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忙著撰寫學校的校務評鑑報告,當我寫得頭昏腦脹的時候,興致一來,索性上網逛逛,沒想到在facebook上看到一則國小隔壁班同學前幾個月剛開完同學會的訊息。因為我念的國小人數不多,一個年級只有五至六個班,所以六年下來各班多少都會有認識的同學;也因為這樣,雖然是隔壁班在開同學會,心中也會燃起一些複雜的感觸。
在那個facebook群組中不僅有很多我認識同學的留言、照片,還有個熱心的同學將同學會當天拍攝的照片製作成mv,並搭配小學畢業紀念冊上的大頭照,背景音樂還是丁噹演唱的「長大」。看著這個mv,我整個人的情緒也重回到國小生活的記憶片段。影片中有些同學現在的樣子跟小學真的是同一個模子的放大版,沒什麼改變;有些則是小丑變天鵝或是「進步了」,當然也有些同學是@@xx。哈哈......
接著,我又花了一些時間逛了一下每個留言者的facebook帳號,無意間我發現多數同學帳號中都會寫到「尋找友誼、愛情、社交」。這個現象引發了我的好奇心:為什麼大家會喜歡或有動機開同學會?特別是小學同學會?是單純尋找年輕的感覺?還是懷念起小學時期那種單純的人際關係?亦或是當下爾虞我詐、令人生厭的職場生活,尋找一片夢想的桃花園,找尋可以輕鬆說話的對象?
小時候,跟同學吵架後或許可以在短時間重回舊好;小時候,可以因為大家打贏一場躲避球賽而一起開心好久好久;小時候,很少會去想身旁的同學可能卡住自己升遷的機會。就是這麼簡單的人際關係!但現在經常會聽到朋友或畢業的學生說,社會環境太過強調競爭,人與人之間缺乏真誠的互助,遇到問題不容易找到可以信賴的朋友討論。
於是,我們開始尋找諮商或社工等助人專業的協助,希望透過他們的幫忙來解決生活中複雜的問題。助人專業的蓬勃發展意味著什麼呢?是人們逐漸習慣運用科學化、精緻化、個別化的策略來面對生命中的問題?生命週期中的問題日益複雜,以致生活中的社會支持網絡已無法招架?還是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因過度看重自己的權利和習慣,以致沒有能力、時間或包容力去關心身旁的朋友親人?
今天我在課堂上跟同學討論與這個議題相類似的問題:「學習」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我們經常說希望台灣人可以終身學習、邁向學習社會?但很弔詭的是:當台灣民眾擁有更多比以前多上不知多少倍的學習機會和資源的時候,心中卻沒有變得更快樂?看來「學習」並沒有增添多數人的幸福,反倒是讓大家陷入更難以自拔、勾心鬥角的泥沼之中。因為許多人只將學習的目標設定在取得文憑、打敗同事、加薪升遷,但是得到這些「工具」之後,卻不知道如何運用這些財富、權力和聲望來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甚至對多數人來說,他們壓根沒想過什麼叫做「生命終極目標」?
記得聖經裡有一段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或許除了「像孩子般單純倚靠上帝的人才能進天國」這個「屬靈」的緣故外,從「現實」面來看,我想也真的要有孩子般的純真、真誠、互助、知足,才能真正享受到天國般的喜樂與平安。也因為這樣,我覺得「長大」的目的應該不是盲目地追求更多的財富、權力和聲望,而是要學習善用這些有形無形的資源,幫助自己和身旁的人更大地去享受孩童時期的幸福。
◎ about 徐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