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父親下班回到家,看見客廳一團亂,兩個小孩還在吵架,就大聲喝止說:「吵什麼?」小孩頓時安靜下來,卻聽見媽媽在廚房裡回答說:「炒空心菜啦!」這一說,家人笑翻了。
父親、母親、一家人之間,彼此如何相處互動,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包括正面的和負面的。有小學老師屢次接獲報告,某小朋友會用拳頭敲同學頭部。老師後來發現,這是他父親對待他的方式。
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
有一次,我見到我孩子發脾氣的樣子,簡直就是我自己的翻版,也才警覺到:發脾氣,要節制,千萬別失控。後來我也學到:你若不控制好你的脾氣,脾氣會倒過來控制你。我們若把最負面的情緒反映給最親密的家人看,實在缺乏智慧,傷到家人,也傷到自己。聖經說:「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各書一章19節),這節經文可以成為我們發脾氣時求助的「119」。
一般理論把孩子的叛逆期定為13-18歲(teenagers)。當然有的提早,有的延後或更長;有的叛逆期不很明顯,有的會搞得全家不寧,雞飛狗跳。
有專家說:「這段時期,說他是小孩,已太大;說他是大人,還太早。」在身體上,正在「轉大人」,但是心理是掙扎期,自以為知識、心智已長大成熟,不要人管。
好像一個中學籃球隊員說:「我打了三年籃球,我可以去打NBA了!」所以有人說,叛逆期像感冒,或像颱風過境,能平安度過就好。此外,歐美教育專家認為用體罰方式管教,到十三歲為止,應有參考價值。
我們為人父母,也不能以為生了孩子,就知道怎樣教孩子,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愛怎麼教,是我家的事。
現今外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不佳,更須努力學習保護一家人的堡壘。不妨謙卑下來,給自己打55分,還有5分若能到位: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就有60分及格;並且還能獲贈「五千萬」,且聽以下道來。
第一分是「心到」:包括「細心、關心、甜心」。
「細心」觀察孩子身體的變化,尤其女生的生理期是不是已經開始,教導她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污穢,是神聖的。又如注意孩子的生日,買個蛋糕給他驚 喜,全家給壽星愛的抱抱。「關心」孩子的生活所需,肚子是不是餓了?是不是需要一雙新的鞋子,關心功課的難處,不要一味只問考試分數。
「甜心」則是常常鼓勵孩子的好表現,謝謝他幫忙家務事,養成家人擁抱的習慣,出門時說:Bye bye! I love you!雖然華人傳統文化不習慣,但是FAMILY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媽我愛你)。
說到這裡,第一個千萬是:千萬別說:「我真是死了心!早知道,生出來就…」小孩若回嗆說:「現在還來得及啊。」父母會下不了台,所以千萬別如此說。
第二分是「眼到」:包括「注視孩子眼睛、微笑、叫小名」。
在溝通技巧的訓練上,當甲、乙的坐姿背對背來講話,雙方都會覺得效果很差;改為面對面,但是眼神看對方腳尖,效果也不好;改為看著對方眼睛,效果好多了;再加上微笑或點頭,就更自然了。叫孩子的小名親切,連名帶姓的叫法缺乏親切感。
第二個千萬是:千萬別惡狠狠地瞪眼,孩子可能因為嚇到而不敢再做或再說…,但同時也傷很大、很久。(如果在管教上,瞪一眼,孩子會識趣的,另當別論。)
第三分是「耳到」。包括「傾聽、點頭、複述」。
請看「聽」字的構造:耳朵做王,十四加一個心,是不是要很專心?專家說:「要孩子聽話,先聽孩子說話。」
「點頭」,不是點頭之交,是表示我在意、我在聽。複述孩子說話的感受,對偏理性的孩子多說:「沒錯,我懂你的意思。」對偏感性的孩子多說:「我瞭解你的感覺!」
