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工作會有壓力、生活會感到焦慮,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無力感』,什麼時候你感到有無力感,什麼時候你就會焦慮、就會有壓力,你如果對越多的人、或事、或物有無力感,你就越容易有壓力、越容易感到焦慮;因此,要想在工作上能將心情放輕鬆,我們就必須去探索無力感的來由,並設法從源頭去消除這些無力感。
無力感通常有兩大類,第一大類是真實面的,如果你不會打電腦,主管卻要你趕一份報告,你一定有無力感;如果你不會下廚房做飯菜,太太卻出差去了,你也會有無力感;如果你英文很濫,卻奉派去拜訪外國客戶、甚至要一個人單槍匹馬到美國去出差,尤其是在這戰爭正緊張的時刻,可是你又推不掉這一任務,你也一定會有無力感。
如果你覺得你的無力感比較是屬於這一方面的,是很實際的無力感,你可以參考我們的『心情放輕鬆』的單元,過去兩個月來所刊載的一些文章,例如建立有效的支援網絡(遇到問題可以請教別人或請好友幫忙)等等,以及我們『貼心的祝福』單元裡的每日一福(每天談的都是上班的智慧),例如我們提醒你要有堅強的專業(知識)基礎等,都可以幫助你降低這些無力感,讓你工作得比以往更輕鬆。
不過,我們的無力感有時候不是這種實質的、而是很抽象的,例如,美國和伊拉克打仗,我們可能因而覺得很憂慮,但卻無力可回天(連同事彼此吵架、大街上出車禍的雙方當街彼此打架,我們都很無奈、無法去阻止,更何況美國要打伊拉克呢),如果你的無力感(以及由此而生的焦慮與壓力)是屬於這一類的,這就是我們今天想略加探討的重點。
這種比較抽象、或者是比較間接的無力感的產生,至少來自於三種可能,第一是資訊的氾濫,因為現在是資訊革命之後的後資訊時代,資訊的氾濫已經到了極致,我們每天被一堆資訊輪番疲勞轟炸,其結果是本來你不擔心的事也會擔心,例如說網路上經常傳出一些謠言,起初你並不在意,但越傳越多、越傳越廣、若再加上好事者添油加醋,你就會感到惶恐,可是惶恐之餘你一點辦法也沒有,當然就會有無力感;因此,要消除這種間接性的無力感,第一個方法就是不再去接觸過多的資訊、更不再盲從盲信所有粗糙未經證實的資訊。舉例來說,如果沒有CNN的始作俑者,我們每天晚上回家本來只看一次電視新聞(事實上也只有一次可以看)就夠了,現在則不然,不論你幾點鐘下班回家,都有看不完的電視新聞、看到半夜你都不敢關機,這樣要不焦慮也難,所以你可以改變,不要成為CNN式的電視新聞的受害者,你可以選一台、選一個時段看一次電視新聞就夠了,然後就斷然關機,你的無力感與焦慮必然隨之降低。
這種抽象、間接的無力感之所以會產生,第二個原因是我們想管的事情太多,我們不放心將事情放在我們的手掌心之外,我們總希望每件事都在掌控之中,可是事與願違,所以你當然有無力感與焦慮;要對付這樣的無力感只有一個方法,放棄事事想掌控的心態,因為你絕對不是上帝,你不可能掌控一切的,連美國太空總署如此精細的掌控整個太空梭的一切,從設計到製造到驗收到維修到太空人的訓練等等,結果還是無可避免的讓太空梭發生兩次悲慘的高空爆炸,一次是剛升空的時候、一次是正要回降到地球的時候,那麼你能夠比美國太空總署還厲害、還更嚴謹嗎?如果不能,你去掌控有什麼用,該出問題還是要出問題。
這話的意思不是說我們可以擅離職守隨便混,這話的意思是,我們固然要盡忠職守、克盡職責,但try our best、do our best,that's enough,do not try to be the best;我們確實盡力了就夠了,不要想把每件事做到盡善盡美、不要試圖扮演上帝,不要期待證明給其他人看,凡是經過我的手總是一點差錯都沒有,這樣你會活的很辛苦。即使是高爾夫球場上的老虎伍茲也有失常的時候,即使是籃球場上的喬登或馬龍,也有一場球只得個位分數的紀錄,我們要盡心盡忠、但千萬不要想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