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死神说故事―《偷书贼》
【作者:容颜】信望爱阅读 2007.09.02
这个夏天读《偷书贼》和《失物之书》,会在两本不同的故事里看到同一个时空 背景所发生的故事,同样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样在说文字的力量,但《偷 书贼》的节奏比《失物之书》缓慢一些。我尽量不要比较这两本书,因为这是很 无聊的事,但在阅读的过程里总惊讶这两个故事有那么多巧合之处,不是情节上 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总是有相似或是对立的情况出现。
《偷书贼》的女主角是被德国夫妻领养的莉赛尔,原本也要一同被领养的莉赛尔 的弟弟却死于火车上,莉赛尔在遭受与父母分离及弟弟的死亡后,在精神上受了 极大的创伤,幸运的是领养她的父母是故事书中最仁慈的角色,给了莉赛尔完整 的爱,不同于此时期里其他的孩子可能濒临饿死或是送入集中营或是在街头流浪 被流弹波及,莉赛尔因为养父母的照顾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犹太人…… 还有偏爱她的死神。
这个故事的特别处之一,叙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个书中的角色,而是没有时 空限制,总是旁观的第三者,特别是在二战的年代,无所不在的死神,战场、集 中营、巷弄里,特别的是,这个死神总是想要表现他冷酷无情和轻蔑人类的一面 ,但实际上我们从书中读到的,是他怜悯人类、轻视、无奈、惊讶人类的个性, 也像人类一样会抱怨工作、具有诗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类只有在一天的开始与结束时,才会观察颜色的变化。
但是对我而言,一天当中,每个短暂片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度与调性。
光是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包含了几千种不同的颜色:蜜蜡黄、柔丝蓝、阴郁黑。
我是做这行的,当然特别注意颜色的变化。
……她贯彻始终,只要经过三十三号的门口,从没有忘记吐痰,还会外加一句「 死猪」。我发现德国人有个特点:他们真的很爱猪。
这个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说书者,他说着在战时会发生在任何一个角落的故事, 然而我们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一个带着色彩、烟硝味浓厚、心惊胆跳与眼泪的故 事,他不仅是旁观者,同时也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个故事读起来有对纳粹主义的不满也有对当时情况的无奈。里面对于创伤后压 力症候群(PTSD)的描写也很贴切,莉赛尔和犹太人麦克斯分别经历了不同程度 的打击,也产生了同样的症状,两个人在同一个时空下,透过文字互相治愈了彼 此。当然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带给人民的痛苦,比《失物之书 》更甚,也许是因为《偷书贼》的说书者是个性格像诗人般,且不得不参与其中 的死神,他让读者看到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失去童年的儿童被迫于早熟、偷窃只 为满足「活下去」的基本需求,老百姓为了狂人的理想,即使不支持也得装作崇 拜以谋生,在面临道德上的冲击时,茫然不知所措;而《失物之书》里的大卫, 同样也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患者,他因一架坠落的战机进入了一个奇幻的故事世 界,里面有贪婪、虚伪、利用和杀戮,透过奇幻的童话旅程找回亲情温暖及心智 上的成长,不再痛苦于母亲的死亡与父亲的新家庭,甚至是接受死亡与改变这些 事。
《偷书贼》里莉赛尔成长的过程也充满了恐惧与悲伤,但其实也充满着战争中的 幸福与温暖,起初她藉由所偷窃的掘墓工人手册来记住弟弟,而后她的识字过程 不只是因为也是来自于养父汉斯在一战时发现文字可以救人一命后的启发,他们 在地下室里习字、阅读麦克斯的图画书自传监看者、莉赛尔在镇长家中读书而后 藉由偷窃满足自己阅读的渴望、在防空洞中阅读小说以文字的力量安抚密闭空间 中的紧张情绪及安抚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心灵,最后在习字的地下室里创作了偷书 贼,这个故事里完整的写下了一个孩童如何学习文字的过程,包括了反覆的写与 读,图画与文字的配合、阅读与不断的学习到了解如何使用文字的力量,到最后 则是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在莉赛尔学习的过程里,也是她疗伤的过程,这中间 还包括了每个人的自我检视、治疗及现实、理想、道德之间的冲突。
《失物之书》中的大卫虽然在遭受丧母后,父亲再娶,但父亲一直忙于工作,特 别是战时担任的情报职务,而忽略了儿子对于一个替代自己母亲之位的女人及新 的家庭所抱持的敌意与丧母的创痛,而再娶的妻子也一直处于尴尬的状态,面临 先生原本家庭的成员与之后自己的家庭成员,她想做个好母亲但总被大卫排斥在 外,两人不断发生冲突,但担任先生与父亲这个角色的人却必须要以国家要事为 重而忽略了家庭,看似完整的家庭其实充满了怨恨与排斥。
在《偷书贼》的最后,死神想说的话,也相信是作者对于人类的疑问,其实不只 是作者,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些疑问:
……我很难给人类做出个正确的评价。我想要问她,同样是人,怎么有人如此邪 恶,又有人如此光明灿呢?人类的文字与故事怎么可以具有毁灭性,又同时光辉 呢?
我觉得《偷书贼》会比较适合青少年或是儿童阅读,也可以启发他们对善与恶、 人性脆弱面及道德的认知,而《失物之书》里的部份情节的确如作者所言,是个 成人童话。
从收到这本书的试读本时就一直好奇为什么封面上的英文书名要用大括号标注起 来?在 Amazon 的书封也没看到这样的设计,读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书里 莉赛尔习字的过程中,某些章节,例如杜登大辞典,书中会标注某些字词,我猜 这大概是启发的来源?
无聊的把这两个故事拿来比较,发现《偷书贼》比《失物之书》较为容易拍成电 影,话题及冲突(纳粹、战争与人性)对编剧来说应该会比较容易改编成电影, 甚至在阅读的过程里都已经想好了扮演书中角色的演员,例如 James Cromwell 演汉斯、Lupe Ontiveros 或 Kathy Bates 演罗莎及 Conchita Campbell 担任莉 赛尔,虽然他们不见得都是德国人,也只是个人的偏好,但对我来说在他们平常 所扮演的角色里都有书中的特点,但若真如想像的话,似乎也太普通了些,而且 「死神」这个重要的角色可能就消失或是变成观众;《失物之书》如果要拍成电 影,可能会让我想到《大魔域》,虽然现代电影科技进步加入不少特效而失去了 书中童话故事的原意,所以两部小说还是不要改编成电影会比较好。
本文原发表于作者的部落格:
岁月的容颜 本文着作权属于作者,如欲转贴,请至
岁月的容颜 留言徵询作者同意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