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就是大 -為什麼耶穌偏愛芥菜種大小的組織?

【作者:聶大衛(David Neff)越過急澗山嵐 2013.04.28


她的名字叫柴勒特(Sangduen Chailert)。不過每個人都叫她「妮卡」(Lek)。她長得小小的,而「妮卡」這個字,在她的母語泰國話中,也正是「小」的意思。不過,妮卡卻是個意志非常堅定的人,她懷抱著夢想,要大大地改變世界。好玩的是,儘管連名字都叫做「小」,妮卡的工作卻和一種非常龐大的動物有關。沒錯,就是大象。去年秋天,當我和太太陪著孫子們到泰國度假時,就與她有過一次非常愉快的會面。

在妮卡的大象自然公園裡,這種龐大的動物不會為遊客表演把戲,也不提供乘坐服務,因為絕大多數的大象,都曾遭到前任飼主虐待。而這座自然公園,給了大象們一個復原的機會,重新活出神創造時的心意。

距古泰國首都清邁約六十公里的地方,有個山丘,妮卡就在那裡照顧約二十四頭的大象。她所接手的第一個任務,是隻成了孤兒的象寶寶。這隻象寶寶的媽媽,為偷吃了農作物而被當地的農夫獵殺。妮卡收養了還是小嬰孩的貞美,用個非常大的奶瓶來餵牠。

每一隻妮卡的大象,都有一則故事。幾乎所有的大象都從生命邊緣被拯救回來:有的是身體受到不人道的虐待,有的快要餓死;牠們不是被輕忽對待,就是天天過度工作。從數個世紀以前,人類開始用一種名叫「伐枷」(phajaan,意即「壓碎」)的訓練方式來馴化這些泰國象,類似的虐待層出不窮。年輕的象群們被鎖鍊栓進一個堅固的牢籠裡,外面的人再用各種銳利的器具,朝牠們身上或戳或砍,直到牠們的精神近乎崩潰。這種對待的方式太過粗暴,以至於只有不到一半的大象能夠存活下來。而好不容易存活的大象,又會因疾病和其他的危險不斷死亡。事實上,有些大象甚至會踩在自己的象鼻上面,藉著無法呼吸企圖自殺。

妮卡想要說服泰國人相信,他們可以有更溫和的方式訓練大象。她開始在媒體上曝光,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更為她做了一系列專題報導,並且拍成紀錄影片。但是妮卡的主張,並未受到當權者的歡迎,因為有許多人正從訓練大象的粗暴方式中謀取利益。妮卡的生命開始受到威脅,有一天夜裡,她的對手偷偷潛進大象公園,毒殺了象寶寶貞美。那隻年輕的大象,就死在妮卡的懷中。如今,妮卡經常改變她的生活作息,每天晚上都住在不同的地方,以保護自身的安全。

「小」的好處

有好些原因,驅使我把妮卡的故事告訴身邊的朋友。首先,是我受到她的決心和委身所激勵,就像她曾為另一隻象寶寶取名叫「希望」一樣,她自己正是「希望」的寫照。不過,我會向人提起妮卡,還有另外一個理由,儘管她是個佛教徒,她的生命卻非常符合基督教牧養工作的意涵。她的名字叫「小」,但是她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她的生命光輝卻是非常偉大。

幾個月前,我在芝加哥與「以馬忤斯事奉中心」(Emmaus Ministry)的幾位負責人碰面,想要了解他們在「風城」(Windy City,芝加哥的別稱)街頭上所從事的男妓關懷工作。當我與該機構的創辦人葛約翰(John Green),以及發展部主任崔艾咪(Amy Tracy)共進午餐時,我們都發現彼此的談話,始終圍繞著「小就是大」這個主題。像「以馬忤斯事奉中心」這種基層機構,能有那麼偉大的成就,有一部分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很小,能做那些內部成員都能高度委身的小機構才能做的事。

我欽佩那些大型的事工。在我工作的《今日基督教雜誌》,我們也經常報導這些大型的事工,像是「世界展望會」、「救世軍」(Salvation),以及「美南浸信會海外宣教部」(Southern Baptist North American Mission Board)。這些大型機構都有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夠兼負起各種龐大的計畫,四處遞送物資,滿足需要。卡崔娜颶風過後,救世軍和美南浸信會海外宣教部就攜手合作,派出許許多多的救援小組,運送大量的援助物資進入災區。他們的經驗,也為其他類似團體提供了可資學習的專業技術,讓這些團體能夠援助更多遭到颶風破壞的地區。到了當年的九月底,美南浸信會海外宣教部總計已提供了五百一十萬份的熱食給卡崔娜受災者。那真是驚人的能力。

