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薇 2020.08.16
图片提供/123RF
我的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突然对你的「小时候」来了兴趣,无数次缠着我,要我给你讲关于你「从前」的故事。记不清已经重复了多少遍,可每次讲起来,听得你津津有味,讲得我乐此不疲。绝没有因为讲述的次数多而偷工减料,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那么,就从十二年前你的出生开始吧!你出生的过程,用「险象环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预产期前几天的B超显示,一切正常:没有胎位不正,没有脐带缠绕。我的妇产科医生笑着对我说:你完全符合顺产的条件,就等着孩子自己出来见你吧!
临产那天,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无论你如何发起规律性的冲击,宫口开到八指就不再开了。从监听胎儿心跳的仪器里,甚至出现你间或心跳暂停的情况。医护人员进进出出地忙碌着,而妈妈除了祷告,什么也做不了。一天一夜过去,医生终于决定实行剖腹产将胎儿取出。看到你的那一刻,几个医生同时发出一声惊叹,原来你被脐带绕颈五周半,是接产医生从业十几年来见过脐带绕颈最长的一例。你能健康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只能说是神的恩典。
爸爸将你抱到我面前的那一刻,我永远记得。你没有哭,安安静静地躺在爸爸的臂弯里,睁着亮亮的大眼睛看着我,很懂事的样子,彷佛在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个新妈妈。我注视着你,认真地对你说:欢迎你,我的女儿!谢谢主把你放在我的生命里!
那时,妈妈还是刚信主不久的基督徒,对神的认识多数是「理论」上的。你的出生是我第一次真实地经历神。虽然这是我第一次生孩子,虽然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历险」,靠着祷告这个「法宝」,我始终没有惊慌,而是经历了出人意料的平安,迎来你的诞生。
我的女儿,之所以我会一遍一遍乐于给你重复这个故事。是因为后来的日子妈妈发现,我需要一次次提醒自己,你的到来,是神恩典的开始。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他都必会以恩典祝福我们母女的相遇。
你出生之后到四岁之前,似乎一眨眼就过去了,你聪明伶俐,乖巧可爱。记忆中很少有你哭闹的样子,永远是一弯笑盈盈的眉,见过你的人都说,这孩子的笑特别有感染力。
到现在我和你爸爸也说不清楚,对你来说,四岁那年发生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改变了什么。那一年,你有了弟弟,成了姐姐;那一年,我们买了房子,你转学到了一个新幼稚园;那一年,你要摆脱中文的「母语」,开始全英文的语言环境……我们可能习惯了享受你的乖巧懂事,习惯了每天把一个快乐活泼的你送到学校,迎回来一个甜美懂事的小女孩。可是,慢慢地,我们发现你开始有了变化,那个乖小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有些陌生的孩子。
教会结束后,爸爸经常会带你去乐高园玩,这天回家路上,爸爸和你商量:「今天爸爸有点累了,我们不去乐高园了好不好?爸爸下周再带你去。」你在车后座悠悠地说:「你要是不带我去,开车就会被撞。」我和爸爸面面相觑。
妈妈在电脑上工作,你要我陪你玩,我说,「等妈妈五分钟好不好,等我把这个工作结束。」你二话不说,跑过来把妈妈电脑上所有连接电源线统统都拔掉,所有的USB介面的外挂程式都取下来扔进垃圾桶。我批评你,你也不恼,抬起头倔强地看着我,「下次你不马上来陪我,我就把这些扔到马桶里冲掉。」
饭桌上做了你不怎么爱吃的菜,你闹着要求拿开,妈妈试图和你讲道理,你说,不拿开我就把落地窗踢碎。我想一个四岁多的孩子,应该还不会做如此过激的举动,不以为意,谁料你真的站起身来,一脚踢到玻璃门上,幸好力气小,不至于踢碎,没有伤到自己。
