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前期文章索引】

是「悉心聆聽」不是「說重點」〉 徐敏雄 2016.06.26

很多人覺得課堂、學校或社區不是一個「被接納」的「聽」的環境,才大量降低「敘說」的意願

期待師生「真實相遇」〉 徐敏雄 2016.05.29

無論老師和學生都很難去肯定或操作自己認為「不對」或「沒價值」的事情。

原來蝴蝶才是我的典範〉 徐敏雄 2016.04.24

小時候看《伊索預言》總肯定螞蟻批評蝴蝶,但我才發現蝴蝶才是最佳的「教與學」典範

讓「心」受苦或變成死肉〉 徐敏雄 2016.03.27

缺乏考驗的「心」就像長期荒廢的腦子或沒有運動過的僵化肌肉一樣成為死肉

跳出負面框架真的需要勇氣〉 徐敏雄 2016.02.21

如果我是透過言行舉止來判斷「好壞人」,當他真的做了些「好事」時,我為何很難接納他是「好人」?

放了自己吧!〉 徐敏雄 2016.01.17

明白不同階段的真實侷限,適度地原諒自己,給自己合宜的標準,才能從失敗的傷痛中慢慢獲得自信...

同行—最美的陪伴〉 徐敏雄 2015.12.20

人世間的「苦難」永遠不可能被消除,「苦難」只能在憐憫中被分擔,在群體中被同理與陪伴分擔

如何脫離「餵食人生」〉 徐敏雄 2015.11.15

唯有「愛」才能願意花時間耐心聆聽、善意回應,「液態之愛」才有可能「凝固下來」,並脫離「餵食人生」。

以「向下的移動」建立「被愛」的世界觀〉 徐敏雄 2015.09.27

教學就是一種溝通,唯有讓師生們的「求知」成為「去愛」的具體行動,才能讓差異的個人或群體開始相互認識、彼此包容。

too good to be true〉 徐敏雄 2015.08.30

過於美好的東西總是令人難以置信,有時紮實的分數表面上雖不亮眼,但反而能讓人覺得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