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在考试的公平之外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考试最公平…」这句话在台湾教育界几乎是不能挑战的圣旨,其影响从国中基测到大学指考分发。奇怪的是,「考试」本是教育的一环,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方式之一;但「公平」却是一个对比赛的要求,使得竞争可以有个一致的基础。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每个孩子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在各方面培育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公民吗?甚么时候「教育」成为一种「比赛」而需要强调考试的公平性?就算真是个教育资源的争夺赛,单以考试成绩来决定结果就是真正的公平吗?

支持者常会说上一辈的学子如何靠着个人努力读书而在联考中出头,进而摆脱家境的贫穷,因而认为考试的公平性才能给予弱势学生翻转的机会。但这种单靠考试来促进阶级流动的模式虽在过去有效,但今日却已几乎无用。原因是随着社会整体的财富增加,公立学校早已不再是取得教育资源的唯一管道,甚至比不上一些大城市的校外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补习班、或甚至高知识份子的家庭教育)。因此,除非是处在一个均贫(如四十年前的台湾)或高税赋的均富国家(如现在的北欧),否则考试的结果所反应的更可能是学生所能得到的教育资源差异而已。这从我们公私立大学学生中有完全相反的贫富家庭比例的严重性就可以看出。也就是说考试虽然拉出一样的标准(相同的题目与答案),参赛者却是由不同的起跑点出发,这怎么能算是公平竞争?反而继续拉大我们社会阶级间的差异。

当然,这不是说考试没有意义,而是我们应该让它回归到作为检视学习成效的方式之一,而非全部。事实上,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效的理由复杂得多,还包括人格特质、学习动机、成长环境、反省能力、理想志趣等等「内在特质」。例如一位家庭破碎,需要负担家计的学生若与另一位家庭幸福小康的学生有同样的学测分数,难道不表示前者比后者更俱备毅力、志气与学习的能力吗?一位从二十分进步到六十分的学生所拥有的还是比不过那维持在八十分的同学吗?这中间所失去的更是某种对于「人」的看重。我们也唯有综合考量这些资料才能使教育达到人尽其才、适性适所的理想。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谁有资格能作出这样质性的判断呢?当然是在第一现场的专业教师。事实上,在欧美国家,教师的意见对于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分流或学习方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我们目前的社会氛围中,学校成绩的评量几乎不允许对学生的升学有所影响(除了繁星管道以外)。这是因为许多家长虽然表面上重视教育,但却打从心里把老师只看为一个教书匠,并不接受他们对孩子学习所提供的判断。结果十二年国教中的免试入学竟然因此排除明明有鉴别度的国中成绩而搞出更奇怪的超额比序,这实在是我们整体社会的悲哀,教育的讽刺。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虽然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学专业是值得尊重与信任的,但少数失职的例子仍是真实存在的,特别是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可能会受到来自校长或家长的「关切」而妥协。此外大学入学的个人申请流程中,也听说有教授可能只凭申请者的外貌或毕业学校而决定榜单,缺乏合宜公正的审查机制。

但即使有这些缺憾,希望我们仍不要因咽废食、本末倒置,把孩子又锁回那徒有表面公平的分数鸟笼里。笔者个人以为教育当局与教师团体应主动积极地协助教师建立在质性评量的公信力,严格查办那些失职的案例,杜绝关说,让社会重新拾起对教育专业的重视。而家长团体也应该支持教师的专业判断,避免使用不正当的力量对教师或学校的评量施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自始至终都不该是考试的附庸,而是关乎「人」的培育。这是需要我们整个社会来一起小心守护才能完成的伟大事业。

** 发表于九月一日台湾醒报的民意论坛。网址如下:
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4304


欢迎参观:作者的部落格

【延伸阅读】:
人才竞争,教育松绑
十二年国教的成功关键
十二年国教的内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