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那一阵子我们伤透了脑筋,到处「寻医问药」。有人给出 「药方」是「严防」。搬出中国古训:「慈母多败儿」,「棍棒底下出孝子」;圣经也有类似的原则:「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十三24)于是,我们设立「家规」,触犯了原则问题则需受罚,打手心。执行了几天,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太大用处,反而让我更加担忧。因为每每到了要处罚你的时候,你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大哭大闹,而是一声不吭,用冷冷的目光盯着我,那目光中的淡漠和倔强,让我决定放弃这个方式。
那么,试试育儿书里说的第二剂方子——冷处理。每当你和我们对着干,我们尝试着先不急着表态,事后再和你讲道理。这个方法有些许效果,但不是特别明显。更多的时候是一波未平,又有新的挑战接踵而来。
那些日子,我们也祷告,却看不到亮光和回应,就像走在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黑胡衕里,无力而失望。我经常求问神,我是个没有多大能力的母亲,为何要给我一个这样「难搞」的孩子来挑战我的智慧?除了向神抱怨,我也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亏欠,神当初给了我一个100分的孩子,我却把她带成一个59分、不及格的孩子。
有一天,你闹脾气,对我说,「如果你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把自己锁进房间里,再也不出来了。」说完,你跑进屋子,把门反锁。那一刻,我非常担心和害怕,你竟然开始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可以「要胁」父母了?我努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大声说,「我们全家出去散散步吧?」你的房间没有动静。我继续说:「不去的人请看好家哦!我们要走了。」
等了五分钟,还是没有任何回应。爸爸带弟弟出去,大声地关上门。我留在家里悄悄观察你的动静,过了一会,你把门打开一条缝,探出头来观察大家是不是出去了。发现家里静悄悄的,你开始有点着急,急匆匆地跑向大门。
那一刻,你惊慌的样子让我心疼不已。但也是那抹惊慌,反而像一线光点亮了我,让我的担忧变成庆幸:现在的你才五岁,还会害怕独自在家,愿意主动寻找我们。如果今天把自己关在房间的是十五岁的你,我恐怕很难找到让你走出来的办法。神还给了我们许多时间和机会和你一起成长。
我叫着你的名字,紧紧地把你抱在怀里。那个拥抱,没有任何责备、不满、抱怨、生气,满满的都是感恩。原来,神不是放弃了我和你,他是要带领我们,往我们没有去过的美地去。我要做的,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寻找各种改变你的方法,仅仅只是更加亲近他,寻求并顺服他的带领。
那一天的睡前祷告,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在祷告中「总结」你一天的表现,肯定你做得好的,也「指正」你的不足,试图让这样的祷告成为我们交流的方式。那一天,我对神说:「天父,我谢谢你,谢谢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女儿!我为我们度过的今天感谢你!」很久以来,我都无法说出这样的祷告了。我总是怀念小时候那个乖巧可人的小人儿,我也期待神快快带我走过这一段,重新还给我一个懂事顺服的女儿。我的眼睛总是定睛在你现今所做不到的,被焦虑、失望、着急所充满,怎么可能为今天那个一丝不如意就大喊大叫,并且要胁让我再也找不到她的「小怪兽」而感谢赞美神呢?但是,这一刻,我眼里的,就是那个历经波折,靠着祷告平安降生的小小婴孩,我脑海里闪现的,就是初生的你,用纯净明亮的眼睛看着我,告诉我,你的到来,就是神恩典的印记。
我正在继续感恩祷告,突然听见耳边传来轻轻的抽泣声,声音越来越大,几乎有些难以控制。我有些惊讶,要知道,平时无论是表扬,还是责备和受罚,你都很少落泪,今天是怎么了?