不過到了街頭,這些大型的機構也需要發展一些小而注重關係的事工。唯有如此,才能和「以馬忤斯事奉中心」這樣小而獨立的機構一樣,在龐大組織不容易觸及的地方,每天陪伴不幸的人們。這些人遭逢的是生命的「颶風」:精神分裂症、性傳染病、酒癮、家庭功能失調、貧窮與遭性侵害。想要幫助這些人,同樣需要非常專業的能力,例如:異象遠景、全然委身,以及過人的膽量,所以唯有特別看重彼此支援的小型機構,才能有效提供最好的幫助。小型的機構因為夠小,所以可以避開當前社會最受歡迎的「企業觀點」,或是把事情過度簡化卻以為自己很「務實」的思考模式;也因此,受到小型機構吸引,願意投身其中的人有個共同點,他們都願意相信,再怎麼不可能的事情,終究會有成功的一天。

此外,小型教會也能從許多方面,提供小型教會獨有的親切感,服事、滋養、挽救有需要的人。的確,大教會有足夠的能力推動「重大」革新,也較能掌握社會的趨勢脈動,並能為某些特殊的對象,成立專門的部門;不過,規模較小的教會,卻有一個優勢。

費大衛在他的新書《最大的放棄》(The Great Giveaway)中談到,福音派常常在不經意中,就認同並複製那些能夠吸引大量群眾的教會和事工。他也提到福音派的「數字文化」,讓我們看到,這樣的文化其實是學自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概念,注重有效率的產出,卻與福音的內涵頗有出入。

「小」真的有什麼好處?費大衛的確如此認為。他寫道:「我們該問的問題是,假如一個地方性的基督身體(即教會),最核心的工作應該是幫助那些初信者逐漸成熟,成為基督真正的門徒,進而能夠參與在祂想藉由教會成就的救贖事工當中。那麼,什麼樣的組織架構對這個工作的幫助最大呢?……一旦我們能夠了解,在培養每一位剛決志的人這件事上,一個教會的事工品質遠比其人數多寡來得重要,我們就不會再把一個教會夠不夠大,視為有意義的事了。」

有哪些事情,會需要小型教會所特有的緊密關係取向呢?費大衛列出的事情包括:「作為基督的身體,我們需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弗四15),把一切的事情都帶進光明中檢驗(弗五8-13);彼此同心解決紛爭並互相饒恕(太十八15-17),也一起尋求神的引導做出決定(太十八18-20);我們分享自己的屬靈恩賜,讓每個肢體都得造就(林前十二、十四;羅十二3-8;弗四11-13;彼前四10-11);彼此認罪,為病得醫治互相代求(雅五14-16);並聚集一起,在神的同在中敬拜,守主的聖餐(林前十一)。」

「是上述這些行動,讓教會成為基督的身體。」費大衛寫道。然而,「這些核心的工作,需要人與人之間緊密的關係;而想要更大更有效率的組織模式,則會破壞這種關係。」

一隻綿羊的價值

與「以馬忤斯事奉中心」領導團隊的一席談,提醒了我開始思考耶穌的幾個教導。在這些教導中,耶穌實際上就是在說「小就是大」。例如耶穌在談到神的國度時,便經常使用一些很小的事物來比喻說明。且讓我們一同看看這些比喻。

首先,神的國就像一顆芥菜種,「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太十三32;參:可四32,路十三19)

其次,神的國好比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路十三21;參:太十三33)

第三,神就像個牧羊人,雖然他的羊群百分之九十九都安然無恙,還是會出去尋找那失去的一隻羊。耶穌告訴我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十五7)

第四,神就像一位婦人,找著了她丟掉的一塊錢。再一次,耶穌說:「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十五10)

第五,神的國是屬於小孩的。當門徒想打發那些帶著小孩來見祂的人時,耶穌「看見就惱怒」。「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耶穌說:「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可十13-16;參:太十九13-14,路十八15-17,太十42)

耶穌所說關於天國和小小事物的比喻,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好比那則芥菜種將長成大樹的比喻,便教導我們: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很可能最後會帶來豐盛的祝福。與妮卡在泰國會面後的幾天,我們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亞洲版」(CNN Asia)聽到黑人人權鬥士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過世的消息。想想看,當初她那拒絕讓座給白人的小小行動,後來是如何地開花結果,帶給美國一次偉大而傳頌於世的改革。

