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憂心的教師生命價值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06.02.12


許多生活在大台北地區的朋友都有搭乘捷運的經驗,在捷運上無聊的時候,有人聽音樂、閉目養神、發呆,有同伴一同搭乘的,索性就聊起天來。前幾天在我搭乘捷運的時候,就遇到一對看起來應該是朋友的乘客,由於車廂內乘客人數較多,所以他們聊天的內容就無可避免地會傳到我的耳朵裡。

乘客甲:「ㄟ!你知道嗎,聽說xxx過年前結婚了ㄟ!」
乘客乙:「喔!真的嗎?我沒聽說過ㄟ!對象是怎樣的人?」
乘客甲:「我也不是很清楚,聽說是個做生意的,家裡環境還不錯,不過身高有點矮就是了,好像只有一百六十八。」
乘客乙:「啊!沒有一百七十阿!!!在我們學校沒有一百七十的男生,學生們都會笑他是『半殘廢』。我才不要嫁給一給『半殘廢』的呢!」

捷運持續開著,她們的對話也繼續在車廂內傳出。從她們對話的內容判斷,兩個人應該都是國中老師;但也就是從她們的對話中,我發現台灣師範教育或師資培育令人憂心之處。

除了少數人之外,多數人應該歷過國中的學生時代。對一個十三到十五歲的孩子來說,除了課業、人際關係、體能表現外,實在很難找到什麼特殊的「專長」能夠取得正向自我認同。在這些少數能夠自我肯定的要素中,人際關係不僅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天天面對的重要面向,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際關係的良莠狀況更會直接影響到其他生活面向能否帶來正面肯定。因為一個課業或體能表現的優異的國中生,如果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再優異的表現都只會引起其他同學的更強烈的嫉妒或冷嘲熱諷,而無法獲得任何的稱讚或友誼。

在我擔任學校輔導中心主任的時候,曾經也有一位學生來找我,他說他的功課中上、彈得一首好琴、也很誠心對待同學,可是無論班上或社團裡卻沒有人願意跟他做好朋友。他將這個人際關係的困境歸因於他的外貌不佳,所以人緣才會不好!

聽完這位同學的問題陳述,我接著問這位同學:「你能不能寫下五個你認為人際關係很好的同學,並且想想這些人緣好的同學是不是每一個都長得很高、很帥?」這位同學停頓了一會,寫下了五個他覺得班上人際關係不錯的同學,並且也將他認為他們之所以人際關係好的原因耐心地寫在一張紙上。後來他告訴我,他發現這五個人之中個子長算高的有三個,若要說真的長得「帥」的也只有兩個。在那次機會裡,我與這位同學一同思考了更多人際關係的問題……

當天在捷運車廂裡,我將這兩位國中老師的對話和那位學生的故事串在一起,想到如果這位學生在國中時代遇到車廂裡這兩位老師,不知道會產生怎樣令人憂心的結果?試想,一個看不起某種外貌或身高特徵的老師,如何能夠誠心地安慰或鼓勵正處於這種困境中愁眉不展的學生?如何能為他們黯淡的自我認同點燃任何希望的生命之光?這個狀況就好像一位老師一方面在課堂上告訴學生:「職業無貴賤,只要憑自己的勞力做合法的工作,就值得自我肯定!」另一方面,卻又在學生學業成績不佳的時候斥責學生:「你們若再不用功,就準備去當清潔工吧!」

想到這裡,我也反省了一下,是否自己已經完全剔除了所有歧視觀點?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畢竟我也是人,難免也會有軟弱與偏見;事實上,我也認為全天下老師很難完全剔除偏見!因為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只要有「差異」就很難沒有「偏見」。

然而,這並非意味教師或其他助人工作者不可以有自己的價值偏好或生命目標,相反地,我認為包括教師在內的助人工作者都應該有自己的生命目標。只是在找尋、設定、追求這些價值理想的同時,教師們應該抱持謹慎反省的態度,經常檢視自己的目標或價值觀是否會對他人(特別是學生)造成傷害。即便打從心裡「尊重」或「包容」差異的理想確實很難達到,但我期盼所有的老師或助人工作者至少得確定自己的價值態度與生命方向已經朝向這個目標前進,就算只有十分、二十分也好!

因此,面對今天在捷運裡聽到的那段對話,我深切地期盼國內的師範教育和師資培育體系,能再加強準教師們對教師專業倫理的認識,並培養自我反思的能力;對於各級學校內在職的教師,也能透過專業倫理工作坊或專業繼續教育的提供,讓經常必須面對實務教育倫理難題的教師,能有更成熟的人格特質和思維能力,去面對、處理與切身相關的各種生命議題。因為,唯有各級學校的教師能從自己做起,努力培養諸如「尊重」或「包容」差異等較為成熟的生命價值,才可能幫助身處困境、甚至可能走上絕路的學生,從死蔭幽谷中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