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急澗山嵐》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讓孤獨成為禮物 ─范尼雲和他的獨身神學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基督徒群體生活大師范尼雲(Jean Vanier, 1928-2019)於今年五月離世。成群結隊歡送他進入天家的,是分佈在三十八個國家、一萬名方舟群體(L'Arche)的成員。范尼雲在五十五年前創立方舟群體,使遭隔離在社會之外的心智障礙者能活得有尊嚴,生命價值受肯定;而擔任陪伴者的人,也發現群體生活的真義,體會當中的美好。

可是,有人可能會這樣想:這位群體生活大師,在世九十年的群體生活中,有一大「缺陷」,就是終身未婚。的確,他也曾坦承獨身帶來切身的痛苦。

正如貝多芬雖從壯年開始聽力衰退,但仍創作流傳千古的天籟之音,范尼雲與獨身之苦為伴,他大半生服事心智障礙者的淬鍊,以及靈命成長的過程與心得,很值得未婚和已婚基督徒參考。

從孤獨到關懷 單身祝福

許多未婚基督徒,認為孤獨是他們獨有的痛苦,只要結婚、有自己的家庭,這痛苦就會結束。范尼雲卻強調,孤獨之苦,不論年齡、身分,所有人都會有。

范尼雲對孤獨深刻的思考,可以追溯至他童年的經歷。他三歲的時候,父親擔任加拿大駐倫敦的外交官,舉家移居帝國之都。父親公務繁忙,無暇照顧兒女;母親出身加拿大上流,投入社交場合,樂此不疲。因此,范家四個孩子,都由保母照顧。范尼雲回憶,唯有這蘇格蘭保母給他的愛,才稍微彌補他與母親之間的疏離感。

童年經歷,讓范尼雲體會,孤獨是人生常態。二十出頭時,他到法國的一個天主教團體中,跟隨一位博學有涵養的屬靈導師,修習神學和哲學,並服事貧困人。幾年後,這位良師突然退出團體(數十年後才被揭露,導師因為犯性侵而遭開除)。范尼雲的靈命頓失方向,開始接下來八年的孤獨生活。他先到嚴規熙篤會修道院(trappe)操練禱告,然後到郊外找一間沒有自來水的荒廢小屋,過隱居的生活。八年孤寂期間,范尼雲一直禱告求問神:「我究竟要過怎樣的生活,跟隨主耶穌?」可是,神沒有回應,而他也漸漸學會謙卑等候、捨己愛神。

一九六四年,范尼雲到巴黎附近的小鎮,考察當地的精神病院。他發現,那些精神病院就像監獄,心智障礙者被關在裡面,在髒亂的環境中,過著孤立的生活。他們帶著空虛和絕望的眼神,彷彿在問他說:「你愛我嗎?你想跟我做朋友嗎?你為什麼丟下我一個?」范尼雲想到耶穌教導人把愛付諸行動,就毫不猶豫地辭掉多倫多大學的教職,在法國北部改裝一棟破舊的洋房,接待兩名心智嚴重障礙者,開啟方舟群體的服事。

在范尼雲人生前三分之一的日子,神透過孤獨磨練他的靈命,擴展他的眼界,使他把孤獨感轉化為對孤獨者的關懷,恩澤普世的心智障礙者。他在七十歲的時候接受訪問,勉勵基督徒,把獨身的孤獨感,轉化為充滿愛和滿足的生命。

在群體中的獨身生活 活出群體的美好

范尼雲在訪問中指出,獨身之苦在於沒有配偶與自己建立圓滿的親密關係,因此孤獨的心得不到滿足。他提出解決方法,就是在群體中操練靈命,活出基督徒手足之愛(amitié chrétienne)—讓彼此成聖的群體生活。

首先,獨身者需要相信神就是愛,神出於愛,賜人獨身作為禮物。獨身者則以喜樂的心回應這份禮物,正如別人回應婚姻、全職事奉等禮物一樣。接下來,獨身者需要對神開放,神就會使他們的心變得敏銳,體貼別人在苦難中的需要,隨之孕育出對別人的愛心。

愛的代價是捨己,讓自己變得易受傷害。一個善意的問候,可能會換來惡意的拒絕;坦誠分享自己的心聲,可能會成為別人的笑柄。可是,范尼雲卻鼓勵基督徒繼續去愛:「當我們發覺自己是聖靈的殿、聖靈住在我們裡面,我們就不再擔心受傷害。這是一個特別的恩典:神與我們同在。」獨身者活在神的同在當中,克服自我中心,離開孤獨所帶來自憐的陰影,更多去關心和服事別人。這樣,獨身者的靈命會漸漸成熟,也能夠幫助別人活出愛神、愛人、成聖的生命。

實踐基督徒手足之愛,最大的障礙是恐懼。在效益掛帥、吹捧個人成就的社會風氣中,人與人的關係變得疏離。范尼雲一語道破這歪風的影響:「我們害怕跟別人建立關係,害怕要為別人的生命負責,害怕把自己的脆弱顯露在別人面前。總的來說,我們害怕彼此依賴。」范尼雲強調,婚姻不能幫助人消除以上的恐懼。許多人結婚後封閉自己,不向配偶敞開心懷。他認為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們常渴望與別人建立沒有界線的聯合,不尊重別人和自己不同之處,也不尊重別人成長的需要。這樣導致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患得患失,甚至拒絕建立更深的關係。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尊重,與「他者」對話,給他們空間去成長,且不逾越他們所設立的界線。歸根究柢,我們需要捨己。

這樣就回到「孤獨」的起點。遠離孤獨,擁抱基督徒手足之愛,我們需要對神、對人開放。對神開放,就是放下自己對婚姻狀況的執著,把獨身或已婚都視為神愛的禮物,喜樂領受神無窮的愛,繼而愛別人。對人開放,就是冒被拒絕、受傷害的風險,堅持分享自己,關懷別人。耶穌是捨己的榜樣。因為捨己,祂對父神開放,不負所託,完成拯救世人的使命;因為捨己,祂對人開放,任由他們用釘子、用槍刺穿祂的身體,激勵跟從祂的人彼此相愛。

「耶穌是我們的良朋和佳偶。」范尼雲相信,耶穌會用特別的方式,幫助那些想結婚卻仍然獨身的人。祂會進到他們內心深處,賜他們愛與平安,讓他們體會福音的確是獨身者的好消息!

—《校園》雜誌2019年9、10月號

本專欄與《校園出版社《書饗》校園雜誌》合作

【延伸閱讀】:
永恆之戀
晚年如夕陽之美
苦痛之必須 ──《有話問蒼天》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