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聽誰的?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08.03.30


  前幾週的星期三晚上,我服務的學校心輔組舉辦了一場生涯規劃的影展,欣賞的影片是《十月的天空》。為了帶這場影展,我前一天晚上特地花了時間先看完了整部片子,看完之後心中有無盡的感動與感謝,至今久久無法散去。

  這部片子是一部溫馨勵志的電影,是由美國太空總署工程師真人真事改編,敘述四個男孩如何在一個不知名的煤林鎮裡,歷經諸多的挫折、失敗,終究達成自己建造火箭夢想的故事。整部片子瀰漫著令人羨慕的誠摯友情、激勵人的師生情誼、複雜難解親子糾結;但在這篇短文裡,我只想跟大家聊的是劇中男主角Homer老師Riley的角色。

  在某些人的眼中,Riley老師是個不顧他人想法的極端個人主義者,因為當這群男孩準備發射他們改良的火箭時,Riley老師只是叮嚀著男主角Homer:「不必向誰證明什麼!記住這點,好好地去發射火箭。」在她得知罹患癌症時,依然告訴男主角Homer:「有時候你不能聽別人說的,要傾聽你內心的聲音。」

  但是在我看來,Riley老師才是懂得教育的老師。首先,她能清楚明白不是所有大眾的價值觀都是對的,或都適合自己。她不像許多老師那樣拿大眾的價值標準來衡量她的學生,而是要他們重視自己的內在真實的感受與想法,而不必急著向別人證明什麼。

  Riley老師的教育理念我十分贊同,事實上,我也經常跟學生相互勉勵:不要管別人花多少時間寫論文、哪一學期畢業;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自己寫這篇論文的過程。你在意的是繳交論文時那一張碩士文憑而已,還是希望好好體驗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在思考能力、生命體驗、文字表達等各方面的成長。可是對一個研究生來說,眼看同學一個個先他而畢業,心中確實會有些緊張,甚至懷疑自己這樣慢慢摸索、體驗是否值得!

  這種情況在職場上也經常出現,我們通常可以聽到「不要得罪xxx,否則未來就很難生存!」每次聽到這種話,我心裡都會想:「如果大家害怕得罪的這個人已經違法,甚至與上帝的教導背道而馳,那麼得罪這個人比較可怕,還是跟他一起違法,甚至到生命終了處要接受上帝責罰比較可怕?」

  此類從眾行為之所以發生,我覺得經常是無法真切認識到什麼是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所致。所以,有些研究生會為了世俗眼光中「盡快畢業就是好」的標準,胡亂找個題目拼湊一番趕快畢業;職場上有些人會為了符合「上司喜歡就是好」的原則,與同事或長官一同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這些人表面上好像拿到了文憑、得到了賞識,但骨子裡卻不瞭解自己其實是讓浪費寶貴的生命,甚至承擔法律制裁與末世審判的風險。

  或許有人會說:「你看xx論文亂寫還不是一樣畢業;你看xx做了這麼多壞事還不是官運亨通」。確實,短期間裡這些人好像是「賺到了」、「贏了」!可是如果人類生命真的是「僅此一生」,死亡後真有「末世審判」,不曉得打混摸魚的人走到生命盡頭時,回頭一看,是否會覺得比那些每一段生命都認真付出、仔細體驗的人更為開心?我也不知道那些徇私舞弊的人到審判日來臨時,是否依然會覺得「賺到了」,還是會感嘆自己其實只是在飲鴆止渴?

  有些讀者看到這兒可能會質疑我:「你所抱持的價值觀比較偏向基督教,但人類的生命可能是轉世輪迴,而非僅此一生;死亡後說不定馬上轉世,而沒有末世審判」。確實,我完全不否認這種說法的可能性。只是在這點上,我很喜歡Riley老師的那句話:「有時候你不能聽別人說的,要傾聽你內心的聲音。」信仰或生命的關係就是這樣,只能靠大家自己去體驗、認識、承擔了!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