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挪亚的献祭》(Manoah’s Sacrifice),林布兰(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41年。(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早期台湾人重男轻女,因为女孩是要嫁出去的,对原生家族没有用,命名不用浪费大人的头脑,取名为「罔市」或「罔腰」,随便喂养长大之意。圣经记载贯穿数千年的故事,可以看到古代以色列也呈现重男轻女的情况。士师记13-16章,陈述以色列人受非利士人苦害40年,上帝兴起士师参孙。参孙的妈妈是很重要的角色,却被称作「玛挪亚的妻」,甚至连她隶属哪个支派也不知道。这种文学笔法暗示参孙的妈妈不被重视,甚至是被蔑视。但是耶和华的使者就是向这位没有名字的妇人显现,而且还显现两次!
这位无名的妇人,原本不孕。耶和华的使者向她显现,对她说:「看哪,你是不孕的,没生孩子,但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现在,你当谨慎,淡酒和烈酒你都不可喝,一切礼仪上规定的不洁之物,你也不可吃。因为,看哪,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从子宫里,就归上帝作拿细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十三章3-5节原文直译)
她就去告诉丈夫,耶和华的使者对她说话。玛挪亚不愿意听信妇人之言,向耶和华祷告:「主啊,求你再差遣那神人到我们这里来,好指教我们怎样待这将要生的孩子。」(8节,和合本)
可是耶和华的使者并没有向玛挪亚显现,反而再次去向这位无名的妇人显现,并且显现的时候,还挑了玛挪亚不在身边的时候。所以,她只得快跑去找丈夫,说:「看哪!那天来找我的那人,又向我显现了。」(10节原文直译)
玛挪亚只能跟随妻子到耶和华的使者那里(正常状况应该是妻子跟随丈夫),耶和华的使者对玛挪亚说的话,与之前对他妻子说过的话,并没有太大不同,甚至还更简略。「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归上帝作拿细耳人」都省略了。
夫妻俩感谢上帝,献祭的火焰从祭坛上升,那位使者在火焰中升天。他们才确定那人是耶和华的使者,就俯伏在地上。玛挪亚很害怕地对妻子说:「我们必要死,因为看见了上帝。」她回答:「耶和华若要杀我们,必不从我们手里收纳燔祭和素祭,并不将这一切事指示我们,今日也不将这些话告诉我们。」(23节,和合本) 玛挪亚的恐惧,衬托这位无名的妇人的冷静睿智,也凸显出她比丈夫还更认识耶和华。
社会文化或有歧视女性,上帝仍把该有的荣耀给女性。那位没有姓名的妇人,无论被称为「玛挪亚的妻」或「参孙的妈妈」,她被尊荣,耶和华的使者向她显现,即使丈夫祷告,耶和华的使者仍选择向她显现。而她也像所有的母亲,委身于养育孩子。参孙在她的肚子里,她整个怀孕期间,就跟着拿细耳人的誓约生活,淡酒和烈酒都不可喝,一切礼仪上规定的不洁之物,也不可吃。终于,她生了一个儿子,是由她给宝宝起名叫参孙。这个命名的殊荣,通常是给家族中尊贵的长辈或丈夫,但大家愿意把这权柄交给这位无名的妇人。
1850年,女性平权运动兴起,欲扭转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传统观念里,「女性」要透过「母亲」、「母职」才能获得荣耀。因此,女性主义者致力推翻「母亲是女人宿命」的传统观念,力倡女性不婚不生也拥有自我的价值,鼓励女性在职场上发光发热。许多女性纷纷走出家庭,也证明了女性的工作与赚钱能力不输男性,女性的地位大幅提高。但矫枉过正,如今整个主流观点瞧不起全职母亲,女性这回变成无法退出职场,照着自己的意愿选择在家做母亲。
世俗想法流转变动不止,基督徒何其有幸,跟随的是永恒的上帝。在以前,主流文化蔑视不婚、不生的女性,许多单身基督徒女性也完成上帝的呼召,得到荣耀。到如今,主流文化蔑视全职妈妈,已婚的基督徒女性可以选择做职业妇女,也可以安心自在地选择在家做全职妈妈,两者皆忠于上帝的委托。而即便像那位无名的妇人被称呼为「某某人的妻」或「某某人的妈妈」,仍拥有从天上而来、谁也夺不走的荣耀。在基督里的女性,拥有真自由,不再受制于世俗社会文化。
about 陈小小
about 华子about 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