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1年性別平等教材的風波以來,台灣社會與教會內部因為同志議題而產生爭議更是一波接著一波,對立愈形劇烈。其實在這些檯面上動盪衝突的背後,隱藏著更多斑斑血淚的故事與對價值理念的不捨堅持。「友善交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為這些來自不同背景卻都有上帝形象的善美心靈創造和解與聆聽的空間,或許能在這些激烈對立當中,尋找那傳說中在基督裡才能實現的合一。
關懷動機與經驗分享(註一)
筆者開始關心同志議題,主要是受到2011年「真愛聯盟事件」的影響:筆者當時才發現自己對於同志朋友的個人認識過於貧乏,也未曾仔細思考信仰該如何與現代社會的多元性相連接。因此在之後的幾年間,除了持續閱讀正反雙方的書籍文章外,也儘量抽空參加相關的講座;甚至透過朋友的引介,常到台北或其他地區親自拜訪不同的團體或個人,包含從性別議題光譜的最左端到最右端(註二)。
在拜訪的過程當中,筆者常被反問,「你為什麼要關心這個議題?」因為,筆者既非同志也無同志親友,工作或服事無關法律或性別,更非教會長執或政府官員,根本不需要為此來往穿梭。但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這些總總兜不起來的關係反而使筆者成為一個沒有個人利益牽涉的「他者」,或許可以較為如實地聆聽這些不同立場的聲音。 但是在逐漸累積這些私下交流後,一些少見的面向就展現出來:
例如,異性戀者可能難以想像同志朋友從小在異樣眼光下生存的壓力、內心可能有的自我否定與掙扎、與對於感情沒有未來的孤單失落(異性戀單身者至少還可以公開尋找伴侶)。因此護家方常會以為同性性傾向只是一種引誘,卻看不到整個以異性戀為主流的社會對同志處境所不經意流露出的漠視或鄙夷。這也是為何同志運動會認為同志的需求並不只是個人性的,更需要在社會制度與教育內容上有所調整,才能對這些長久以來被忽視的生命有更多知識上的理解與情感上的同理。
從另一方面來說,由於大多數同志朋友或年輕人並未生養過孩子,因此所關注的面向比較多是個人權益的伸張而非社會文化的維護傳遞,也因此可能難體會許多家長對教育方面的擔憂:即便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實有調整空間,但目前性平教材中如「異性戀霸權」或「性別流動」等粗糙的標籤幾乎引導孩子直接否定與性別緊密聯結的傳統家庭價值。若再加上少數團體對「性」的開放性言論,就更讓他們更對性平教育內容有所質疑而強烈抵制。
但即便如此,雙方陣營卻並非都是極端對立,也都有立場相對溫和務實的成員,不願落入意識形態的對抗。但同時,他們也的確對於自己夥伴中若干較激情的表述感到不妥,只因過往的情誼與共同外敵而默默承受許多煎熬與汙名。在所有的個人拜會中,筆者最難忘的就是這些朋友對我這不速之客表達的慷慨接納與誠摯分享,也都很願意深入地討論不同的觀點與想法,表達與對方更多溝通的期待(雖然曾因此受過傷)。這都與我們常在媒體或網路上所感受到的肅殺對立氛圍完全不同。
總的來說,雙方因為自身經驗、價值理念、與關切對象的不同而對彼此不信任,甚至藉由將對方妖魔化來壓縮可能互相靠近諒解的空間。如何能增加中間溫和人士彼此的互信來和緩雙方極端語言帶給社會的撕裂創傷,開出雙方觀點之外的第三條路,逐漸就成為筆者想要尋求突破的地方。
友善交流的開始
基於以上個人性的觀察,筆者後來改以「邀請不同立場方以個人名義私下會面」的方式來促進溝通,或者能藉由「見面三分情」這種有溫度的方式來減少誤解與傳言。還記得第一次這樣的小聚會是在2013年初,參與者包括一位在同光同志長老教會中積極參與同志運動的女同(陳小恩),一位曾領導過同志運動但後來退出、進入傳統教會服事的男後同(吳英俊=韓森),並一位走出埃及的同工。當天他們都迫不急待想了解對方過往的經驗與現在的處境,並誠實表達自己的友善與顧慮。最後一起禱告結束時,小恩感動地表示這是她第一次以出櫃身分與傳統教會的弟兄姊妹一起禱告;韓森則表達這是讓他與同運朋友情感修復的開始,使其更了解他本人的想法(而非網路的傳言);而走出埃及的同工藉此澄清他們只是希望陪伴那些過得不快樂的同性戀者與其家人,而非如謠傳強迫改變他們的性傾向。(註三)
