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123RF
■ 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教授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衝突,面對那些得罪傷害我們的人,該如何反擊?其實,「喜樂」可以是一種反擊的選項!「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書13章7節)這是大家非常耳熟能詳的經文,如果改一個字:「『煩』事包容,『煩』事相信,『煩』事盼望,『煩』事忍耐。」也許我們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煩」事包容,面對小人的態度,決定此生的高度!
聖經中記載著耶穌跟拿但業的互動,拿但業講了一句話:「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約翰福音1章46節)耶穌卻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約翰福音1章47節)耶穌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祂能從容地面對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祂能看見你在別人眼中所沒有的優點。
大衛經歷兒子押沙龍叛變時,當時有個人名叫示每,看到大衛在逃難就乘機咒罵他。大衛卻說:「我親生的兒子尚且尋索我的性命,何況這便雅憫人呢?由他咒罵吧!因為這是耶和華吩咐他的。」(撒母耳記下16章9-11節)當大衛遭遇攻擊時,他相信這些人的存在有上帝的美意。後來,大衛反敗為勝重新奪回王位,有人提議把示每殺掉,大衛卻說:「我豈不知今日我做以色列的王嗎?」(撒母耳記下19章22節)大衛知道自己的位份,要把時間花在治理國家,而不是花時間跟小人計較,以色列王國在他手上慢慢強大起來。如果我們花時間去跟那些一天到晚酸你、捅你的人計較的話,拿什麼時間來栽培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因此,我們面對小人的態度,將決定我們此生的高度!
「煩」事相信,上帝造你,不是為了給人罵的!
「上帝造你,不是為了給人罵的!」約瑟年輕時被哥哥們賣到埃及當奴隸,還被人誣賴,被關入監牢裡,經歷被人唾罵、誣賴和誤解,後來他卻成了埃及宰相,變成一個很沉得住氣的人。上帝用祂自己的形象造我們,我們受造都有上帝美好的心意。我們被罵時一定會不開心,罵我們的人也不見得動機良善;如果上帝允許這件事發生的話,也許是上帝在塑造我們生命中的品格,使我們能成為一個更成熟的人。
「煩」事盼望,無法阻止你繼續前進的傷,都只是擦傷!
二十年前我曾經得了一個獎,而且我是那個獎創辦以來最年輕的得主。頒獎典禮當天,有位前輩走到我面前遞給我一封信,裡頭寫著批評我不配得獎的內容,甚至揚言要將這封信投書媒體。某天我收到這位前輩的電郵,他說:「批評你不配得獎那篇文章,已經在媒體上刊出了,你為什麼都不回應?」如果我要跟他打筆仗,寫信反擊回去的話,我不一定會輸。可是,當下我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來到上帝面前禱告,禱告後心中那股強烈的情緒就緩和下來了。過了十年,我在某個場合中再次遇見這位前輩,他很客氣一直跟我點頭,主動跟我交換名片。如果當年我被這位前輩的批評言論嚇到就此放棄的話,他對我所造成的傷害就會是致命傷。可是,我並沒有去理會他的酸言酸語,在我該努力的領域繼續努力,那個傷就只是擦傷。
「人生哪有不受傷,無法阻止你繼續前進的傷,都只是擦傷!」一個人所說的話會對我們造成致命傷,還是擦傷,取決於我們面對這個人的態度。然而,上帝是賜給我們盼望的神,祂會幫助我們在面對傷害時能夠不後退繼續前進,繼續做上帝要我們做的事。
「煩」事忍耐,高級的善良,是在惡者面前挺直腰桿!
杏林子在著作《生之頌》裡面,寫了一段禱詞:「主啊!我做不到,他們得罪虧欠我,要我原諒?我做不到;主啊,我做不到,他們不斷傷害我,要我忘掉?我做不到;但是我忘了,主啊!我也曾經如此對祢,我也曾經背棄祢,否認祢,遠離祢,祢都依然愛我。主啊!我願意,我願意寬恕那傷害我的人,因為祢先寬恕我。」有時候我們跟上帝的關係,就像叛逆的孩子傷到父母的心,上帝仍主動幫助我們,安慰我們,原諒我們。每次想到這一點,回想過往受傷的經歷,我們就有辦法去原諒那些曾經傷害我們的人。
但以理被擄到巴比倫面對許多逼迫和攻擊,他並沒有退縮,沒有謙讓那些好論斷、好嫉妒、好鬥爭的人,而是在那些人面前挺直腰桿,繼續做上帝要他做的事。耶穌在這個世界上都會有人討厭祂,都有人要為難祂,不要因為有人為難你,就覺得特別難過。反過來想,有人不喜歡我們,這是人生的常態,就連耶穌都沒有辦法避免。「高級的善良是在惡者面前挺直腰桿!」上帝教導我們的善良不是鄉愿式的善良,不是沒有原則的善良;我們不見得要對惡者惡言相向或以牙還牙,但是我們要懂得在惡者面前挺直腰桿。
用喜樂來回應這個世界
最後,我們一起禱告:「親愛的主,感謝祢教導我們凡(煩)事包容,凡(煩)事相信,凡(煩)事盼望,凡(煩)事忍耐。求祢幫助我們,讓我們用祢的愛去包容那些得罪傷害我們的人;求祢幫助我們,當我們受傷的時候,想到我們也曾經這樣得罪過祢,但是祢依然饒恕我們,依然愛我們,讓我們能用喜樂去回擊那些對我們不友善的人;求祢幫助我們,讓我們意識到善良是在惡者面前挺直腰桿;求祢幫助我們在這個不喜樂的時代,能夠用喜樂來回應這個世界,在這個社會上活出祢要我們活出的榜樣和樣式,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本專欄與路加傳道會網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