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溫柔地處理和說明彼此對神的經歷,即使我們永遠無法充分為這些經歷辯護。只要是真心相信的人,都有自己之所以相信,並且加以持守的理由。在這本書中,我會告訴你我持守基督教信仰的理由。然而,我得在此承認,「描述超越性」並非語言足以完全勝任的工作。話語常有失誤;即便語言的威力發揮到極致,仍顯不足。
芭芭拉‧泰勒(Barbara Brown Taylor)是當代美國頂尖的傳道人,她喜歡把語言形容為一組五十二張的撲克牌。我們可以用這組撲克牌玩許多遊戲,來努力描述神,但是最後我們擁有的仍然只是五十二張牌。但丁這位見過神祕異象的義大利中世紀大詩人,老是抱怨語言本身的限制:
唉!我的話句多麼無能,
表現我的思想多麼軟弱!
而我的思想和我的所見相比,
真可說:「微乎其微」了。
所有宗教的奧祕派都宣稱,「超越的那一位」不是我們能充分理解的。神遠遠大過我們的教義、我們的想像力、我們的詩,神甚至大過我們最神祕的經驗。保羅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因大光而失明以後,也說:「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哥林多前書十三12)。我喜愛基督教神學,相信它掌握了真理;同樣我也知道,最棒的神學仍然只是個近似值,受限於我們全然的渺小。
處在這樣渺小的狀態,其實也無妨。我們不需都成為奧祕派,捕捉到明確可感的無垠異象。大多數人只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就好了:「我們是什麼?」我們需要找到一條合理的路,繼續前行。有一首我相當喜愛的聖詩,表達了謙卑承認自己無知之後所產生的渴慕:
我不求異夢、先知的狂喜,
不求突然撕裂身上衣衫,
不求天使造訪、天空裂開;
只求除去靈魂裡的陰暗。
有什麼能給予我們亮光、除去我們的陰暗呢?而且不只在高天上某個縹緲的認知層次,連在地上也能辦到?真正的考驗都在地上。我們無法全然明白,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到什麼程度呢 ?
有人似乎擔心害怕,以為委身於一套信仰,就必須捨棄世上其他豐富誘人的事物。但是我發現,當我進入基督教信仰的亮光,我的一切並沒有被拿走,而是全都回歸它們最真實、最美好的本質。有了基督居中,萬物就結合在一起。世界復甦,活力重現,大自然欣喜地述說讚美的言語。一切受造物的苦難不再只被當成心中的幻想,或是不真實的事物,也不再只能以沮喪與失落收場;反之,有了耶穌的同在,人們變得願意懷抱希望。
人類的存在是一種深刻的美麗,當代藝術雖然撫以哀姿,但我為了那位神的緣故,能夠更溫柔地愛惜這種美,因為無論如何,是這位神托住了萬有的存在。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可欣賞的,都在基督的光中展現真實的本源和目的。
要說服你相信這一切,我完全無能為力,因為那是聖靈的工作。我只能和許多在我之前及在我身旁的人一起,為你指出光的門檻,然後說:請進。
摘自《靈性地圖:踏上基督信仰的豐盛旅程》第一章〈不只如此〉
(線上試讀)
作者:林詩卓(Debra Rien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