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道維 2017.02.12
兩百多位在高中第一線的校長與主任連署投書,呼籲將大學考招的時程延後。這反映出高中教學現場正積極展現對107新課綱的期待,希望多元選修課程能夠不會受到學期中要準備推甄等申請工作的影響。若仔細比較與招聯會初步想法有差異的地方,主要的在於以下兩點:(1)開始招生流程的時間點,(2)應該先甄選還是先分科考試。
投書中建議學期結束後先考分科考試,再將此結果與學測資料並學習歷程一起用於甄選,若有缺額再分發。其好處是讓高中的課程完整,申請過程單純,符合許多學校老師或家長的期待。但問題是,這樣看似切割簡化的過程,恐怕反使新課綱適性學習的理想完全失敗。原因如下:
一、由於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有分科成績才能參加甄選,這必使得「所有學生」在高三下都在準備大考。此時不管選修課程多精彩也都無法發揮效果,反而使一些本來不需要準備考試的學生都被拉進來。這種以考試要脅學生坐在教室的方式是無法產生適性與自主學習的空間。
二、若分科考試完才甄選,這時學習歷程即使有固定的比重,多數的大學教授還是會由學測與分科的分數來決定入學。同時也會有學生多考幾科來增加機會。畢竟大考分數擺在眼前,誰又會在乎過往的努力?而這種便宜行事的情形會因為大學端需要在暑假期間辦理而更容易發生,使兩方都更依賴分數而非學習歷程。
三、即使十多年前甄選入學的學生比例仍少(包括繁星推薦)的時候,在大學中的表現就已經比那些高中讀得完整的指考生更優秀。這顯示不是「先選先贏」的結果,而是代表學習成就並不是由「教師教了多少」來決定,反而是決定於「學生學習的動機」。後者正是適性教育與自主學習所最需要保護的。
四、因此目前大學生程度的低落並不是因為沒有完整學習,而是因為沒有好的配套課程來幫助這些學生調整心態與讀書方法。筆者一直認為高中的「完整學習」應該包含對自我的認識、未來的規劃與時間管理等。這些在學期中預備甄選時就是最好的教學機會。如果是暑假才進行申請,那時誰來幫助我們學生了解自己的方向?最後還是會回到按照父母或他人眼中的校系排名來填志願。
因此,筆者雖然贊成葉炳成老師所說,大學端過去過度依賴大考的數來標定學生的好壞,而這次使用學習歷程的方式就是幫助大學端能對此有所改進。但是「先考後招」的方式反而會對此制度的設計精神產生嚴重的破壞,壓縮學生自我探索的時間(連轉換心情的暑假都沒有了),實在需要再仔細評估。
◎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本文發表於2/7/217聯合報民意論壇
圖片提供/123RF
如何分辨真假新聞?
不上大學也可以活著嗎?
仲彥家暴案看見的糾結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