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學生都要感謝(續集)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08.07.06


大家如果還記得,我在幾個月前寫過一篇題目為「兩種學生都應該要感謝」的小短文,故事是敘說我和一群大學生在一門課裡一同相互瞭解、適應與成長的經驗。就在今年端午節前夕的週五下午,我和這群學生又有了另一次新的反思學習。

其實,這學期我在校外兼任的這門課,在上課時間上就十分不討喜:週五下午三點到六點。這個時間點正好是週末前大家想回老家探望親人,或是上了一週的課正希望好好放鬆的時刻;再加上今年的端午節又是在週日,等於是一個連續假期,在上課之前我已經預料到今天同學出席的狀況可能會「很驚人」。

果不其然,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就訂位的同學大約只有五、六個。整堂課結束時一個班的人數也差不多十個左右,不到修課人數的一半!相信多數的老師或許因為覺得面子掛不住,也或許覺得同學的學習態度實在太差,看到這樣的狀況可能會忍不住想要破口大罵。我也是相當平凡的人,甚至應該說是一個經驗不算老練的年輕老師,見到這種令人有些尷尬的場景,心裡當然也會不好受。

一般大學老師如果期盼修課學生出席率高、上課參與度積極,若非自己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十分吸引人,就得搬出老師的尚方寶劍:「點名機制」和「加扣分機制」。但是那天的我並沒有使用這兩個機制,事實上,正因為我在上課前就已經預料到當天出率不高,甚至部分同學根本對就讀科系的專業領域認同模糊,所以我問自己一個大哉問:「大學教育的目的究竟為何?是要把學生強拉到教室裡來勉強他們聽一些自己不見得有興趣的東西?還是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興趣與能力,並且尋求未來可能的發展出路」?

就在這個自問自答的過程中,我決定將當天的課程主題做一些調整。原來預定的進度「如何設計團體討論機制」當然還是要進行,只是在「主題」上我選擇了探討生涯發展的電影:「十月的天空」作為素材。這樣一來,學生們除了可以透過我帶領他們一同欣賞電影,並設計一些機制進行討論,習得「如何設計團體討論機制」的預定課程內容,更可以從「十月的天空」這部片子裡,思考自己合適的生涯發展方向。

當天上課的氣氛還不算太差,同學們既學習到如何設計團體討論機制,也重新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涯方向。下課後我打電話給我太太,跟她說今天來上課的同學很少,但是我的心裡並不十分生氣,因為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地去重新思考大學教育究竟要給學生什麼樣的東西。

或許我可以用點名、考試、扣分等方式,強制學生抄寫筆記、背誦課本上的知識,或許在一些老師的眼中,我這種堅持不點名的作風是在縱容學生。但我心裡想著,對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學生,特別是對自己所就讀系所的專業領域及未來的生涯一片蒙懂的青年人而言,這些對他們真的是最重要的嗎?

經過這學期的歷練,我開始更瞭解這個世代大學生的想法、感受與作風,也重新思考自己作為一個大學老師,應該規劃怎樣的課程、採取怎樣的教學策略,才能對學生的生命產生實質的幫助,而不是依循傳統的教育方法,填塞一些他們感受不到的大理論,或要他們學習一堆無法讓自己生命過得更好的技巧。雖然這些碰撞的經驗在當下不見得都是愉快的,但我卻可以更真實地感受到Mitch Albom在其所著《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的一段話:「人生,是一段用生命觸碰其他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遇見他們,你才真的活過。」也願以此與所有的讀者共勉。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