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與信仰的學習「從經驗長出來」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15.01.04


兩年半前,我和幾個好朋友開始透過引入青年志工的創意與活力,希望能增進萬華地區社會經濟弱勢族群(含高齡者、街友和底層勞工)的文化資本,進而讓這些弱勢朋友有機會與在地商圈創造和解共生的多元途徑。

兩年半下來,我們不僅慢慢發展出「街友培力╳在地產業發展╳青年社會實踐」的三大社區藝術文化營造主軸,更從2014年12月起以在地小旅行的方式,邀請社會大眾一起來認識、關心、甚至參與協會的社會實踐。

在培訓街友和青年志工成為導覽員的過程中,我發現到街友學員對於各項社區營造方案的瞭解和表達的活潑性,往往比剛加入的青年志工來得好,因為這些街友學員不僅曾經經歷流浪生活,也參與在各項社區營造方案中。相反地,剛擔任志工的青年朋友,由於對萬華在地文化和弱勢生活處境瞭解有限,只能用硬背誦的方式來呈現這些導覽的內容,所以很難將導覽的內容很流暢且動人地展現出來。

也因為這一層體驗,讓我深刻地學習到,無論是從事教學或是福音工作,都必須從學習者或聽眾的角度出發,引導他們「以自己的生命經驗」來理解、感受、發展、實踐各種知識與信仰的道理,否則就算把預設的橋段或道理背誦得再滾瓜爛熟,還是會讓說話的人和聽眾都覺得冰冷生硬。

換言之,知識和信仰的學習與實踐,都必須是從行動者的切身經驗「長出來」,才能清楚明白這些道理與自己真實生活的矛盾性與關聯性。作為一個教學者或福音傳遞者,得在「知識與真理」和「學習者及聽眾」之間,扮演著「引導體驗者」和「矛盾化解者」的角色。

例如,作為一個教學者,我們可能得設計一些街友與志工一起學習的課堂或工作坊,讓他們能在相互尊重、互助與關懷的環境下,自然而然地交流彼此的生活點滴。作為一個福音傳遞者,我們也可以創造一些基督徒與尚未信靠上帝的朋友,彼此瞭解對方的生活交流環境。當然,跨文化與信仰交會的過程,一定會遇到一些矛盾甚至衝突,這時候,重要的不是宣布標準答案,而是讓互動的彼此找到能「容納對方」合理的理由。

也就是說,貪多求快的心態或以權威說服等方式,都無法把知識或信仰深植人心。相反地,唯有互動雙方最真實的生命經驗,都能受到一定的尊重與保護,才能讓他們從「過去經驗」出發,在充分信任與安全的環境下,一點一滴地去梳理、調整、安頓自己成長經驗中對「不同階級」或「差異宗教」的經驗落差。唯有能對自己「過去經驗」和「對方為何如此生活」之間的矛盾、混亂甚至衝突,給予一個合理的交代,甚至明白對方可敬或可貴之處,才可能讓自己從「過去」出發,慢慢「長」出一些具有同理心的跨階級理解,或是真切地掌握基督信仰的核心要素。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