在這次聚集中,筆者深刻感受到一般人從新聞媒體或同志遊行中所得到的印象其實完全不足以反映同志面貌的多樣性與邊緣性(當然,同志基督徒也不能代表整個同志圈)。反而很多時候論戰的雙方過於注重立場與訴求,想要短時間內達陣或翻盤,卻沒有花時間關心了解身在其中的「人」。筆者因而思考或許唯有承認自己是罪人的基督徒才比較有可能聆聽彼此的聲音。這次的聚會因此就成為後來其他小型交流的雛形。
到2015年六月,我們開始擴大邀請在同志議題上有不同立場卻又願意積極溝通的基督徒參加「友善交流座談會」,希望建立一個可以和平理性對話的平台。至2017年二月已有19次聚會(平均每月一次)。現在每次人數約25-30人,但參與過的超過80人,來自十餘個不同宗派的教會與機構,也對性別議題有不同的主張或背景(見附圖)。我們當中不但有家長與同志,還有法律學者或律師、大學或神學院教授、並一些實際參與教會內外同志運動或護家運動者。因此,在這樣的多元背景下,不但沒有任何人需要妥協自己的立場,反而更可以走出同溫層,一起從更多的角度來思考相關的主題,聆聽不同的聲音,而非只有挺同或反同的二元對立。
事實上,第一次聚會前幾天,筆者與一些同工心情其實非常焦慮:畢竟當時多數的參與者彼此間完全不認識,可能還在網路上打過激烈的筆戰,深怕這難得的機會就在瞬間幻滅,完全沒想到下次聚會的可能性。還記得當天一位天主教弟兄在自我介紹時先緊張地拿出一座掛著耶穌的十字架,提醒大家如果對他所說的不滿意就看著那十字架……。事實上,後來有幾次聚會果然還是發生了些爭執(某些參與者感覺未被尊重,或是主持人的中立性被質疑),讓我們一度以為將失敗收場。但感謝上帝的憐憫,也因著若干同工的協助,後來才逐漸穩定,也使聚會內容更為豐富,討論越來越能進入核心。
在交流會現場,我們有時分組討論相關議題,有時聆聽生命故事,或者邀請不同立場的專家學者來分享(見附表,感謝他們體諒我們沒有任何經費,願主紀念),並接受現場多元背景聽眾的提問。為擴大這樣的精神,我們也曾舉辦過不同立場並存的公開對話活動(見照片與說明)。註四。總之,這聚會的目的不在於辯論輸贏,更非要推展任何挺同或反同的訴求,而是希望以信仰為基礎來建立互信,在友善的空間中學習「看見差異、尋求合一」。筆者相信這是目前教會內外所缺乏的溝通機制。例如,雖然有些參加者彼此在聖經詮釋或神學觀上有所差異,但是在其他議題上(如教會牧養與性別平等教育)還是可以有相當接近或富有建設性的看法,或許可以成為教會界未來討論相關議題時的參考,但因為篇幅有限而不於此提及。
個人省思:
基於筆者與大多數讀者都是一般傳統教會背景,以下就分享以此角度切入的個人心得與體悟。這當然無法代表交流會中其他人的看法,但或許可供未來相關討論時的參考:
1. 建立個人友誼:同志並不只是個議題,更是上帝所創造並基督所愛的人,所以我們不能只堅持某些神學理念而不關懷其處境。目前檯面上推動同志權益的組織或訴求雖然不一定能代表多數沉默隱藏的同志族群,但是教會牧長或信徒領袖如果沒有與同志有個人性的友誼交流,卻更可能在相關的討論上產生錯誤的想像或解讀。
2. 加強重視邊緣:傳統教會在強調婚姻價值與家庭優先的重要性時,需要更細膩地注意到「非典型家庭」(如單身、離婚、失婚、陸配外配等)的需要。畢竟其在社會上的比例已不再只是少數。對這些族群的關懷可以協助以中產階級為主的教會對同志有更大的包容性,也為可能的同志牧養創造出更多的友善空間。
3. 擴大主流力量:雙方都需要更多聆聽對方溫和派中美善的聲音,不能只是因為對單一議題的不同意見而全盤否定對方。例如,在目前沒有任何法律保障下,同志教會中的基督徒能委身於穩定的一對一伴侶關係已經相當不易,應該是傳統教會更多尊重體諒的對象。同理,反對同性婚姻的陣營中也有許多基督徒願意關懷包容同志的需要,只是更憂心社會道德風氣因個人主義的衝撞而瓦解。如果我們能因信仰而強化社會主流的道德力量,必能削弱極端訴求所帶來的傷害,建立一個較為健康的多元社會,為信仰的傳播預備更好的保護。
4. 尋求合一見證:「合一」不是「齊一」,必然包括若干差異。不同的教會在同志議題上雖然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或實踐方式,但仍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基要信仰與獨一的救恩之上,彼此的共同處應遠大於相異處。因此我們應該尋求跨教會間更多有效的溝通與了解,而非只有批評論斷或不相往來。畢竟在基督徒仍屬絕對少數的台灣社會,我們實在沒有分裂的本錢。反之,若能在其他事工上(如佈道宣教、信徒造就、社區關懷等)有更多的連結,會讓基督教會更展現出「信仰認同超越性別認同」的整體格局,也讓更多同志朋友能在不同的牧養方式中認識救主基督。
