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关启文 2018.04.15
图片提供/123RF
基督徒在现代社会中要持守对婚姻的信念殊非易事,因为毕竟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实在有点逆流而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味道。其中一个巨大冲击就是同居的普遍化,以美国为例,最近统计资料显示,有四百万对男女同居,是一九七○年的数字的八倍。
香港在文化方面对一向西方亦步亦趋,情况应相差不远,我的亲友中亦有曾同居的。结婚已不再是唯一选择,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同居和结婚没有分别,前者所没有的只是一纸婚书而已|若然真的两情相悦,又岂在乎少了一张纸?这种看法俨然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但真的如此吗?
不要轻看「一张纸」
我不大明白,为何谈到婚姻时人们会看轻「一张纸」,因为在现代社会,我们的命运或前途经常就是系于一张纸:大学毕业证书,入境签证,遗嘱(如数以亿计的财产系于「小甜甜」先夫的「遗嘱」的真伪)。这些纸都有重大意义,表示着社会的认可,或法律赋予的权利。
婚书的意义同样巨大:第一,它表示一男一女的结合不是一时冲动的「私订终生」,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且蒙社群支持和祝福的抉择。(从这角度,我们明白很多「封建」的要求,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并非全无意义的。)第二,它赋予那对男女不少法律权利,如遗产承继权和抚养子女权。
结婚不单是两个人的事
现代男女会质问:「结婚只是两个人的事,与其他人何干?」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中,这亦被视为「天经地义」,但其实这与历世历代的人类经验相违,也是导致现代社会家庭制度瓦解的一个主因。婚姻与家庭一直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主要建制,而且家庭承担着让孩子成长、受保护、得照顾和被社化的任务。家庭制度一旦动摇,不单我们的幸福得不到保障,社会文化的传承也出现问题。要稳住家庭,男女双方不单要互相委身,也要对抚养儿女的天职有共同的委身,但这样做谈何容易啊!
婚书的重要性,在于它标志着夫妻的盟誓是一种公众承诺,它不是不可以违反,但它的严肃性远超过私底下的协议。在社会事务中,重大的决定都有公众性,遗嘱的有效性需要见证人,而官员若犯了重大错失,市民会要求他公开致歉,只在私底下表示悔意是难以叫人满足的(想想谢霆锋和马时亨的例子。)建立家庭是艰巨的任务,缺乏了公众承诺为基础,是难以成功的。
欢迎参观作者的个人网站「关怀.启示.文化」 http://kwankaiman.blogspot.tw
犹太民族与福音机遇
冒犯学
如何牧养同志?四种教会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