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田懸崖(Maeda Escarpment),是沖繩島的最高點,又稱鋼鋸嶺,也就是梅爾‧吉勃遜新作《血染鋼鋸嶺》裡的戰事地點。誠如吉勃遜所說,他並沒有把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T. Doss)的故事全部如實呈現,因為有些故事細節太過英雄本色,怕若照實拍,反倒被誤會是好萊塢加料。而我,為怕大家局限在《血染鋼鋸嶺》劇情給的既定印象,才使用鋼鋸嶺的當地名稱「前田懸崖」,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更深入認識道斯這個人。
時代背景
細說故事之前,先稍微了解沖繩島的背景。日本在十九世紀中末期強佔沖繩島,當作殖民地統治。及至如今,多數當地居民仍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
當年美軍攻打沖繩島之前,日本軍人在村莊百姓面前,故意強暴當地婦女,並告之美軍就是如此野蠻,種下恐懼,要他們全民抗暴。所以,美軍攻打沖繩島時,不但要與日軍對敵,還要受當地人(包括男女老少)的攻擊。不但如此,因著日本人的欺謊,有些沖繩人絕望地把自己的家人推下懸崖並跳崖自殺。曾看過記錄片訪問老兵回憶那場戰爭,提到有當地婦女把竹子削尖,半夜摸上來刺殺美軍,他們不得已只好還擊。不少老兵提說沖繩島戰役時,還全身發抖,這些血淋淋的慘事跟著他們幾十年,不曾離開過。
沖繩島戰役死傷慘重。美日兩軍傷亡總人數,約是沖繩百姓傷亡人數(大約十五萬人)。一位第77步兵師的老兵說自己剛踏上沖繩島時,面對的不是日本兵,而是屍橫遍野,以及一車車的死人──都是自己人,是先來的第96步兵師同袍。一個疊一個,彷彿堆貨一樣。雨下個不停,滿地是血泥,並且至少有200碼都走在血泊中。他自述至今還會作惡夢,夢到那時景象。
前田懸崖戰事
道斯就是屬於第77步兵師。當時他們到沖繩島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拿下前田懸崖。前田懸崖是沖繩島的制高點,可俯瞰全島。這場仗很難打。要曉得,日本人佔據沖繩島已經很久,在前田懸崖制高點上挖了許多地道和坑道,而且地道可往下有二到三層樓高──這是美軍後來才曉得的。
那時的戰局陷入膠著。往往白天時,美軍佔領前田懸崖頂,而日軍躲在地底坑洞中;然後天一黑,日軍就借地勢摸哨突襲,美軍防不勝防,又失去陣地。據說這樣子來來回回的,77步兵師在七天內就撤退了九次。
不但如此,日本人打輸了還會舉白旗,假意投降,然後出其不意丟手榴彈。一位美軍中校承認自己不得已只好下令,凡日軍舉白旗若距離過近,殺無赦,以保護弟兄的性命。除此之外,日本人狙擊手還愛瞄準醫護兵,為的是可以打擊軍心。所以,道斯一上戰場,就學會把紅十字鋼盔和手臂十字布條取下來,免得變成狙擊手的標靶。
戰場不殺敵的另類英勇
道斯沒有攜帶任何武器上戰場,卻得到軍人最高榮譽的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主要是因為在前田懸崖一場激烈戰役中美軍撤退陣地時,他仍待在陣地,一個人獨力把戰友一個個拖離戰場,把他們垂吊下前田懸崖,因為他曉得若把受傷戰友們留在那裡,日本軍人會出來把他們一個個殺了,或凌遲致死。當然啦,他還拿到表揚英勇功績的銅星勳章(Bronze Star),以及因戰受傷的紫心勳章(Purple Heart)。
根據軍中資料記錄,那一天道斯從前田懸崖救了75人。這背後還有個小插曲,就是他的長官說自己帶兵上嶺有155人,但只有55人靠自己安全撤退,其餘都是道斯救回來的,所以應該是100人,但道斯謙卑堅持,沒那麼多人,頂多50人。所以後來折中,把人數平均,才有75人這個數字。