我抱着你,试图安慰你,你在我怀里抽泣着说:「妈妈,你今天的祷告神是不会听的。」
我很诧异:「为什么?」
「因为我不好,我不是一个好女儿。你的话我没有听,我还会和你吵架。你说了谎,所以神不会听你的这个祷告。」
我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原来,之前每一天的祷告我以为自己是站在神面前,其实我不过是站在你的面前,说想要你听见的话,而你,我小小的女儿,却是自己真实地站在神的面前,去感受什么是神所喜悦的。「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唯有神叫他生长。」(林前三6)那一刻,我豁然开朗,你是神的孩子,他必会带领你成长,我要做的,就是与他同工,用神的爱去接纳你,浇灌你,等到花开的那一天。
当然,从第二天开始,你身上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逆袭,但我的心态已经全然改变。就像一个园丁,看着自己心爱的花园杂草丛生,害虫泛滥,营养不足,天天焦虑不已,恨不得揠苗助长,但是现在,该拔草时就专心拔草,该翻土时就安静地翻土,我的内心已经完全被劳作的喜悦和希望代替,因为我知道,这个园子真正的园丁是主耶稣,我能力不足,他满有能力;我缺乏智慧,他全盘规划。重要的是,我确信只要我尽心尽力与他同工,透过现今满是荆棘的花园,我已经看见了未来繁华的美景!
从此,我就像行走在一条春天的花园小径上,一路走一路迎接花开。我的收获绝不仅仅在你的身上,全家都深蒙祝福。我和爸爸是在结婚后信主的,并没有建立基督化生活的经验。虽然信了主,但很多事情还是依着惯性而行。因为你,我们看到建立基督化家庭的迫切,也看到自己的软弱,我们愿意顺服在神面前,听从他的带领。
之前在我们家遵行谁有道理听谁的,但我和爸爸却常常各执己见,让你无所适从。 「丈夫是家里的头,妻子顺服丈夫」。我和爸爸开始按照圣经的教导,重新建立起家庭规则,立见奇效。你不再在父母之间寻求偏向你的那一位保护伞,也开始顺服规则。同时还迎来另一个意外收获,你发现了吗?因为我们无条件地顺服,爸爸现在做决策时更加谨慎也更有责任感,越来越像家里的头了呢!
我们建立了家庭祭坛,每周日晚,全家围坐在一起,唱诗、查经、分享、祷告,我们都很享受这个时间,我听到你越来越多地分享对神的赞美和感恩,对家人的感谢,为他人代求。感谢神,那个善良、美好的女儿已经悄悄回到了我们中间。
当然,你也会偶尔有「犯规」的时候,你学会了第一时间向被冒犯的人真心实意地道歉。我们会一起祷告,也一起学习和实践如何「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
一天,我们一起做一个荒岛生存的游戏,被问到「如果只允许你带三样物品去荒岛上生活,你会带哪三样?」你毫不犹豫地说:圣经、你们的照片。我只要这两样就足够了。虽然这只是个小小的游戏,但那一刻,我心里满满都是对神的感恩!
是啊,我的女儿,前路很长,爸爸妈妈无法每一次为你遮风挡雨,但你的人生中有上帝与你同行,有我们的爱伴随你,哪里都会是芳香满径。女儿,这条路,我们愿意与你一起,笑听花开的声音!
