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爱上教会?(一)

【作者:徐敏雄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2005.08.21


刚开始踏入教会的时候,很羡慕那些从小在教会里长大的孩子。因为每当我看到教会里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参加儿童主日学、少年团契、青年团契、学生团契,有热心的主学老师和团契辅导可以陪伴他们长大,在他们不同生命阶段倾听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有一群同龄的契友可以一同成长,那种幸福的感觉真的会令人宛如置身电影情节一般。

除此之外,也因为这群在基督教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一起长大,慢慢地都会像学校同学间的关系一样,形成一个个的小团体。这时候,相较于他们那种自然而然形成的人际网络,我这种第一代的基督徒要打入一个新的教会团体,就十分困难。

但是,当我跟一些教会长大的孩子有比较深刻的分享后,我发现到在我眼里的「优势」,对他们来说其实不见得那样美好!例如,有些人小时候去上主日学、参加各式团契不完全是心甘情愿,而是被父母以半强迫的方式「带」到教会。另外,对于祖孙好几代都在同一个教会的孩子来说,随着岁月而累积的人际网络压力,也使得他们比较没有机会选择要在那个教会聚会。

相较之下,我这种第一代的基督徒只有单身一人,由于没有既定的长辈或同侪网络压力,所以往往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到那个教会就到那个教会;在甲团契待不习惯、觉得不喜欢,也可以很快地跳到乙团契去。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反倒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因为这样的信仰生活让我不必去包容不同契友的个性差异,而且可以持续让自己的人际圈保持一个新鲜感!

可是随着生命历练地增加,我发现到这种看似自由自在的生活还是得付出一些代价的。因为这种海鸥式的信仰生活方式,很难跟教会契友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没有持续稳定的人际互动,就很难有属于自己的社群认同;没有了团体的正向归属感以及稳定的人际关系,又怎么能从日常互动中认识自己,产生积极正向的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呢?

我想不仅是教会与团契生活如此,就是婚姻生活或其他社团生活也是这样:想要过群体的生活,就得付出包容差异、忍耐不同个性的代价;不想因为别人的不同而「屈就」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过单身的生活。

但所谓的「爱」的生活,似乎只有在群体生活方式中才有可能实现,因为「爱」必然发生、体现于不同个体的日常互动中,唯有在大家包容彼此的差异、相互扶持的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爱」。这个道理我觉得可以用台语中「疼」的发音来做更清楚的说明。台语里头「疼」和「爱」的发音是一样的!意思是说:有当我们因为爱某个(群)人的缘故,愿意因着他们的福祉或与他们保持一个良好关系,而忍受一些不便、甚至做出一些牺牲的时候,这样的行为才能真切地体现出「爱」。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非「群居」即「独居」,而是不停地穿梭在两者之间。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中只有想到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较少替别人着想,或为着身旁的亲友做些让步、甚至牺牲的话,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独居生活占的比例势必会大于群居。因为缺乏包容与同理心的人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感受到的痛楚与不自在会远远高过群体生活的乐趣。所以,对于喜欢「群居」生活的我来说,喜欢教会生活的原因是:期盼可以在与不同个性的契友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真实地去体会「爱」的甜美。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