道斯為什麼沒有像其他醫務兵攜帶武器上戰場呢?因為他嚴守十誡「不可殺人」誡命,當初受訓期,為了堅持這個信念,他還差一點被踢出軍隊。有些人把他歸類於「良心反對者」(Conscience Objector),也就是為了個人宗教信仰,反戰拒絕服役。
其實不然。在戰事初發時,他原本在造船廠任職,而民間造船廠被收編造軍艦。他的老闆主動要留住他,讓他用造船的工作代替入伍服役,但他拒絕了,足見他不是反戰的「良心反對者」。為了公義和仁愛,他堅持要入伍,但同時堅守十誠。他自稱是「良心配合者」(Conscience Cooperator),也就是願意本著良心,在堅守信仰前提下,配合加入戰事。這個名稱確切描述出他加入軍隊的動機。
英勇行徑背後的奇蹟
請不要以為他是在日本人熄火時,趁著月黑風高,把人救回來的。在那場悲壯戰役中,同袍們聽令退守,而道斯一人獨留前田懸崖上救人,從頭到尾有十二小時之久。在山嶺下的其他軍人同袍說,仍然聽見懸崖上子彈飛來飛去的聲音。道斯從最靠近他的受傷戰友開始救援,有的遠到125碼外,他一個個把他們拖到懸崖邊,用繩子綁住,把他們垂放下去的。但不曉得怎麼回事,並沒有日本兵結隊出來攻擊他,更沒有子彈打到他。
戰後有宣教士去沖繩島,講述道斯救人的故事時,當場有位日本男士說自己曾在戰役時,遇見一個美國士兵救人,是在他的射程內,但他的槍卡住,試了好多次,就是沒辦法開槍,大概那人就是道斯。而對道斯來說,他認定這一切完全是上帝的大能保守,並且他的隊友們也都如是想。
不少勇士是因著突發事件而有英勇行徑,一戰成名;但道斯並不是只有在沖繩島戰役,才如此英勇的。去沖繩島前,他的部隊曾在關島(Guam)和雷伊泰灣(Leyte)打仗。他也是絲毫不考慮自己的危險,去救助自己的同袍。曾有一次,一位戰友受傷了,而倒下的位置就在日本狙擊手的射程內。道斯執意要去把他救回來,旁邊的士兵都說他瘋了,還把那日本狙擊手的位置指給他,警告他這是損兵賠將的作法,但他還是堅持要去。奇怪的很,那日本兵一顆子彈也沒發。
還有在攻擊前田懸崖時,因為每回上下攻撤不便,需要有人爬上懸崖去架設海軍網梯,作為梯子。這是極為危險且重要的任務,因為會暴露在日本士兵的槍炮射程內。道斯和另二位同袍一起志願去架設。有意思的是,在道斯架設梯子時,日本兵一顆子彈也沒發,他在嶺上還應某戰地記者要求拍了張照片。然而,一等他下來,槍聲又響起。
這一切,除了歸於神的奇妙保護作為外,實在找不出任何的解釋。
義人的禱告
攻頂戰事的奇事,還不止這一樁呢!在這場激烈戰事的前幾天,他們受命要進攻,道斯向帶隊長官建議出兵前先禱告。他原本想要士兵們為自己個人禱告,因為不曉得上戰場後自己是生或死,所以要與上帝有和好的關係。但沒想到長官要他為大家代禱,他就聽命祈禱:「親愛的主,請今天祝福我們。請你與隊長同在,並且幫助他下達正確命令,因為我們的生命在他手中。幫助我們每個人都能謹慎安全,好叫我們可以活著回來。還有主,請幫助我們每個人在爬上去之前,與你和好。謝謝主,阿們!」
結果當天戰事,他們那一中隊摧毀了八、九個日本人碉堡,並且大家平安無事,只有一個人受傷,是被石頭打到手的。就當時慘烈的戰事來說,那天的情況是絕無僅有的。沒多久,這事傳到總部,有人開玩笑說是他們中隊八成攻錯山嶺。同袍們一致認為,這全是因為道斯的禱告所致。神不只保護道斯的安全,並且也聆聽他的禱告,保護眾人。
不禁想起聖經說:「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雅各書五16下-18)在眾同袍眼中,道斯是一位義人。
可嘆的是,他們原可以繼續經歷這樣的神蹟,但是幾天後,他們又要攻頂,道斯再次要求禱告(不是由原先長官帶隊),卻被拒絕了。而那天他們死傷慘重──就在那天,道斯獨自留在前田懸崖上救護傷兵。