許多教會和基層福音機構都從小地方開始,可是正是這些小地方,往往能夠為那些被服事者的生命,帶來非常大的祝福。要知道,對某些人來說,有些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就算只是辦到一件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動作,很可能都是一種成功。當我問「以馬忤斯事奉中心」的葛約翰,如何界定成功,他告訴我,當他們所服事的人──在生命當中頭一次──將自己的行為選擇,與所經歷的不良後果連上關係,那就是成功。這是小事情,卻能導向大祝福,神國的運行經常如此。

而耶穌那個麵團裡有麵酵的比喻,則要教導我們,神的工作常常在隱而未見的地方開始。小型事工服事的對象,對大多數人來說,很可能都是看不見的一群;以「以馬忤斯事奉中心」為例,許多接受關懷的人是男妓,這些人甚至不曾出現在許許多多基督徒的視線邊緣。然而,相較於那些能被基督徒「看見」的市民,這些男妓生命所發生的轉變,一樣很重要,也許更重要!神的國正以看不見的方式在運行。

至於牧羊人尋找唯一走失的羊,而把其他九十九隻羊留在羊圈裡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個體」的價值。除此之外,這則故事也告訴我們,與讓「已得救的人平安」相比,幫助「迷失的人得到拯救」更能帶來真正的喜樂。毫無疑問地,小規模的事工機構,以及小型的教會,堅信「個體」的價值。現代人所謂的價值,是講求效率──用最少的投資獲取最大利益──與耶穌所教導有關個體價值的原則,根本就是南轅北轍。正是耶穌的原則,讓許許多多艱辛從事街頭工作的人,能夠備受鼓舞,在喜樂當中,帶著忍耐、盼望與禱告,等候工作終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從耶穌和小孩的故事,我們也可以學到兩件事:其一,這故事告訴我們,上帝渴望使用「謙卑」這種品德為磚頭,來建造屬天的國度;其二則是教導我們,任何想要領受神國的人,都必須明白一種我姑且稱之為「小而美」的態度;特別是那些在小型教會與機構服事的人,更是必須堅信這一點。儘管很多傳統的門徒或學生福音機構,是以校園裡優秀且頗有影響力的學生為主要目標,希望藉著這群學生領袖的決志,帶出倍增的果效;可是,仍有不少小規模的事工機構與教會認為,使徒保羅所說「世界上的汙穢」(譯按:原作者此處應指哥林多前書四章13節),才是他們追求的目標。況且,在保羅眼中,教會本就是由一群「世界上的汙穢」所組成的。

神不需鎂光燈

我常常會想起妮卡,思考「小就是大」的真理,如何在這樣一位身材嬌小的大象女孩身上流露出來。不過,類似的課程,不是非得去泰國的農村才學得到。就在你居住的城市鄉鎮裡,透過那些小規模的福音機構與教會,神豐盛的祝福,正從微小的地方開始。在神眼中,冒險拯救「一個」失喪者的價值,是高於維持組織安定的;一個人被拯救,整個天堂都要為之慶賀。

神希望是由明白「小而美」道理的人,來承受祂的國度,而不是那些想幫神搞個全球性計畫的人;神喜歡從隱蔽的地方開始祂的工作,因為在祂有滿滿的驚喜。除了少數的例子中,神會透過傳媒讓世人認識祂謙卑的僕人;大多數時候,神並不強求使用媒體,神絕不會為了展示自己的成就,就廣邀名流,找來一堆明星辦慶祝晚會;神展開工作的地方,往往沒有閃個不停的鎂光燈。

曾有個睿智的主教,用「不從小事著手,根本無從著手」這句話,作為自己服事時的座右銘。神賜下各式各樣看似渺小的機會,並且呼召祂真誠的子民扛起挑戰,最終我們將為著其中出乎意外的祝福,滿心地讚美和感謝。

作者簡介:聶大衛(David Neff)是《今日基督教雜誌》的編輯,這篇文章取材自他在芝加哥「以馬忤斯事奉中心」(www.streets.org)募款晚會的演講。在1999年的《今日基督教雜誌》,以及2000年的《今日基督徒》(Today's Chritian)中,都有關於「以馬忤斯事奉中心」的報導,歡迎至www.christianitytoday.com的網站查詢。

(譯自Christianity Today,February 2006 /譯者:鄭漢光、李翊萍、應仁祥。全文轉載自校園雜誌2006年11.12月號)

本專欄與《校園出版社《書饗》校園雜誌》合作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