5. 跨越世代溝通:教會目前所面對的並不只是外在的挑戰,可能更多會來自內部青年世代的質疑,畢竟後者成長在一個社會與校園風氣更為開放的時代。所以我們應以更開放的心態聆聽年輕世代的感受,一起面對來自社會的挑戰。若能處理得當,這反而會培育出更能面對未來社會的的下一代屬靈領袖,為教會帶來復新的契機。
6. 建立對話平台:神學院的老師與專業基督徒應在推動教會與社會的對話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但也這需要教會牧長的支持,鼓勵一般信徒多加了解(而非誤信轉傳可能是錯誤的訊息)。類似友善交流座談會的模式也可以應用於其他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如政治僵局、所得分配或教育改革等),作為基督教會在這多元社會中實踐公共參與的機制之一。
7. 發展公共神學:未來教會整體所承受的挑戰絕非只有同志相關的議題,會有更多來自世俗價值觀的各方面挑戰。華人基督徒該如何跨出教會來面對多元社會的現實,是需要公共神學的長期發展才能逐漸落實。如果只是把社會變遷妖魔化或以為成立政黨就能解決,我們反而會把信仰封閉於高牆之內,失去見證福音的能力。
結語
雖然這個友善交流會至今才一年半,面對社會在同志議題上的急遽的變化實在談不上有甚麼影響力,未來也還在持續摸索。但我們至少證明了一件事,就是在基督耶穌的信仰上,不同立場的基督徒的確是可以有和平對話的空間,讓彼此不只是在論述與觀點上交鋒,也在基督的恩典裡學習聆聽與同理。
不可諱言的,這過程中筆者最遺憾的就是有幾位好友因為對交流會的理念不同而淡出,也曾受到教會牧者的質疑或若干同志朋友的冷漠以對。但筆者仍然相信基督耶穌的十字架不但使世人與上帝和好,更是讓祂的兒女彼此和好:「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2:14-15) 如果未來真能有一個建立於基督信仰的穩定對話平台,相信必能幫助基督徒更知道如何走入這破碎迷惘的多元化社會,為各種爭議問題或對立冤仇提供一個可以謙卑和解甚至彌補修復的機會,見證基督耶穌的恩典與榮耀!求主憐憫。
註一:鑒於同志議題在教會內外已有許多豐富嚴肅的辯論,筆者希望這篇文章能先儘量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表達一般論述不容易貼近的感受。但此議題畢竟已經造成許多衝突對立,若不慎讓讀者感到不舒服,還請原諒並直接與筆者聯絡表達。
註二:筆者這幾年所接觸過國內外關注性別議題的正反他方團體(或其成員)近三十個,拜訪不下百次。但此處就不列出以免為這些朋友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註三:本文初稿經前兩位閱讀後同意公開其名。
註四:友善交流會是邀請制,並未對外公開報名。若因本文而有興趣參加者請直接與筆者聯繫。
作者:王道維,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與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目前亦為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並清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除校內的教學研究與服務外,校外亦積極關切同志議題與高等教育相關議題,但私下卻更喜歡哲學、文學與藝術相關的學習。對基督教思想與社會文化間的對話有不自量力的負擔,希望從信仰的角度發展更完整的基督教人文精神。相關文章可見於個人的部落格(http://blog.udn.com/dawweiwang)。
附圖:友善交流會的成員背景
附表:友善交流會的歷次主題。除已徵得同意的陳小恩與吳英俊以外,其他的生命故事分享者就不列其名而僅補充背景。
●本文摘自校園雜誌2017/3、4月號【消失的性別界限】
電子版試讀下載 https://shop.campus.org.tw/cm/ebooks/EVAL/201704Eval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