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大虹 2013.04.07
上帝要我们透过何种「阅读」来让我们认识他、相信他、敬拜他呢?
当初看了《小屋》(The Shack)中译本,囫囵吞枣地,除了他的「跳通」,也没有感受太多。后来家中小朋友在义卖会中带回原文本,我就讨战自己,看可否读完全本。因为语言文字,让我放慢了阅读速度,同时要推敲文理,于是感受到了小屋的力道。这是一本作者自我医治的小说,透过情节思考,作者幼时的伤害毁灭的记忆,得以重新建构思考。
我不明了作者受到何种致命性打击,只是从书背作者介绍的地方看到他是加拿大人,幼时随父母在新几内亚宣教,那时遭到丧失亲人之痛,详情没写。「宣教」不是上帝的旨意吗?为什么服事上帝还面临死亡?作者要寻到许多根本问题:真有神吗?这位神是怎样的神?神掌管善恶吗?无罪的人(义人)为何遭害?神真的爱世人,特别是信他的人吗?等等,作者威廉.保罗.杨以这本书作为询问的呈案,要寻得内心的答案。正如沃弗所着《记忆的力量》,要在小说主角的经历中,找到正确的记忆和信仰的连结。
将《小屋》与《约伯记》做个类比,应该是很恰当的。文本架构在这两本书中可看到平行:
幸福的人生。
突然的惊骇。
刻骨的伤痛。
向上帝大哉问的辩论。
上帝最终回答。
是不是威廉写小屋时,也将约伯记视为一部小说而可被读者亲近,不将之视为「圣书」奉之额顶。阅读约伯记和阅读小屋,是同等的心灵体验,而不是真理圣言的区别。英国神学人作家丝帕克 (Muriel Spark)曾尝试注释约伯记,但怎么研读注解都不满意,最后终于发现,唯有透过书写《最后的答案》这本小说,她完成了满一的约伯记注释。
阅读这两本书,和作者威廉一起经历忧伤苦难,一起寻求受伤安慰的答案。这样看来,将约伯记视为小说,并不减损这卷书的神圣,因透过载体(文学)去认识神,这载体就有他的神圣功效性,不因他是约伯记或小屋。上帝要我们透过何种「阅读」来让我们认识他、相信他、敬拜他呢?
生命中书的交换者
不要错待你的孩子
公爵夫人的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