據說那天他一人在嶺上獨力救人整整十二小時,也就是平均十多分鐘一個人。他怎麼速度會那麼快呢?他的解釋是,全是上帝的作為,他每救一個人,就禱告:「主啊,幫助我再找到一個(傷兵)。」並且,他還說自己那天在前田懸崖上,一面救人,一面不住禱告。
戰火中的平安
曾接受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T. Doss)救護的一位士兵說,道斯在戰場上十分冷靜,他的冷靜安慰了他們。在戰場上救人有一個不言明的規矩,就是總要先救助受傷輕者,提高存活率,但是道斯總是不管眼前的人受傷有多嚴重,只要活著有一口氣,一律救治。甚至,他的同袍在日軍身上也看到美軍的紗布,猜想是道斯做的。道斯堅持救治理由是,每個人都有親人等著他回家。
道斯曾分享一事件,發生在加入戰爭初期。某天,他從戰場上救了二位士兵,一個是腿中槍,另一個腸子都流出來。一般情況,醫務兵會先救前者,因為傷得輕,但他先救後者,死馬當活馬醫。他把那人的腸子塞回去,再用紗布塞住,把他扛到安全區,再回去把另一位腿中槍者揹回去。隔兩天,他去戰地醫院探問傷者狀況,期待可能聽到前者死亡的消息,但醫官告訴他,前者開刀後結果不錯(聽說那人還活到七十多歲),但後者死亡。他說怎麼可能呢?醫官回答,可能的解釋是後者被嚇死的。這個事件更是讓他定意,無論傷勢狀況如何,一律都要救。
我總認為戰友口中他的那份冷靜,是從他內心有基督作主而散發出的平安。不過在戰場上,他的心並不是平靜如鏡,而是痛苦地一再面對死亡。他曾提到一位猶太人裔戰友賀博‧雪希特(Herb Schechter)。每回前線有傷兵需要幫助,他總是志願和道斯一起去,因為他是預定論者(predestination),相信人生死有命。雪希特是在雷伊泰灣戰役救傷時,被日本狙擊手擊中頭部死亡。他的死亡對道斯打擊很大。
然而,細思雪希特在戰場上不顧自身危險救人,正是信念影響行為的好例子。當我們面對危難而心生懼怕時,不妨自問:「我信的是什麼?」這也許是澄清我們信仰,助我們攀上信心高峰的好時機。
不過,道斯的勇敢並不是基於預定論的信念。有人問他在戰場上有過絲毫害怕嗎?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他指出照聖經說,孝順父母可以在世長壽,而他一向孝順父母,並且沒有做任何違背神心意的事,所以他確信自己一定可以活著回去,只是頂多可能會受傷。道斯的勇敢和內心深不可測的平安,乃是基於他對上帝話語的信任。他的確長壽,活到87歲。
安息日上戰場
在他前田懸崖英勇救助事件後沒幾天,美軍決定要發動最終攻擊,因為拉鋸戰太久,不能再拖下去。但是,那一天恰逢安息日,而道斯是他們中隊惟一的醫務兵。他的長官詢問他,是否願意一起上戰場?他答應,但是要求要禱告讀經完再去。
他們的直屬長官都同意,就這樣大家等他讀完聖經,才發動攻擊。他的同袍們都不反對,事實上能晚上戰場十分鐘都是好的。那天戰事猛烈,而他們的確拿下前田懸崖,而道斯不但救護自己中隊,連隔壁中隊的人也都救護。
有人認為他這天上戰場是妥協信仰,其實不是。他回答:「安息日的意義是救人,不是宗教規條。」還記得兩千年前,救主耶穌不是說得很清楚,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可二27上),並且祂不也在安息日醫治趕鬼(參:可一21-28, 29-31;約五5-19, 九4-16)嗎?道斯正是效法耶穌榜樣。
從戰事中出場
道斯在戰場上並沒有再待太久。大約二週後,在另一場戰役中,為了保命,他用腳踢開手榴彈,受了傷,旁邊還有另一名戰友是肩膀受傷。因為當時身在日本人佔領區,所以道斯用剷子把洞挖寬一點,好能躲避兩人。一夜過去,道斯覺得自己失了不少血,到天亮,他驚見自己昨晚只差幾吋就會挖到未爆彈。顯然,上帝又救了他的一命。他滿心感恩。
