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提供/123RF
前些日子,某位颇具知名度的网红关于他为什么不信基督教的自我剖析,引发诸多讨论。该位网红年少时曾在教会聚会,熟悉基督教的规范,也了解若干圣经、教义,却自始至终没有因着基督福音成为上帝儿女,甚至因着见到教会诸多不是而离开。
这名网红的故事让人感到遗憾,却并非孤例。因着习惯、家人关系与同侪影响而进入教会,进一步过着团契生活,这样的过程是许多基督徒共同的经验,但究其实,如果只关注人情世故,却适足以成为福音的阻碍。依照圣经的定义,基督徒的信仰唯独以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为中心,教会唯独以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为根基,方得以建立。
替代基督
「唯独基督」诚然是我们必须严肃面对、思考的议题,因为我们痛心地发现,教会以别的人事物替代基督的事例,实在罄竹难书。
我身为一个所谓的第二代基督徒,这位知名网红的成长历程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只是我年少时浑噩愚拙,不如聪颖的他有那么多反思。幸而蒙主恩典,年长后在圣经中得到光照,方晓得自己长年以来充其量只是有聚会的生活、习惯,并顺服上命参与服事,然而,是否因信称义?是否真实跟随基督?是否真切盼望天上家乡?是否真实为被圣灵更新而有上帝性情的属天儿女?回顾昔时,我一面赧然承认答案是否定的,一面只能感谢基督的恩典、怜恤,竟然恩待不配如我。
教会如何以耶稣基督之外的人事物替代基督?有时候责任在于教会的领导阶层,毕竟权力、声名如此诱人,教会领袖也难以抵挡,因而刻意塑造个人形象、施展个人魅力,藉以吸引会众成为粉丝,并非罕见。有时候症结点在于会众,教会领袖确实德高望重、学养超群,会众心悦诚服之余,无形中却倚赖他过于倚赖基督。还有些时候原因出于会众对于基督福音、圣经真理的陌生,这也是该网红批判的重点之一,毕竟圣经有六十六卷之多,当中又有许多看似矛盾、难明之处,耗费心神也无法穷尽。
然而,我们若对于圣经不熟悉,消极面的缺失是我们无法面对世界的挑战、恶者的试探,积极面的缺失是我们无法传扬纯正的福音、领人认识教会的元首。圣经真理本来就在挑战全然败坏后的人性,我们若非蒙圣灵光照,柔软我们如石的心与颈项,都仍是与上帝为敌的罪人,厌烦纯正道理、十字架讨厌之处(提摩太后书四章3节)。
另一个让我们左顾右盼的诱惑,就是所谓的教会增长。我们期盼回应大使命,教会人数快快增加,满足于可见的、具体的数字,却无视信徒人数成长快速的同时,没有扎根于圣经而扎根于他处是何等危险(马可福音四章5-6、16-17节)。凡此种种,都使得教会、基督徒的根基,可能立基于耶稣基督之外。
回归圣道
我们必须遗憾且诚恳地承认,以其他人事物替代基督并非这世代独有的弊端,同样的事件曾以不同的样貌登上教会历史的舞台。
严格说来,16世纪那场着重于救恩论、教会论的宗教改革运动,目的并非创立新的宗教,而是呼唤基督的教会回归圣经教导。唯独圣经的精神,与其他的原则紧密相关,因为圣经为基督作见证,新旧两约圣经也都是以基督为中心(约翰福音五章39节)。
因信称义是本于基督所成就的恩典、所成全上帝的义,这恩典使蒙救赎的人因着与基督联合,得与上帝和好(罗马书五章1-11节)。信徒皆祭司是因基督里的拣选、连结(彼得前书二章1-10节),因此每个在基督里的人,不仅不需要藉着马利亚或圣徒祷告、不需要透过神甫向上帝认罪,还可以因着上帝的选召、圣灵所赐的恩赐而事奉。
值得一提的是,改教家认为圣徒的事奉不限于教会中的服事,圣徒日常的工作,亦属于事奉上帝、荣耀上帝的范畴,真实的事奉的不是只做给人看,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歌罗西书三章22-25节)。这种不以空间、情境区分圣俗的理解,使跟随基督的人,无论在何时何时,皆是存严谨、敬畏的心看待经手的所有事务。他们不是以别的事物替代基督,而是唯独以基督为中心,对待别的事物。
概言之,始自16世纪的宗教改革固有其时空背景,也有未臻完善之处,但所批评、反对的现象,就本质而论并未绝迹,只是更换了面貌。传道者对于日光之下发生之事的观察,实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传道书三章15节)。更重要的是,改教家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们的观察有多精辟、抨击有多犀利,而在于他们是本着圣经、按着纯正的道统,检视教会的实况,进而提出针砭之言。他们面对偏离真道的时局,存勇敢的心,坚守他们的立场,逆势昂然前行,企盼教会归向为她舍命的基督,是唯独出于对基督的忠信、倚靠。而我们在基督里,享受他们做工的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