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二十年绝非很久以后的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每个古文明多发源于河流流域,全世界几乎每一个人也多住在河流流域。然而人类为了满足欲望,无限度的开发远超过大自然复原能力,淡水危机已成为各地的问题。为提醒人类珍惜水资源,联合国在1993年将3月22日订为世界水资源日(World Water Day)。

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世界水资源日,更别提它被设立的意义。就这样过了九年,2002年联合国报告发现,人们消耗水资源的速度并未停缓。若再这样下去,到了二○二五年时,全球至少有廿七亿人将面临严重的淡水荒,地球将有三分之二人口缺水。联合国秘书长更发预言,抢水问题严重,日后可能成为暴力冲突火种。

这么惊耸的呼吁,却依然无法撼动人心,没有多少人动手做这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去发现「2025-2002=23」二十三年绝非很久以后的事。

毕竟人人懂得为了让二十年以后的生活有保障,做好万全准备,买些癌症险、终身医疗险摆着,懂得评估自己经济能力,向银行申请二十年偿还的房屋贷款。却没有多少人会想到二十年后,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房子住、不是没有医疗服务,而是没有便宜的水喝,甚至是没有干净的水可用。

至今又过了五年,近日世界自然保育基金会(WWF)公布十条濒死河,欧洲的多瑙河、亚洲的长江、湄公河、怒江、恒河、印度河,非洲的尼罗河……,全都是耳熟能详的世界重要河川,即将要在未来数十年内,变成旱地,河中所有生物尽数灭绝。

在四十多年前,瑞秋.卡森《寂静的春天》一出版,便撼动整个世纪,环保观念陆续被提出。但不少人对「无可挽回」、「为子孙着想」、「非利润的偏好」等环保词汇嗤之以鼻,抨击将发生大灾害的预言,过于耸人听闻。甚至有经济学者史帝文•蓝思博为文表示自己为何不是环保人士,《生命中的经济游戏》(1995年时报出版)书里写着:「如果我们对生物灭种的后果一无所知,那么让一些生物消失,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同意蓝思博教授这种观念的人并不算少,人们身体力行地剥削大自然、创造经济繁荣利益的行径,致使全球的气候与环境以惊人速度不断地恶化变糟,让人无法不感受到: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分改变。 实验已经做了,结果很不幸地却是如同环保人士的预言。以台湾来讲,近年来气候的异常现象,人人都感同身受。冬天不时出现炎热高温,已经不算稀奇的事了,应该是春天的三月竟然下雪多次。地球环境这么明显的剧烈变化,却无法唤醒人们有些行动,原因何在?

可能在于,环保行动仍多停留在经济学「个体福利」概念的方式进行思考。就拿林地保存与停车场兴建一案,人们用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比较两者经济效应何者为大。讲究一点把子孙纳入评估。但若评估结果,子孙继承林地的利润小于继承停车场的利润,于是就会偏向选择兴建停车场。这就是为何各样未来式警告,无法唤醒人心。因为我早就死了,世界末日也不干我的事,特别是现代人不生小孩的越来越多,后代子孙的观念越来越薄弱。

另外,对环保最大的杀伤力,就是我们每天在媒体上接触到的享乐主义观念。「低调奢华」、「负担得起的奢华」(affordable luxury)等词汇,散见各样商品广告里。此等观念严重摧毁环保行动所打下的基础。

什么叫奢华?就是尽情享用手上的资源。经济能力允许可以吃遍山珍海味,为何不吃?可以穿得起千万种名牌衣物,为何不买?可以住的起千坪豪宅,为何不住?可以令冷气机二十四小时运转,让房子四季恒温,为何不开?前面每件事,都可以做了,那么转开水龙头,让水肆意地喷洒流失,为何不能做?

现代人认定的英雄人物,多是贫苦之子变成富翁,罕有富人自甘贫穷的例子。上述诸般享受都是其成功的果实或证明,人们心中好不容易建构起薄薄地环保的观念,正想要力行自我节制欲望,两三下就被世俗流行的成功观念摧毁殆尽。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喊出:「争权夺利是好汉、开疆辟土真英雄」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现代人的成功观念里,贪得无厌是野心勃勃。人们认为了解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才有机会真正做自己的主人。但,基督信仰勇敢清楚地指出,罪人是没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人们常渴望那些既不需要、也不享受的东西,为了追求得着却牺牲掉更宝贵的东西。现代人的成功观念,鼓励人们追求虚无的个人奢华,牺牲美好的实质环境。

人若失去了上帝,便疯狂地依附物质的东西,但若有上帝,即使没有大量的东西,也能活得深刻而富有意义。简单、平衡的生活,才是更加合乎人性的生活方式。真正的好汉(成功人士),绝非是手上提着Gucci包包,脚上踩着PRADA鞋,身上穿着香奈儿或皮尔卡登的西装,用着最新款的PDA手机,开着法拉利跑车的社会贤达人士;反倒是资源丰富的人享受着简单平衡的生活,才是真英雄。环保行动要成功,得回到基督信仰的简朴真谛里寻找。

【延伸阅读】:
【ㄛ一ㄛ一】未婚怀孕谘询
《新品种的基督徒》
活下去,需要「生之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