他們一共等了五小時,才有人拿擔架來,把道斯放上擔架,扛回醫護站。然而,在路上,他們發現了一名頭部受傷的軍人。道斯不管自己的安危,滾下擔架,堅持要他們先送那位傷患。他們先是不肯,但在道斯堅持下,只好照做。
後來,有一位受輕傷的軍人經過,是道斯妻子的同鄉。那人停下來,幫助道斯一起走。然而,沒想到才沒走多遠,道斯被一位日本狙擊手射中手臂。道斯意識到,若是這槍沒有打中自己的手臂,可能射中的會是同鄉的脖子。道斯又是心懷感恩。
這位同鄉繼續幫助道斯前進,但沒一下子道斯就因失血過多而昏死過去。於是,他的同鄉跑回救護站,領擔架人員把他扛回去。這就結束了他的參戰。
為信仰絕不妥協
堅持不拿槍,是因為他自小深信聖經「不可殺人」的誡命,覺得神對他說:「道斯,你若是愛我,就不可殺人。」因而決心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殺人。並且,他因曾目睹喝醉酒的父親差一點拿槍殺了姨父,更是下定決心,絕不碰武器殺人。他曾對自己的長官說,你們上戰場是去殺人,而我是去救人──這不是耍嘴皮子,而是他活出的生命信息。
有人曾問道斯何以從不妥協?他回答得簡單:「只要妥協第一次,就有下一次。」但他也有面對試探的時候。一回,他擔任警衛守更,半夜聽到上面的洞裡傳來人聲,他曉得是日本人。於是,試著叫醒身邊同伴,但他們個個都睡得不醒人事。他擔心被發現,連身邊同伴的命都陪上。他盯著地上的手榴彈,知道自己只要一拉引線丟進去坑道裡,便可救大家和自己。但是,這違背了他的信念。在內心苦苦交戰後,他還是沒有動手,只是不斷禱告,求主護佑。這一次,信實的主又保護了他們。
儘管在戰事中,道斯因著不怕死、堅持救難的勇敢態度,受到同袍的尊重和愛戴,但在美國本土受訓期,他被迫作孤狼,飽受同袍和長官嘲諷。最讓長官受不了的是,他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堅持每星期六要休息,去教會禱告、讀經(註6)。在大家眼中,這是利用宗教佔小便宜的行徑。
長官幾度揚言要把他送上軍事法庭,但長官心知是告不贏的,因為美國總統有令,准許人因宗教緣故可以不碰武器。所以長官就是用罰他做粗活,不准假等,來折磨他,要他知難而退。有一陣子他洗碗,洗到手都爛了,但還是堅持要過安息日。直到後來在亞歷桑那州受訓時,他不顧自己受罰,為大家的健康,幾度找長官要求給士兵補充水份,其他士兵才停止嘲諷他。
插一句話,受訓時對他最凶狠且一直放話要把他送上軍事法庭的康寧漢上尉(Captain Cunningham),在實際戰事時,開溜往後跑。道斯的同袍說,一想到康寧漢當年虐待道斯的行徑,真想從後面給他一槍。然而,道斯很敦厚,一點兒也沒提這件事,並且他第二任妻子幫他寫回憶錄時,對凡是受訓時敵對他的長官,都用假名,保護隱私,且都輕輕帶過,連隊友趁他讀經時,用靴子丟他頭都沒說。
英雄閉幕後
回國後,經過一段漫長的住醫復健期,道斯總算外傷漸漸康復,但他發現自己的體力卻愈來愈差。檢查之下,原來得了肺結核,並且早在戰場就染上。這下子,他在醫院又待了五年半,最後割掉一個肺。他的恢復是另一項神的作為,在此就不多述。由於少了個肺,他無法做全時間的工作。並且,由於戰時接受劑量過高抗生素治療,導致他後來耳聾。然而在如此困境中,謙卑、喜樂、平安仍是他的生命標記。
