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使用FB的網路朋友們可能都有類似的經驗,每天打開FB首頁,無數的訊息充斥著整個頁面,美其名是「很多朋友連結」,實際上是被過多的訊息塞爆。在有限的時間與心力下,如果我們連閱讀、消化這些訊息都有困難,又如何好好靜下來「瞭解」、「同理」對方的感受,給予真誠的回饋呢?
此外,FB上的按「讚」文化,最初或許只是希望提供人們一個簡便的方式,讓人與人之間可以有更多正向互動的機會。因為只要輕輕在他人的文章下按一下滑鼠,就能表達我們對他人的肯定。只是不曉得在前述訊息過度負荷的情況下,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在好好閱讀、同理別人的文章或訊息後,再按下「讚」?還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有在閱讀、聆聽對方的聲音,所以索性乾脆無限放「讚」。
再者,也由於FB上按「讚」的數量經常被拿出來評比,導致使用者可能在貼文章或發佈訊息之前為了獲取更多的「讚」,可能選擇貼出那些不用費心力和時間閱讀的短語,或是不具有個人獨特性的訊息,好讓他人可以更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閱讀完畢,並且輕鬆按「讚」。結果是,FB上充斥著無法讓人與人有更多深入瞭解同理的訊息,致使原先深化人際互動品質的初衷不但難以實踐,甚至還讓人們因為花費過多的時間在無意義的短訊瀏覽上,而喪失用心關懷與行動的機會。
有鑑於此,前幾週我在FB上貼了一篇小文章,告訴可能看到我FB的朋友,未來我將不再使用「讚」的功能,也請大家不要幫我的貼文按「讚」。因為我很擔心自己按越多的「讚」,只會讓我將有限的時間和心力分散到過多表淺的資訊上,以至於誤以為跟很多人有了連結,實際上只是喪失更多機會與更多朋友或更多意義建立穩固關係,而自己還沉浸在過於表淺的關係中。按的「讚」越多,心力與時間分得就越散,深陷虛假關係的泥淖也越深。
所以從當時開始,我決定不按任何「讚」,而是期許自己能更加善用有限的時間與心力,對親人、朋友或各類重要議題花更多時間去傾聽、理解,表達關心或採取改變的行動,而非被過多的訊息淹沒。換言之,未來我期盼自己能花更多時間直接與朋友們聯絡,或是針對某些自己覺得重要議題,花時間去深入瞭解或採取具體行動。
我並不否認FB在交流訊息上確實可以發揮即時和大量的優勢,也因為這些優勢,導致人們可以很快地達到表面理解的功效。但我更關切的是:如果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被更真誠地傾聽和關懷,那麼每個人有限的時間與心力就不能只有停留表面的訊息上;如果人類生活環境的改變必需立基於更具體的行動,那麼採取這些具體行動的人就必需是我們自己。
◎ about 徐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