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径没搞懂,进入了第二径「灵性生命如旅程」,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错乱。这一径要讲如何透过把灵性生命当成一趟旅程,来增进我们对灵性成长的理解,可是看着看着就皱起眉来――那第一径里的俄利根和伯尔拿,他们的四十二站或是十二阶段,本来以为指的是次序,但是读了第二径的几位大师,却开始觉得这四十二站和十二阶段,好像更适合放在旅程里来讨论。
幸好,进入了第三径后,错乱的情形就少了很多。不管是第三径讲对神的知识,第四径讲亲近耶稣基督,第五径讲对神的经历,第六径讲行动与默观的平衡,主轴都很清楚,每一个人物也都和该主题息息相关,虽然第六径讲圣本笃的规条时,还是有些错愕,觉得这和第一径按正确的次序来爱神似乎有重复性,不过因为不像第一、二径的感受那么明显,倒也不以为意。
只是第一、二径在我心里投下的迷惑实在太过强烈,这谜团一直跟着我,让我无法大声地说出,自己真正地爱上了这本书(尽管第三到第六径每一径都很好看),特别是进入第七径,所谓的神圣的上行时,我的心里头又在大喊,不会吧!又来了!
一看到「神圣的上行」这几个字,任谁都会想要问清楚,这到底和「次序」和「旅程」有什么不同。伪丢尼修、不知之云、大德兰、十架约翰,每个灵修大师都介绍地栩栩如生,可是,傅老爹啊,您怎么不多讲一点「神圣的上行」和「次序」、「旅程」到底差在哪?
就带着这样的古怪感,我结束第一次《一生渴慕神》的阅读与改稿工作。「爱恨交加」应该是我当时的感受。接着,我开始进行编辑的工作,按耐着心中激荡的情绪,我把书又看了一遍。幸好,我有再看一遍。这一遍,我特别留心傅士德与毕比是否有仔细区分出「次序」、「旅程」、「上行」的不同。大概是因为第一次阅读时每个人物带给我的惊喜与新鲜感,不再是第二次阅读时的焦点,我可以把那些第一次阅读时觉得比较没那么让人「兴奋」的字词,仔细地咀嚼一番,终于发现,在每个灵修大师那些动人的故事、漂亮的洞见之外,傅士德与毕比确实用了相对较为朴实的言词,来描述「次序」、「旅程」、「上行」的个别特色,也才比较看到,作者区分出这七个取径,真正的用意,是要告诉我们基督属灵传统中,那一位又一位灵修大师,是如何地「白手起家」,在没有什么前例可循的情况下,开创出一条又一条独特的灵修道路来。
原来啊,「按正确的次序爱神」真正的重点,不是那吸引人目光的四十二站或是什么大衣内衬,这一径要谈的,是四位灵修大师,如何让我们看见人的复杂性,他们尽力用一些概念,把人的复杂性做了一些归纳整理,像是区分出人有「灵、魂、体」、「身、智、心」、「身体、理性、灵性」等特质,然后告诉我们如何按照这些区分出来的特质,来陶造或是磨练我们的生命。换言之,身体有身体的陶造方式、理智或是理性有理智或是理性的陶造方式,灵性或是心,自然也有符合该特质的陶造方式。(所以四十二站只是这一径的配菜,并非重点。此外,傅士德也有提到,每一个灵修大师,都或多或少会涉足好几条取径,所以,俄利根虽然被划分在「次序」这一径,可是四十二站却让我们看到他对第二径「旅程」的贡献。)
至于第七径「神圣的上行」,和第二径「旅程」,确实有雷同之处,两位作者便说:「目前为止所检视的每一条路径,其实都受过神圣上行这条亘古道路的影响。」不过「上行」和「旅程」最大的不同,在于「上行」比较集中讨论灵性生命成长的三个步骤(所谓的三重道路):「炼净」、「光照」和「联合」;而「旅程」则比较多元,用各种不同的旅程比喻来形容灵性的成长。「上行」和「旅程」互为表里,各有所常。
终于、终于,我可以大声地说,我喜欢《一生渴慕神》了。《一生渴慕神》需要我们使用「双重阅读」的技巧,在逸趣横生、洞见非凡的各家学说之间,也能够细细去品味两位作者那些乍看之下似乎较为古朴,却有深刻意涵的观点。傅士德和毕比整理出七条灵修路径,也开拓出我们生命成长的七条通道,值得一一寻访,再三思量。
之前曾跟灵粮神学院教灵修学的林玮玲老师聊过傅士德。林玮玲老师很欣赏傅士德,谈到傅士德的书和观念,常能带给她很多教学上的启发。学生可以从傅士德的分类与介绍中,掌握原本可以很深奥的灵修学意涵。这次爱上《一生渴慕神》的经验,让我更能认同林玮玲老师的观察。的确,《一生渴慕神》的七条路径,愈是品尝,就愈有味道,很佩服傅士德与毕比所做出的这七个取径和区分。
●欢迎参观《哈啦读书心得》哈屁股与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专栏主要写手:应仁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