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妻子原本以為戰爭結束可重建家園,沒想到仍要面對連連人生苦境,結果得了重度憂鬱症,什麼也不能做。道斯迫不得已,只好把她送去精神療養院,自己照顧孩子。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她出院了,但對將來不抱希望,覺得自己能夠做好家事就不錯了,因為重度憂鬱症的人是很難恢復正常生活的。然而,夫婦倆再次堅心倚靠主,她日益復元。後來,還一償心願去讀護校,並做護士養家呢!
***
無論在烽火戰場和人生戰場上,道斯經歷一件又一件的神蹟;並且無論在任何環境中,他都堅定相信上帝的信實。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上帝是又真又活且聽禱告的神,並且聖經的話是真實且可信的。耶穌不就曾經說過,祂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
也許會有人質疑,難道在戰爭中死亡的基督徒都是信心不足才死的嗎?我們必須越過人類的理性邏輯,從上帝永恆的角度來探視問題。教會初期,雅各和彼得同樣被捉,但使徒雅各被希律殺了,彼得卻被天使從監獄中救出(見《使徒行傳》十二章)。這不是因為彼得的信心比雅各強,而是神永恆計畫中的旨意。
常聽一句名言:「寧可在信心中死亡,也不要活在不信中。」願主保守我的心,助我一生信到底。
註:
(1)沖繩縣平和祈念資料館網頁http://www.peace-museum.pref.okinawa.jp/english/index.html
(2)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The War in the Pacific;Okinawa: The Last Battle, by Roy E. Appleman, James M. Burns, Russell A. Gugeler, John Stevens
http://www.ibiblio.org/hyperwar/USA/USA-P-Okinawa/
(3)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執導電影《血染鋼鋸嶺》(Hacksaw Ridge,又譯《鋼鐵英雄》)
(4)Desmond Doss: Conscientious Objector Kindle Edition by Frances Doss.
(5)泰瑞‧班尼迪克特(Terry Benedict)執導紀錄片:《鋼鋸嶺:戴斯蒙德‧道斯──良心反對者》(Hacksaw Ridge Desmond Doss Documentary-The Conscientious Objecto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5VtIzXbCU
(6)我不是在此鼓吹週六守安息日才是正確的。保羅有清楚指出,在安息日一事上不要讓人論斷我們,並且也不要謹守小學(見《加拉太書》四8-11;《歌羅西書》二16-17)。重點不在於守週六安息日或守主日,而是我們是否活出安息日的意義。
(7)Desmond Doss: Conscientious Objector Kindle Edition by Frances Doss.
(8)泰瑞班尼迪克特(Terry Benedict)執導紀錄片:《鋼鋸嶺:戴斯蒙德‧道斯──良心反對者》(Hacksaw Ridge Desmond Doss Documentary-The Conscientious Objecto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5VtIzXbCU
about 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