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若思镜
『他的父母仍在那里看着他微笑,他的祖父还高兴地对他点头。哈利坐在镜子前面,没有任何事可以阻止他留这里,跟家人度过整个夜晚。直至邓不多利在他身后出现……
「让我告诉你吧,世上最快乐我人,才有办法把这面意若思镜,当做普通镜子使用,也就是说,在他看着镜子的时候,他看到的是自己真实的面貌。」邓不多利温和地说。
哈利想了一会儿,然后他慢慢开口说:「它让我们看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想要的任何东西?…..」
「对,但也不对,」邓不多利平静地说,「它让我们看到的,不多不少恰好是我们心里最深沈、最迫切的欲望。你呢,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家人,所以看到的是他们全部围绕在你的身边。……然而这面镜子既不能教给我们知识,也无法让我们看到真相。人们在它面前虚度光阴,被他们所看到的景象迷得神魂颠倒,或是逼得发狂,因为他们不晓得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事实,还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妄想。
这面镜子明天会移到另一个地方,哈利,我请你不要再去寻找它。……活在虚幻的梦境里,因而遗忘了现实生活,这样是绝对行不通的,牢牢记住这一点」』――节录自《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
哈利波特从小没了父母,他不停地听到他父母的名声、辉煌的事迹,心中对父母的渴慕无日无之。直到他无意中发现了这面意若思镜,在镜中他可以见到从未见过的父母,享受父母充满爱的温言慈貌,使他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在镜中浑忘时间空间,迷失自己。
我想,如果我是他,我也一定好像他一样,沉迷在失去的爱中,在其中得到满足,这就是沉溺,就是瘾癖。其实人人都有机会陷溺瘾癖之中,为甚么?
基本需求
心理学大师马斯洛 (A. M. Maslaw) 将人类的基本需求依其优先顺序分为五个层次,(一)生存的需求、(二)安全的需求、(三)爱和隶属的需求、(四)被尊重的需求、(五)自我实现的需求。拥有这些基本需要的人会觉得安心、感恩与满足,能关怀他人,内心能持定在平静安稳之中。
我发现在众多瘾癖之中,无论是毒品、药物、酒精、权力、运动、竞争、名位、财富、洁癖、恋物、食物(厌食、暴食)性与色情、爱情、赌博、游戏机、烟、名牌、购物、盗窃、偷窥、贪睡、网路以致于沉迷于某种嗜好等等种种沉溺,主要的原因是失去上述人生的基本需求,因为人的安全感是建基于有所靠赖、或称为可依附之上,于是惟有借外在的代替品来暂时填补。久而久之,成为习惯,最后生活重心都依附瘾癖中,失去了与人与事物的正常关系;如果曾经历内心有创伤、惧怕、羞愧等痛苦,更容易在瘾癖中迷失自己,生活崩溃,走上生命的不归路。
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网路上瘾如同酒精上瘾一样,自我控制感的丧失、强烈欲求、社会关系的孤立、婚姻危机、学业障碍、经济破产、失业…等,都是网路上瘾的后遗症。换句话说,网路上瘾之所以和烟瘾、酒瘾、毒瘾等相提并论,着眼点即在于其社会性:家庭、朋友、学业、及人际关系等的改变。』
研究瘾癖行为的专家Stanton Peele指出任何瘾癖行为必然包含三个元素:个人(person)、环境(situation)和经验(experience)。
哥伦比亚大学的「上瘾和药物研究中心」,曾经电话调查了二千名12∼17岁的青少年,和一千位父母亲,来评估家庭亲子关系和吸毒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表在洛杉矶时报,一九九九年八月三十一日的A12版面上:『在双亲家庭长大的青少年,和父亲的关系若是不佳,他们吸毒的可能性,比一般双亲家庭的青少年,高68%。只跟单亲母亲生活的青少年,比一般双亲家庭的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高30%。母亲对孩子做重大抉择的影响力,三倍于父亲。58%的青少年说他们和父亲的关系很好,70%的青少青说他们和母亲的关系很好。(注) 儿女与父母的关系若亲密良好,儿女较少情绪不佳,较少可能坠入吸毒的陷阱。他们在家里找到较强心理支持,有力量抵抗外面的同侪压力。父母多花时间陪小孩,是他们人格健康的要素。坚强的情感、向心力是得胜吸毒诱惑的力量。』(注: L. A. Times, Aug 31, 1999, A12.)
不安全感
我认为所有瘾癖都源于“没有安全感”或“不安全感”,由于缺乏安全感,就极需要依附一些东西,无论是人,是物,才能安定下来。但心灵的不平静,其实是由于内里的心灵虚空;不向内看,反而往外在去寻找,要透过抓住一些可依附的东西,得回那安全的感觉,像浮沉在大海中快要灭顶的人,任何漂近身边的东西,必会拼命地抓住不放。在当下会立刻感到安全,虽然那被抓住的东西可能只是一个越缩越小正在泄气的气球,但他仍觉有依赖,会抓紧不放,直至一同沉下海底。
习惯是所有上瘾的基石,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常常会发展成为一种不由自主或无意识的行为,因为习惯一旦养成,我们很少会刻意思想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好习惯助我们生活进步,坏习惯危害他人及自己,那就需要去改变它!习惯到了不能改变而又无法控制时,就称为瘾癖,一种不断地重复的行为模式,能使人经验到当下的快感、满足感,舒缓了心灵的压力及不安。当人缺乏安全感,觉得心情低落,需要一些可依附物来振奋情绪,如果经验过嗑药能得到,以后再遇到情绪低落时,回忆嗑药的快感经验,就会渴望再去嗑药,习惯了就不会在嗑药以外去找出解决情绪低落的方法,而陷在瘾癖之中。而且滥用药物者并不是对药物「上瘾」,可以说是享受使用药物后的经验状态;要藉这种经验状态来除去内在的负面感受和遗忘外在的压力。明显地瘾癖行为是属于经验的层面,所以在处理瘾癖行为就要针对当事人的处境。这同样应用在购物、盗窃、偷窥、贪睡、网路……等等众多的瘾癖。
(待续)
about 【戏语心乡】专栏主要写手:张吴国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