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大学择校│两种人,两种果子

【作者:周怡网路作家Ⅰ 2022.02.06



图片提供/123RF


难以辨认这个城市的角落,它不是纽约的布鲁克林,不是芝加哥城南的非裔区,更不是西雅图的派克市场,但它又不像市井和国际化混杂的大城市。招牌、行人、店铺、孩子,这里看起来几乎是西方人的街区,我惊讶于这许多人来到这个角落的目的。

这个和西方文化有历史渊源的角落,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人多少有点无措和陌生。卖无花果的小贩很高兴逮着一个华人,向我热情地介绍他从市郊挑来的果子有多新鲜。我想像着他操一口本土腔英语叫卖他的果子时那鲜活的景象,几乎想弃了暂时的工作,随他而去。

当世界各个不同角落的人带着各自的目的,进入这个繁杂的都市时,他们为何而来?他们给城市带来了什么改变?我步入举办座谈的深宅古院,坐在铺满红毯的厅堂时,这两个问题不时回响在我耳边。

学校请来三位在本地工作的毕业生,谈起他们当初的选择。加尔文大学是美国一所综合排名不算靠前的文理学院,对十七、八岁的少年来说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在少年的心中,一旦选择了学校,就以为自己选择了人生。这所文理学院以信仰为根基,以塑造全人成为基督使者为校训,召聚了一群愿意为信仰付上代价的年轻人。一些人入学之初甚至不完全明白自己的信仰立场,却被学校引入了一个信仰的共同体中。

三位校友分别提到信仰的塑造在各学科中对他们的影响,让他们看见职业背后的呼召远不只是挣钱糊口,而是活出一个怎样的生命。当他们多年后在海外的工作中践行信仰的原则时,文化的差异没有裹挟着信仰跌进世界的洪流,反倒信仰成为他们今天工作服事的根基。

国际化的校园文化,使每个学生不仅在校园结识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朋友,也为他们提供足够多的海外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这个国家,在这些学生寻求的祷告中,成了他们毕业后的职业禾场。虽然他们的家人不明白,凭他们在校所学的技能,足够他们在美国本土过优渥的生活,为何要冒险进入一个遥远的国度。但其中一位毕业生自豪地说:「学校让我看见服事他人的意义和重要。因此,当我回应神曾经给我对这个国家的异象时,我在这片土地上找到服事的意义和价值。」服事这个国家十几年后,这些毕业生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仍然显而易见。

我身后坐着许多学生的家长,他们彼此交流海外求学要满足的种种条件,扳指筹算着孩子完成学校规定的作业后,还有多少余剩的精力可用于预备留学。他们仔细地换算着海外求学的成本和国内补习班的成本,孩子的每一点努力,似乎都在可计算的成本控制中步步为营。可是有多少为人父母者将教育真正看为全人的塑造、信心的寻求呢?有多少人真正在意我们的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带给一个国家和城市怎样的祝福呢?

我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街区中,遇见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从一些人生命的果子,我闻到了不属于周遭的馨香,那是基督的馨香。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