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討論外勞本勞是否同工同酬的概念,多數人的觀念都是為了保護本勞,其實落從勞工權益來講,應該也是保護外勞的一種措施,而且這才是對待寄居的人的正確態度。
聖經出埃及記如此描述:
以色列百姓因為當過寄居的人,特別在教導當中強調了不可虧負,這也是他們應得的權益,為什麼會需要外勞呢?除了成本低以外,還有更大的因素是本勞不願意從事的行業,若是如此更不該虧欠。
這部紀錄片描述出來自菲律賓外勞的待遇和處境,值得我們深深的省思,我們是如何對待人,這樣的對待法真的正確嗎?
來到台灣的菲律賓婦女,放下了家裡的丈夫、孩子和親人,孤身在異地打拼,有著許多的無奈,在菲律賓就算有高學歷,卻仍然找不到工作。在一個勞力輸出的國家,有很多的無奈,沒錢沒情人,沒錢也沒家人,錢重要還是感情重要呢?麵包與情人之間有者密不可分的關係。
眺望著遠景的 101,一個有錢人所堆積出來的世界,對於追求生活的滿足,似乎只能遠遠的觀望,直道努力到合約滿的那日返家。
遠離家人為了錢而工作要到何時呢?一輩子辛苦的工作,青春年華因此而逝去,最後真的完成了夢想嗎?生活與夢想的迷失,常常讓我們失去了方向,但是為了生活有時候必須要放棄夢想,但有時有了夢想才豐富了生活,每個人都必須面對自己的選擇承擔。
影片中多數都是婦女去外地打拼,留下了先生在家裡照顧一切,或許女性找尋工作容易,或許男性不願意離開家園,但夫妻長時間的分離,不免產生了間隙和誤會,衝擊了夫妻的感情。丈夫待在家裡沒有工作,不免也影響了心情,直到丈夫有了自己的工作,角色交換之後,又重新建立了新的關係,但這樣分離的日子究竟要到幾時呢?
遠離家鄉的思念,不是我這個一輩子都待在家裡的人可以感受,出外打拼的人少了倚靠,面對任何事情都需要咬緊牙關度過,真的很辛苦。台灣對待外勞也不是這麼通情理,超時工作和過度管制,對外勞的不信任,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之下工作,真的很辛苦,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感受外勞辛苦的日子呢?
夫妻之間的思念要如何維繫,和家人聯絡怕無法堅持下去,但不連絡又有著難捨的心情,影片中傳遞著家人的畫面,那是一種思念。但有時看見孩子的乞求,物質的享受超過了親情,那也是很令人難過,十幾年的歲月轉眼度過,孩子們讀完大學長大後,還會記得母親的辛勞嗎?
打拼完的日子,返回了家鄉,最後等待的又是甚麼呢?記錄著出外打拼因而無法見到母親的最後一面,那種內心的懊悔又該如何撫平呢?或許給外勞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是必要的,但是否為了金錢而打拼又是另一個問題,人生總是在不同的選擇過度過,到底會做怎樣的抉擇,沒有一個準頭,只是要接受和承擔。
希望我們能更友善的對待寄居的人,希望我們能更看重家人的關係,希望我們能更珍惜我們所擁有的。
歡迎參觀作者的部落格:布雷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