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道維 2016.10.16
這篇文章是今年暑假前因著清華大學招收多專長的學士班學生而寫的反省文章,重新思考這些多專長的學習與通識或跨領域學習三者之間可能的關係為何。希望能為將來的招生策略與通識教育提供一些不同的想法。
一、通識教育的反省
如同本人之前為通識兩三事所寫的一篇文章,《從領域關係看通識教育可能的調整方向》(註一),我認為通識教育未來除了延續傳統的博雅教育與通才教育方向外,更應該積極帶頭來開辦「跨科際與跨領域整合的平台」,才能帶出新的動力幫助學生整合所學習到的知識與能力並有所應用。
簡單來說,所謂的「博雅教育」或「通才教育」是一個比較靜態的概念,代表知識的菁英按照某些標準(通常是自己所熟悉的領域)所歸納出一堆課程,配置為學生所必須學習的內容,強調的是知識的傳承或某種文化素養的培育。
但是我們可能會因此忽略一項事實,就是這些知識內容的給予,都是來自於各領域的專長的老師,幾乎都是分門別類一塊一塊切割好的內容。但他們彼此間卻是斷裂的知識或思考模式,因為授課的老師大部分自己也很少跨出他們所熟悉的領域。從正面來看,這叫尊重專業,但從另一面來看,卻是壁壘分明。也就是說,我們是一群自己幾乎沒有跨領域經驗的老師,將自己覺得最引以為傲的片段知識交給學生,以為他們這樣就自己會把這些不同思維模式的知識整理成完整「通識」。
雖然我們不能否認這樣由各方面專家所組成的廣泛學習是有一定好處的,也的確為一些學子提供不同的視野與看見。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到,這些不同領域的知識也是在不同思維模式下所建構起來的。例如理科訓練可能注重研究問題的本質、工程訓練就比較注重應用的價值、人文藝術方面比較注重情意感受、社會科學方面比較注重公平與價值等等。如果我們希望學生在涵蓋許多不同思維模式通識的課程中有所學習與體會,就不能只是「補充」一些所缺乏的部分,因為那是他們自己很難消化的東西(因為思維模式不同)!
二、動態學習來自於跨領域的研究與教學
如果要能消化這些不同類型的知識,除了鼓勵某種團隊合作以外,也要能讓不同老師實際共同授課,甚至一起作跨領域的研究,有所產出。這才才能算幫助我們學生看到所謂的「通識」是如何可能成為「動態的進行式」,是一種消化的過程。等到沒東西消化了,就會覺得肚子餓,就會自動再去多找一些食物來消化,形成一種正向循環。但我們大部分的課程設計似乎還是比較像是在想如何「塞」進不同的東西給學生,但並未教他們如何消化,也反而影響學習的慾望,走向負向的循環。
事實上,我們仔細想想就知道,學生在各自主科的訓練中就是這樣看他們老師如何消化這些知識,轉為研究成果的。即便他們不一定作相關的學術工作,但卻很清楚地看到所學的知識如何成為教課書或研究的一部分。但是對於通識課程,學生通常看不到這些部分,因為老師們自己就很少有跨領域的研究,所以難以以身作則地教導學生如何整合這些不同領域的知識。
三、作為多元招生的配套:
如果連接到我四月份這篇文章,《雙/多專長跨領域需要更多配套》(註二),我們可以將跨領域學習要素分成以下三點:1. 學生自身的興趣與性格,2. 課程的適當安排結合,3. 饋領域的研究與社會實際的出路。
清大這年所強調招收的「非傳統學科優秀」的學生,很大一部分就是希望能看到學生本身的優秀特質,包括繁星、甄試、特殊選才、旭日計畫、學士班、不分系、多專長等等。這些約可對應到上述第一種要素,也就是學生本身的動機、興趣或想法。所以等到他們進到學校以後,我們能作的就是在第二點與第三點。第二點已如上所述,也在《從領域關係看通識教育可能的調整方向》(註一)一文中有提到可能的作法。至於第三點,如上所述,最重要的是授課老師自己在教學時就有跨領域的預備(例如共同授課),並且能投入某種跨領域的研究。此外,也需要通識中心與各院系或學校合作,邀請校內外重要的學術、社會或業界人士來分享跨領域的實際意義與發展典範。畢竟,多看看前人的腳步與了解大環境的生態,可能會更激起同學去創造新的機會。
這時候,「通識」就不只是繼承過往的精隨,而更是透過跨領域的實踐來轉化為新知識的創造。當然,這並不代表過往的知識精華是不重要的,而是說在我們目前已經過分強調靜態的知識吸收上,更需要加入動態的跨領域知識連結。在連結這些知識形成新的觀點或問題意識的時候,學生才會更發現自己所缺乏的部分而去補充。(傳統的看法是認為先把基礎學得夠多以後就自然會有新的創造,但這些「基礎」目前已經累積太多太雜了,永遠也學不完的!)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一個知道自己缺乏甚麼而願意主動去學習的學生,永遠都比那些自以為學了很多但卻不知道怎麼去使用的人還要接近我們大學教育的目標。
所我們不能只是以為「多專長」就是一定是好的(這是社會上普遍的盲點,以「量」來判斷),以為學生自己會消化吸收這些不同學科的知識。其實我們還需要有好的引導與配套,那才是教育真正的「本質」。反之如果我們可以把通識中心打造成一個強調跨領域並多元學習的地方,使學生因為有實踐活用的榜樣與對未來有益的指引,他們或許就更能夠自動自發地參與知識的學習與融合,開創出屬於他們下個世代的知識力量,真正地青出於藍。
本文發表於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兩三事」(9-21-2016),連結如下:http://cge.gec.nthu.edu.tw/cge-news-80.html
註一:王道維,《從領域關係看通識教育可能的調整方向》(通識兩三事,國立清華大學)。http://blog.udn.com/dawweiwang/22092656
註二:王道維,《雙/多專長跨領域需要更多配套》,(通識兩三事,國立清華大學)。http://blog.udn.com/dawweiwang/48623292
圖片提供/123RF
心思單純的人多麼有福!
一枝筆的揀選,一世代的呼召
看不見與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