩子给我一点音讯,虽然他们惜墨如金,也就不计较了(手机费是他们自己要付的)。
孩子都离家后,我有时在傍晚一边煮饭,一边弹琴想念孩子们;晚餐时与先生一起为孩子们祷告,周末用视讯看看彼此,这些都是加温的方法。我也清楚地要求近处的孩子一个月回家一次,免得我生闷气。
与父母的频率
父母住安养院时,我每星期固定两天和他们相聚,这是我实验出来最好的频率。如果天气不好,隔了三天没去,就觉得不能不去了。每次去,常常看到父亲早已站在门口或窗前,我不知道他站了多久。听护士说,有时候他们早上五点就准备好,等我中午去接他们外出。爱会催促我,保持一定的频率相聚。父母无法行动自如,就看行动自如的我,多久才良心发现,采取行动。
与上帝的频率
有种车子后面的贴纸这样说:「如果你觉得离上帝好远,猜猜看,是谁跑掉了呢?」上帝一直在那里等候我们,而行动自如的我们,多久才想起他来?
瞬间加热还是慢火升温
每人个性不同,维持关系的方式也不同。我喜欢慢火升温,但也不排斥瞬间加热。父母不必等签联络簿才知道孩子的问题,不用等老师打电话来才发觉事态严重,就像一摸身边的茶杯,冷了,就去加水保温。经常多看一眼身边孩子的眼睛,就知道要注入爱的杯子了。经常多拥抱配偶、拍拍父母的肩膀,亲情就能瞬间加热。
●about 顾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