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强说愁―谈亲子沟通

【作者:梁望惠网路作家Ⅰ 2004.03.07


  父母难为,现代的父母更是难为。如果你对孩子稍微凶一点,别人会说:「爱的教育不是这样子的呀!」如果你对孩子过于疼爱纵容,别人也会对你说:「爱的教育是要有方法的。」因此,父母如何在尽了教养的责任之余,还能愉悦地、有成效地教育出健康快乐的下一代,就有赖亲子间沟通管道的健全和谐了。
  然而,尽管我们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也常把沟通二字挂在嘴边;但当我们真正要进行沟通时,常会出现一些无形的障碍阻挠着我们,造成彼此间更多的隔阂与不快,也使得沟通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那么,影响我们沟通无法顺利进行的因素究竟有那些呢?
  当一对父子要进行沟通时,常常是做父亲的有他内心的想法要告诉孩子,而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话要说;换句话说,虽然双方同样是要沟通,但彼此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却不相同。这情形就好比双方分别站在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上,即使「沟通」了半天,终究无法得到双方都同意的结论。所以,进行沟通时必须先弄清楚彼此的目的是什么。
  其次,同样的一个行为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原因;而相同的原因也会以不一样的行为方式表现。例如,甲努力工作可能是因为他希望获得别人的称赞;乙则可能是因为对工作乐在其中;而丙或许是因为想赚更多的钱……。也正因为这许多不同的原因或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使得彼此间的误会更容易产生。
  过高的期望也是影响沟通的因素之一。父母对子女有所期望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些期望常使父母亲不知不觉地将整个注意力集中在那一点上,以致造成孩子相当大的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亲子间的沟通自然无法顺利进行。
  另外,情绪常常是沟通时的一大障碍。我曾听到一位年轻的爸爸说:「半夜时恨不得把那哭个不停的小孩好好地打一顿。」做父母的有时情绪来了,总是采取「先打几下再说」的方式,而当情绪过了,又会对孩子感到亏欠,觉得自己的反应过于激烈。因此请记住:当一个人情绪化时,也就是沟通最差的时侯。情绪一定会干扰沟通!
  由此可知,「沟通的目的不同」、「误解对方的意思」、「父母过高的期望」,以及「情绪的干扰」,都将造成沟通上的困难。

  亲子间沟通时究竟该如何来克服这些障碍呢?

  1.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正如刚才所说的,一个人的行为常有许多不同的原因,例如吃饭时若孩子不肯上桌,到底是为什么?可能是孩子正在看电视、或是吃了太多零食、也或许正在生气闹情绪,或者是生病了"…。我们不妨多一点假设,然后仔细地观察和了解,找出真正的原因,再针对原因来处理,如此将可减少许多沟通上不必要的困扰与误解。

  2.多作描述少作批评:

  譬如孩子的脸弄脏了,我们只需告诉他:「你的脸很脏。」而不要说:「你是个脏孩子。」这两句话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又例如孩子的功课做得很慢,我们只要告诉他:「你的作业写得很慢。」而不该对他说:「你真笨,功课写得那么慢。」
  有时侯,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怎么会讲骂人的话?但仔细想想,那就是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因此,我们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只需多加描述,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和了解,并帮助他逐步调整,而毋须给予主观的批评与论断。

  3.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生气闹情绪时,他可能不愿意或无法以语言表达,这时我们就应该帮助他表达出来。譬如,孩子一句话也不说时,我们可以试着问他:「你是不是很生气?」「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做错了?」「你是不是觉得我骂你骂得过分了?」「你是不是认为爸爸妈妈不公平?」当你这样问他时,孩子就比较容易回答你的问题,父母也更容易了解他内心的感受并帮助他表达。又譬如孩子睡不着时,我们也可以试着问他:「你很害怕是不是?」「你害怕些什么呢?」有时侯,当你这样对孩子说时,他害怕的担子可能就减轻许多了。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尽量把内心的感觉表达出来。

  4.多花时间与心思来倾听:

  有一次小儿子跑来对我说:「妈妈,哥哥想吃糖。」如果仔细听,就知道其实真正想吃糖的人是他自己而不是哥哥。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倾听很重要!如肯多花些时间且耐心地听孩子们谈话,一定可以听出他们内心里真正的声音。

  以上是我们站在父母多去了解孩子的角度上,来谈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另外,我们也可以藉着许多方法让孩子更了解我们,以消除沟通上的困难:

  1.完整的表达:

  有时候我们说话很容易只讲了一半的意思而自己却没有察觉。例如,有一位父亲对他的孩子说:「那边有个水桶」,隔了几分钟,见孩子仍站着不动,就骂他:「怎么还呆呆地站在那里,还不赶快把水桶拿过来。」像这样,就是表达意思不完整而造成的误解。因此,我们应随时提醒自己把想表达的意思完全地说出来,让孩子能够很清楚地知道究竟我们要他做什么,如此才能使沟通有效地进行。

  2.多用「我」字:

  父母可尝试直接用「我」来说明,让孩子能够了解父母的感受,而不要以打骂或讽剌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生气、愤怒、悲伤或失望…等情绪。

  3.传达出来的讯息要一致:

  例如当你告诉孩子不可以去做某件事,脸上便不可同时带着微笑,因为这样会使孩子弄不清楚你真正的意思。此外,父母亲管教的原则或决定,必须一致,切勿随时改变自己的意思。如果你尚未拿定主意,可直接告诉孩子:「我还没有决定好。」或者也可以藉此训练孩子自己做决定,让他学习如何做选择,并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4.运用孩子可以了解的语言:

  虽然成人与小孩各自拥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但是,当双方说话的语言背景越接近时,沟通的效果便越好。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多运用孩子能够了解的语言来表达,以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

  除了上述几项,在沟通时还有一些技巧和原则应把握:

  • 尽量不要透过第三者传话,面对面谈话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 沟通时,若能注意并关心对方的感受,就越能加强沟通的效果。
  • 沟通的范围要小,且内容越具体越有效。
  • 沟通的问题与孩子越切身越好。例如,考试成绩不好时,究竟是在乎他到底懂了没有呢?还是父母自己的面子问题?你必须让孩子感受到「问题的后果是跟他自己切身相关」,沟通才容易进行。
  • 利用发现原则。亦即原本是父母内心想说的话,尝试以各种方法让孩子自己说出来。譬如,我们希望孩子交好的朋友,如果能让他自己「发现」,并说出跟好的朋友相处会如何,而跟坏朋友在一起又会如何,这样的话,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进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 在沟通的过程和行为表现上赢得对方的尊敬与认同,亦可增强沟通的效果。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我们进行沟通之前,必须先把其他的问题抛开;若是仍处于「情绪化」的情况下,则暂时不要进行沟通,等事过境迁后再谈。
  孩子不断地在成长,因此父母需提醒自己,进行沟通时,除了把握上述所说的原则和技巧以外,更应该随时充实自己,让自己处于进步的状态中,这样,便不用担心会有代沟的存在了。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