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是學習處理「期待落差」的時候了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09.08.02


最近,我服務的諮商與生涯發展中心為了執行教育部的短期就業計畫,公開徵聘幾位一年期的短期就業人員。短短的一個月,來信應徵的人很多,這本來應該是高興的事,特別裡頭有些應徵者學經歷十分不錯。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當我看到應徵者的名單和資料時,心中反倒難過了起來。因為,看到很多學經歷不錯,甚至還擁有多張專業證照、英檢資格的應徵者,不是待業中,就是還在從事短期的工作,心裡也會替他們感到焦慮與憂心。

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心裡想著:當台灣的大學(甚至研究所)文憑已經普及化到一定的程度,或許每個人心理也必須有所準備,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生也要能從事勞動力密集、工時長、薪資低的工作。但這樣一來,大學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如果,無論科技發展到怎樣的程度,整個社會的分工體系還是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人群去從事一些基本勞動工作(例如:清潔人員、建築工人、裝配工人等等),而這些工作又不見得需要什麼「專業性」的話,包括大學在內的教育機構,又該如何協助學生發展自己的生涯呢?因為,大學或研究生在校所學的東西,未來很可能根本沒有機會派上用場。

也因為這樣,我始終覺得,「教改」除了要從知識與制度面著手外,如何培養社會大眾對不同職業的認同與尊重,也是必須齊頭並進的。否則,隨著高等教育文憑日漸普及化,有一天甚至大家都有碩士、博士文憑了,這時候多數人必須面對的就不是「如何適才適所」的問題,而是在「教育與職業不對稱」的情況下,如何處理自己的「期待落差」以及「自我認同危機」。

目前,無論是教育部還是各類大學評鑑指標,無不將「就業力」和「競爭力」當成重要評量項目,各系所也無所不用其極希望標榜自己的所學知能的專業性;但從小到大,就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期待落差」和「認同危機」的問題。

如果,包含我們在內的社會大眾無法尊重各類職業的價值,高等教育也沒辦法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感,而整個社會的分工方式又勢必得有某些人去從事「專業性」較低的工作,那麼未來文憑或證照拿得越多張,所可能引發的期待落差只會越大,我們的孩子或學生所遭受的挫折感也只會更大。如何以更積極、健康的態度來看待工作與生涯的價值,相信是這一代的學生最迫切需要學習的功課之一。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