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賴特 2019.11.24
另一次奇蹟?
英國北部向來潮溼多雨,但二○○八年的九月仍屬特例。滂沱大雨接連下了好多天,甚至到了結束的那一天,當天的雨量仍和平時一整個月加起來差不多。那段期間並不是出外蹓躂的好時機,但有一家人卻決定要冒險出門。就在他們穿越一處公園,他們養的狗跳進一處積水中,三歲大的女兒也跟上前去,在毫無預警的狀況之下,小女孩剎那間就消失了。她的父親跑上前,看到狗也不見了,立刻就明白發生了什麼事。積水的下面是一條疏洪道,蓋子早被漲溢的水流沖走了。小女孩與狗就硬生生被吸進疏洪道裡。
女孩的父親,馬克.巴克斯特推測疏洪道有可能把水流導向大約一百碼之外的河流,他當機立斷用跑百米的速度直衝向那條河。當他跑到河岸旁,就看見女孩的外套正往下游漂走——那是他女兒蘿拉穿著外套,頭低低地垂著。他二話不說,立刻跳進河裡,把女兒救上來。雖然有幾處碰撞傷,但她活了下來。
這是另一次奇蹟?某個角度來看,是的。各種情況的確都有可能發生:小女孩可能會卡在地下疏洪道某處;當她父親抓住她的時候,她也可能因為肺部吸入太多水而死亡;但這則消息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位父親敘述他拚死奔向河岸的過程。
「每次我有一個壞念頭,」他說:「我就強迫自己去想別的事情。」這就是祕訣所在。巴克斯特並沒有花時間去整理他要採取的每個步驟。他在一瞬間就決定好了,但是他需要有紀律地控制自己的念頭。一定有很多令他恐懼的念頭閃過腦海,使他恐慌、不知所措。不過他擁有某些時候被稱為「鎮定」(presence of mind)的本領,能將那些可怕的念頭擋下來。他有意識地努力把壞念頭轉換成好念頭,並且專注於他所需要做的事。這種能力,從技術角度來看,就是我們此刻正在討論的「品格」。
這不是巧合產生的,而是藉由紀律而來。在生活中,如果想要把任何事情做好,都需要紀律—學習樂器、操作拖拉機、演講、經營孤兒院。要活得有智慧,更是如此。當你竭盡所能地進行一項艱難複雜的差事,你的思想總會一遍又一遍地跳脫出來,想要聚焦在更簡單或更有趣的事物上。但如果你想把差事完成,你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逼使你的思想重新回到那份艱難的差事上,不能分心。要作到這樣所需的意志力,必須經常訓練,如同身體的肌肉也需要訓練,才能持續進行高強度運動。看清這事實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先矯正思想,行為自然就對了。
危機處理要靠日常鍛鍊
很巧的,巴克斯特在英國皇家空軍工作。與薩利機長雷同的,是他們的工作都明顯強調紀律,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乎人命。紀律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培養出來的。能準確分析當前局勢、想出對策,並且彷彿出自直覺般地行動,是一回事;在行動當中,能將令人恐懼和麻痺的念頭擋下來,又是另外一回事。此「德性」若要能夠完全施展出來,需要不斷的心智操練。
「我就強迫自己去想別的事情」—這不是不經意就可以學到的技能,而是需要努力學習的過程。無論你處在哪種景況或是從事哪種工作,如此操練都是有好處的。你永遠不會知道你何時需要這樣的紀律,說不定就在某個時刻,這可以拯救一個人的性命。那時,你不會有時間停下來思考。意志的紀律所產生的「品格」,需要在那當下發揮出來。
還好人生大部分的時間不必用來處理緊急狀況。不過,要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和特殊狀況中行事為人的困難點之一,在於如此知識並非唾手可得。孩童才稍微懂事,就不斷被要求吃飯吃快點、坐好不要亂動、不要哭、趕快上床睡覺,此外還有不可以偷東西、欺負別人、說謊話等道德教訓。兒童漸漸認識的這個世界,紛紛擾擾地充滿了渴望與盼望、命令和禁令、感覺和預設、疑問和期待。要以智慧導航,並且逐漸邁向完滿和成熟的生命,是我們所有人都面臨的挑戰。本書的主旨,就是要闡述當我們將「德性」理解為心靈及生命習慣的操練,能使人朝向人生真正的目標,這種充滿動能的德性,就是基督徒行為挑戰的核心精神,如同新約所展示的培養品格。這是我們信主之後,無論過了多久都仍然需要的—也是基督信仰所提供的。
我們需要有品格的人
當我們用這種角度來看事情,我們就會對某些現象感到驚奇。在我的經驗中,為數眾多的基督徒從未以這樣的角度思考,因而讓自己陷入各式各樣的混亂中。我們可以直截了當地說,在今天這個世界及教會中,德性是一個革命性的概念。我們確實需要如此革命。我們在一開始所提出的問題,其答案的核心就是在此。在你信主之後,你需要藉由操練基督徒的德性,培養專屬基督徒的品格。要做出睿智的道德抉擇,你不只需要「熟悉規矩」或是「探索真實的你」,更需要培養基督徒的德性。我們所處的時代,紛紛擾擾且危機四伏,我們急需擁有品格的人以智慧領導廣大的社會。我們已經受夠了投機者和為一己私慾、鋌而走險的小人。我們需要有品格的人。
—摘自(第一章/我們為何而活?)
從聖經出發的閱讀,帶來力量!
能夠努力是種恩典
信仰是不是一種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