通常大部分人在抱怨或訴苦時,只需要一個情緒出口,「有人聽,就okay了」,不見得要人給意見。可惜大部分人「好為人師」,不等對方講完就給意見。
聽的人如果真的要給,不妨先問:「我可以給個建議嗎?」孩子看父母專心聽她說話,也才學會專心聽父母說話。
第三個千萬是,千萬別「左耳進、右耳出」,孩子若感覺不受尊重,可能爆出節外生枝。(若是如此,父母最好道歉:對不起,我沒專心聽。再把話題拉回。)
第四分是「口到」。包括「稱讚、鼓勵、道歉」。
台灣人見面習慣以「嫌話」開始,常把氣氛搞壞,例如對小孩說:「你怎麼變胖了?」「你怎麼長不高?」。
其實,「囝仔人吃褒(bo)」,這句台語意思是用讚美和鼓勵教導小孩子很管用。大人也一樣,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適當的讚美我一下,我就可以快樂三個禮拜。」讚美不花錢,何樂而不為?稱讚孩子「你很棒!」最好能具體指出,效果更好。
循循善誘要時間
孩子遇到挫折,鼓勵加油遠勝於責備。如果孩子的數學或英文不行,責備之前,想想你自己當學生的時候又如何?有一個母親接到學校老師的紙條,說:「你的孩子無藥可救。」她回紙條說:「你們不懂我的孩子,我自己教。」這個孩子名叫愛迪生。
對孩子說道歉的話很難,肇因於威權的文化習慣和面子掛不住,但是父母不犯錯嗎?犯錯不會說「對不起」,孩子從父母身上若學不到,要去哪裡學呀?
第四個千萬是,千萬別碎碎唸。如果孩子已經發火說:「不要再碎碎唸!」父母像消防隊,不能以火滅火,先閉嘴吧,等孩子冷卻之後,再來溝通。循循善誘需要時間,不爭一時,爭千秋。也是給孩子樹立退讓或忍耐的模範。
第五分是「手到」。包括「擊掌、拍背、愛的抱抱」。
動物和人類天生都有身體互相觸摸的需要,在英文叫 safe touch(安全觸摸),感覺被接納、被鼓勵、被愛。在我們的文化,孩子小的時候,接受大量的「抱緊緊」、「惜命命」,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少觸摸,甚至只剩下打手心。
對待自己的孩子,「手到」可以擊掌說Give me 5!拍拍背、撘搭肩、摸摸頭,愛的抱抱。如果做父親的給孩子當馬騎或玩摔跤,再好不過,會讓孩子喜歡回家。
而第五個千萬是,千萬別打耳光,這是莫大的傷害,孩子有可能恨你一輩子,萬一打傷聽力,自己後悔一輩子。如果不幸打了,多道歉幾次吧,孩子應該會原諒你的。這是我的經驗談。
有一個教育心理學教授,坐飛機往佛羅里達州演講。隔壁坐一個老太太,說她去波士頓兩個禮拜探望6個孩子,28個孫子和曾孫。然後她問教授的職業,教授據實以告,並且預期自己可以提供她免費的親子教育諮詢。沒想到,這個老太太身體往後一躺,說:「如果你有什麼問題,儘管問我。」
這是個真實故事,而教授願意說出來,表示他是個有雅量、自信、具有幽默感的人。
家人之間 笑聲多一點
家人之間,培養幽默感,能夠相互開玩笑或分享乾淨笑話(clean jokes),讓家中笑聲多一點,吵架聲少一點,就可以得到65分,之後每多學一點,進步5分。事實上有一天,當我們得到滿分,學會如何管教孩子的時候,已經沒有孩子可管了,作父母的當珍惜親子相處的時間。
在基督信仰,身為天父的上帝很看重家庭與親子關係。我們常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是家家也有一本要唸的經─聖經。在著名的〈十誡〉中,第五條是:「要孝敬父母,好使你在我要賜給你的土地上享長壽。」這是多麼寶貴又帶應許的誡命。聖經又認為:「兒女是耶和華上帝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篇一二七篇3節)生兒育女是上帝託付的責任;不是「苦命」,更不是「孽障」。
近期商業週刊,報導兩個高中名校同學,如今事業有成,一個不敢生孩子,一個生了四個。前者問:「每生一個要花一兩百萬吧?」後者說:「要,但一千萬買不到!」
聖經的智慧書《箴言》廿二章6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只是這個當行的道,父母必須先上道。我們一起加油,也願上帝賜福我們每一個家庭。
about 【家庭之歌】專欄主要寫手:蔡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