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耶誕節,我太太跟她一個朋友到台北某大百貨公司逛逛,令她吃驚的是,那間新開幕百貨公司裡的許多專櫃,隨便一件外套都要好幾十萬塊。所以整個百貨公司雖然充斥人潮,但是卻少有人進店購買,多數人都是在電梯和店門口觀望。偌大的百貨公司,卻將多數資源集中在服務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身上,這樣的市場機制讓我太太十分有感觸。
在逛百貨公司的過程中,她還聽到兩個穿著入時婦女的對話,其中一個告訴另外一個說:哇!妳這件大衣是xx牌的ㄟ,昨天去參加xx聚會的時候,有沒有把在場的人都比下去了?當下我太太心裡十分不舒服,因為「人」的價值完全被「物」所取代。
消費社會的邏輯就是這樣,大家購買或使用某品牌物品的原因,不見得是該品牌的商品耐用、舒適、高雅,而是這個品牌的售價極高,只有少數人買得起。因此,當我們能穿上或使用這個品牌的商品時,便代表我們是社會中的菁英、上流人士。
或許某些品牌商品推出的最初訴求,確實是它的實用、耐用、高雅等特色,而在消費者購買或使用這些特性的商品時,便可以突顯出作為一個消費者的獨到眼光或品味。只是當這些商品的品質特色,被刻意標榜的高價位所掩蓋之後,所留存下來的就僅是外在表面的「符號價值」,而非內在實際的「使用價值」。
事實上,不僅是百貨公司的商品交易市場,就是百年大計的教育場域,也充斥著大量追求「符號價值」的文憑主義者。原本考試制度創設的初衷,是鑑於資源有限,無法滿足所有學習者入學的需求,所以才會推出一套能力篩選的標準,來評定某些人可以享有優先使用這些教育資源的權利。也因此,能夠考上某一所大學或科系,代表著自己在某些方面確實有較為傑出的表現。
但曾幾何時,念大學、研究所的目的已很少在充實內在的「存有」(being),而是在追逐外在「存在」(exist)的文憑。在這種競逐文憑的風氣之下,許多大學礙於經費壓力,也抓緊了這場文憑追逐風,無所不用其極地想以各種專班、學分班、xx班的方式招募學生,或許說得更白些就是以「文憑」換取「學費」。至於這些學生招募進來要花多少時間、心力栽培、這些學生在獲取文憑之前應該具備何種專業知能,不曉得有多少學校與教師仔細思考過?
在這種消費文化影響下,穿著名牌、握有名校文憑不再等同於個人內在有等量的品味與專業知能,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只重表面「符號價值」、不重內在「存有」的膚淺消費者。人際間相互認識、評判的標準,就只剩下文憑和名牌,至於關懷、互助、包容、尊重……等能夠改善群體生活關係的德行,或是可以實際提升物質生活水準的專業知能,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
一旦人際間相互評價的標準只剩下名牌和文憑,而非人內在的人格特質或專業知能時,「人」的價值就不會再受到重視,因為人已經被當作「商品」,「它們」的內在的價值完全取決於外在的標價,也就是掛在身上的品牌和文憑。走到這個光景,很少人可以再因為獨特的人格特質或專業能力被肯定,整個社會剩下的,就是一個個包裝精美、品牌響亮的「空罐頭」。
◎ about 徐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