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1981 年台湾出版史上有过一份相当精采的杂志《书评书目》。这份杂志的内容丰富,各家好手齐聚一堂,或是为文赞赏哪本书的优点,或是撰写刻薄尖锐的文学批评。目前是尔雅出版社负责人的隐地,便曾担纲过该份杂志的总编。
若去研究这份杂志 1973 年第 5 期,可以找到一位政大新闻系学生的投稿文章。以《书评书目》在出版界的崇高地位而言,居然愿意刊载大学生的稿件,可以想见这文章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而那位投稿青年,年纪轻轻就有这般成就,未来实是不可限量。
然而一晃眼 20 多年过去,当初的文艺青年彷佛凭空消失一般,台湾各大媒体、出版社、文学刊物、财经杂志都再也找不到他的名字。难道只是另一个「小时了了」??
2000 年的一个晚上,青年又再出现了,这次是现身于某电视台的夜间新闻,已是白发苍苍的他,参加台北某地举办的的二手书买卖活动,因为购买的旧书堆的像山一样高而被记者盯上,请他简略谈谈买旧书的心情。
过去的 30 年,他去哪里 ?甚么原因让他舍弃大好前程?毕业后的他都在做些甚么?
本名叫吴鲲生的文艺青年,在台湾中部的一个不起眼小镇中长大,谁也没想到三十多年前,镇上竟有一间基督教书房阅览室。虽然小如麻雀,馆内却摆了几本看来质质朴朴的「校园团契」杂志。
吴鲲生在小镇上的高中读书,联考的阴影逼在眼前,可是旺盛的阅读胃口,使他经常流连期间。一个从未参加过校园团契营会,未曾被校园同工辅导过的学生,藉着那几本杂志,对校园团契有了一点起码的印象。也因为 1968 年的那次与《校园》初逢,使他深刻体验到基督教文字工作的影响力与迫切性(再偏远小镇的一个青年都能受到影响)。大学毕业、当完兵后,怀着满腔热血便投身入校园福音团契,于 1978 年出任《校园》杂志主编,1985 年开始担任校园书房出版社总编辑。
原来,文艺青年近 30 年的精华岁月,都沉浸在基督教文字出版工作里。
有没有果效呢??
1965 年校园书房出版社成立时,教会界最常阅读「中主」、「种籽」、「宣道」的出版品。然而,到了 2003 年,校园书房出版社的年出书量,已是华人基督教出版界里的翘楚。
若从 100 年后来观察「1975 年以后的基督教华人文字事工」,套句开华人传播学研究之风余也鲁教授的话,这 20 多年的教会出版史是个「注解圣经出版的伟大年代」。而在吴鲲生规划下,以「神学基础丛书」为代表之大量神学、注释书及研经工具,正是这方面具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不过认识吴老大的人,对他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在出版上的贡献,而是他的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
尽管爱书成痴,却愿意在没位子坐的自强号上,将宝贵的书堆成座椅,供没位子坐的妇孺使用;尽管不拘小节、桌面总是凌乱不堪,你向他要20年前的某本期刊的某篇文章,他总有办法找给你;平常上班多用步行,偶而因公缘故得骑车到远一点的地方,为了环保,从家到办公室这段路程,还是宁可牵着摩托车太阳底下走 30 分钟;
除此之外,家里阳台挂满了洗完要重复使用的塑胶袋、藏书多到家里摆不完必须再租栋房子放书……,都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这位江湖地位极高的基督教出版侠客退休后最大的梦想,就是回到台湾中部,租一幢透天厝,一楼摆两张乒乓球桌;二楼一间作阅览室(把藏书捐出来)、一间作集邮俱乐部,让当地的中学生,放学后有个地方可以去。
说不定,再过个十年,这个中部小镇将因此出现第二个吴鲲生。
名言:
「如果教会不能有效、积极的运用传播媒介,借用阿根廷籍传道人欧迪慈的话:『按照目前基督徒传福音的速度,我想我们需要九万年才能把福音传到地极。』」
「杜弗勒《未来的冲击》强调,一国强富与否和该国印刷用纸量密切相关。」
着作:
《风雨书声》(证主)
《道在人间》(校园)
(本文原写于2004年,青年宣道大会工作坊)
PS.这里有吴鲲生文章集结,可以网上阅读^^
●欢迎参观《哈啦读书心得》哈屁股与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专栏主要写手:应仁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