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斯温德尔(Ann Swindell)】家庭之歌 2024.12.22
图片提供/123RF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圣诞节。当了妈妈以后,我总是幻想着能和家人一起创造一个完美的节日季。几年前,当两个孩子终于不用穿纸尿裤了,能够专心 10 分钟以上,我暗下决心——今年的 12 月,一定要带着孩子们尽情体验各种圣诞活动。
除了要参加儿子幼儿园的圣诞派对和女儿的圣诞唱诗班排练,我还精心安排了一连串活动:带孩子们去社区剧院欣赏音乐剧《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一起装扮圣诞树,在悠扬的节日音乐中制作姜饼屋。当然,我们还计划参加教堂的平安夜礼拜。我满心期待着,这个圣诞季一定会特别精彩。
可惜事与愿违。
这个圣诞季对我们一家来说简直糟透了。家人接二连三地生病,我用红绿双色在日历上精心标注的每一项活动,竟然一个都没能参加。我对这个节日季寄予了那么大的期望,到头来却失望满满,还有一种深深的失落,觉得被剥夺了过个梦想圣诞节的机会。但当我重新翻开圣经,仔细品读时,我渐渐领悟到:这些未能实现的期望反而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学会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耶稣基督身上,而不是一味地执着于节日本身能给我带来什么。
马利亚的不寻常圣诞
那一年重读圣诞故事时,我有了意外的领悟——原来作爲一位母亲,当我的节日期待落空时,我并不孤单。马利亚是历史上第一位经历圣诞的母亲。当天使加百列向她显现,宣告她将要生下上帝的儿子时(参《路加福音》第 1 章),想必眼前发生的一切也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作爲一位未婚的童女却忽然怀孕,这件事太不寻常了,以至于约瑟需要天使亲自显现,才能相信这是出于神的旨意(太 1:18-25)。更艰难的是,奥古斯都恰在此时下令要全罗马帝国的人报名上册,这迫使马利亚在怀孕最后、最不舒服的阶段,不得不踏上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到了陌生的城镇,却找不到可以投宿的客房。远离家乡的她只能在一个简陋的地方生产,最后不得不把刚出生的头胎儿子放在动物的食槽里(路 2)。她经历的这个圣诞节,既不轻松,也谈不上舒适。
然而,虽然马利亚经历的第一个圣诞节远非完美,与她可能期待的场景也大相径庭,但这一切恰恰是上帝精心安排的计划。通过耶稣以如此卑微的方式降生,上帝的荣耀得以彰显。天使向那些卑微的牧羊人宣告这个震撼人心的好消息:「今天在大卫的城里,爲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第 11 节)。
经上记载,「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覆思想」(第 19 节)。尽管这段旅程和分娩的过程充满艰辛,但关于这位躺在马槽里的婴孩的福音,却值得她用心珍藏。因爲第一个圣诞节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成就马利亚的期待和愿望,而是在于耶稣的降生,以及他要拯救世人的这个好得无比的消息。
以色列人错误的期待
多年后,耶稣开始他的公开服事,他的表现却与许多以色列人的期待大相径庭。虽然耶稣诞生在伯利恒——这正是先知弥迦预言弥赛亚将要降生的地方(弥 5:2),但他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领袖形像。当时的以色列人渴望一位能够登基作王(约 6:15)、带领他们推翻罗马统治的弥赛亚,一位如同《弥迦书》所说,充满「能力」与「威严」「名声传到地极」的「牧者(弥 5:4)。
然而,耶稣来到以色列时,并没有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他完全不符合人们对理想君王的期待。他没有试图推翻罗马统治;他所传讲的国度也不是靠地上的军队来维系。按照《以赛亚书》的记载,他的外表并不俊美,甚至在面对生命威胁时也不作丝毫抵抗(赛 53:2-3)。最终,他遭到人们的憎恨、毁谤、藐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正是因爲这些偏离实际的期待,许多以色列人与他们期盼已久的弥赛亚擦肩而过。正如《约翰福音》所说:「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 1:11)。
但对于那些属灵的眼睛能看见、属灵的耳朵能听见的人来说,耶稣所宣讲的国度远远超越任何地上的国度。因爲基督确实满有「能力」与「威严」,他的国度远远超出「地极」的范畴。这是一个永恒的国度,他是这国度的君王,他战胜了他子民最大的仇敌——罪恶、死亡和与天父的隔绝。藉着他的得胜,让我们获得了一个无法估量的宝藏:成爲上帝的儿女。
让我们满怀感恩的心称颂上帝,因爲他打破了我们有限的期待,将那超乎我们想像的更美之物赐给了我们——这更美之物,就是他自己。
上帝更美好的恩赐
我是否希望那个十二月的情况能有所不同?是否希望全家能免去一个月的病痛折磨,也不必因爲错过了派对和唱诗班而伤心落泪?说实话,当然希望。
但圣诞节依然如期而至。而那些落空的期待,意外地成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它让我重新思考圣诞节的真正意义。这份意义远远超越了那些动听的颂歌、热闹的派对和丰富的节日活动。我逐渐明白,圣诞节的核心是这个奇妙的好消息:马利亚经历的那个充满艰辛的圣诞节,以及那位降生在马槽里、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圣婴所经历的一切苦难,使得每一个凭着信心来到基督面前的罪人,都能够成爲上帝的儿女。
about 【家庭之歌】专栏主要写手:蔡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