【评审感言】
施玮评语
将这篇放回佳作篇,是有点舍不得,因为这篇的生活细节,人物情感都可圈可点。但有几点理由让我只能割舍它。
1.与《妈妈病了——爱的不完美旅程》相比较,这两篇同样真实感人,同样文学性地传递了信仰的人生观。两篇都是亲情,这篇比较集中在与幼小孩子的关系上。但《妈妈病了》胜在对整个社会的关照上,有多得的关系和思想的呈现;这篇的视角相对单一,狭窄。然而作为一种关系,或是一个领域、一个特定环境,都是与整个社会相连的。所以《花开的声音》作者可以在写一点的同时,略关照并带出家庭或社会背景,例如,自己的状态,丈夫的工作,夫妻的情况……这样女儿的情绪和生命成长就有一个更丰富的背景,文章也就更丰富和有张力。
2.与《除草剂和野百合》,结构的巧妙性文学性不如它,但胜在细节和情感的变化过程。《花开的声音》题目比较平常。
3.这篇文章从总体看,写得相当不错,但与另两篇相比,不具有代表性,故而我只能将它放回佳作篇。
彭蕙仙评语
作者将信仰的探索与女儿的成长交织在一起,其间经历了喜怒哀乐,甚至困惑与愤怒,非常有层次地展现了一位基督徒的信仰历程与为母心情的变化,甚至也带出了女儿的信仰经历,很真实也很深刻。
文中有多处金句,例如“神给了我一个100分的孩子,我却把她带一个59分、不及格的孩子”、“神还给了我们许多时间和机会和你一起成长”,等等,很感人,也呈现了作者在母亲这个角色上的心路历程,相信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尤其是母亲,应颇能产生共鸣。
作者在亲职中体会信仰、并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因而也让整个家庭都蒙福。文章平缓前进,没有大起大落的慷慨激昂,但仍有着动人的力量,这正是作者叙事的高明之处。
此外,这篇文章虽有点太正面且转折得太理所当然的问题,但是,「人的改变」本来就是神恩典带来的结果,因此作为基督教信仰的徵文,这样的铺陈并不算突兀,且作者的书写也并未太过。
黎海华评语
佳作推《花开的声⾳》,与《妈妈病了》同样写亲情。中规中矩之作。
钱立言评语
1.选题好;
从福音文学的角度,初信的基督徒,面对时代的难题——女儿的叛逆,茫然无措的情况下学习「神给了我们许多时间和机会和你一起成长」的功课。「原来,神不是放弃了我和你,他是要带领我们,往我们没有去过的美地去。我要做的,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寻找各种改变你的方法,仅仅只是更加亲近他,寻求并顺服他的带领。」;「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唯有神叫他生长。」(林前三6)那一刻,我豁然开朗,你是神的孩子,他必会带领你成长,我要做的,就是与他同工,用神的爱去接纳你,浇灌你,等到花开的那一天……
成功运用了文学的表述,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圣经真理和主爱的奇妙,情真意切。
2.叙述角度新颖:用给女儿的第二人称,语重心长,利于表达身为母亲内心活动,细腻抒情。鉴于目前的福音见证文章几乎都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更新颖更容易感动读者;
3.语言有情有理,寓理于情,没有冗长的推理与抒情,质朴简要;
4.鉴于本次大赛入选作品中有三篇是以「母亲」为题材的,我作为一位福音刊物的主编,在平时的编辑工作中,也见到以儿女的身份描述母爱的作品为数不少,年轻基督徒见证以圣经真理「教养孩童」,成功逆转孩子的叛逆行为从而与孩子一起成长、建立基督化家庭的文章不多,而且所揭示的又是一个「世纪命题」,因此本篇的选题、叙述角度和福音真理的深度都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简介】
李薇, 现居美国北卡罗莱纳州,2006年受洗归主,目前在北卡华人基督福音教会聚会,参与主日学等服事。与先生共同养育一儿一女。喜欢写作,音乐。
【得奖感言】
感谢神让我有这个机会来回顾他在我生命中的恩典和祝福。一转眼,信主已经有十余年了,回头来看,他在我生命中的每一步,都有最好的安排。他让我和先生在成为父母之前先成为他的儿女,让我们有一个崭新的眼光来带领属天的产业。走过的地方,无论欢笑和泪水,都是他美好的印记。
谢谢我的女儿,是她让我能够认识我自己的生命,挑战我认为的不可能,直到与神的大能大爱相遇。能和她一起成长,一起来经历神,是神给我特别的祝福。
也谢谢【创世纪文学奖】组委会组织的活动,让我能用我最爱的写作来纪念他与我们一路同行。
●本专栏与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网站合作。 e-mail: gcwmi622@gmail.com
【延伸阅读】:心头沉重,令人难言窒息的书
街友问题与大数据
勤于经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