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感性的方式來講理(七)

【作者:李良達貓頭鷹老師 2012.10.27


上次我們談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要成功,要先去尊重對方;而且這是我們的選擇,與對方是否講理無關,更與對方是否尊重我們無關。

上次我們談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要成功,要先去尊重對方;而且這是我們的選擇,與對方是否講理無關,更與對方是否尊重我們無關。

其實,這也與對方的對或錯無關。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對與錯』的問題。

一直爭辯究竟誰是?誰非?誰對?誰錯?其實是很多時候,人與人溝通會失敗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我們與人溝通如果想要成功,就先不要去管對方究竟是對或錯,而且是根本就先不要談任何人(包括你自己)的對或錯。

為什麼與人溝通時,不能夠先談誰對誰錯呢?

一、因為這是最難談的,當然要放到最後來談。

大家都知道,人要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非常困難的事;而且,我們一般人、多數的人、平凡的人,不但都是不太願意去承認自己是錯的,更是很喜歡認定別人是錯的,我是對的。(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然則,有沒有理──誰有理誰沒理、誰對誰錯,是很難說清楚講明白的。)
既然多數人都是這樣,那麼溝通雙方都一樣,甲會認定是乙的錯、不是我的錯;乙也會認定是甲的錯、不是我的錯;所以如果溝通一開始就談這問題,一定就出現尖銳的對立;而溝通雙方如果一開始就劍拔弩張,溝通氣氛只會越來越不好,雙方只會越來越不肯讓步(本來我是打算讓點步的,沒想到對方居然一上來就指責說都是我的錯,孰可忍孰不可忍,這我怎能再讓步,我再讓步豈不讓他更騎到我的頭上來?),如此一來,溝通怎麼可能會成功?
所以:『誰是誰非』、『誰對誰錯』其實是溝通上很大的障礙,有智慧的溝通者,一定先避開這塊大石頭,先在其他方面更多的取得共識,最後再回頭處理這問題。
而不聰明的溝通者,卻會僵在這裡,雙方都一直想證明是對方的錯,結果雙方就都一直錯下去──因為都難以溝通。

二、因為這根本不必談,談了也是白談。

也許有的人會認為,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這是重要的原則,人世間如果大家都不問是非、不講對錯,這還得了?所以寧可溝通失敗,也不應該避開這塊石頭,也要打開天窗說亮話把它談清楚。

此說法的確振振有詞、乍看似很有道理,但卻不無商榷的餘地。

首先呢?人世間是非、對錯,當然都很重要,問題是誰能真正公正而客觀的看清楚誰對誰錯呢?當你認為別人是錯的,別人服氣嗎?即使別人服氣,你又真的對嗎?多少事情我們當時以為是甲錯而乙對,事後卻發現剛好相反?

反過來講,即使你很有風度,你沒有認定是別人錯,反而認為是自己的錯;但是,難道就都是你的錯嗎?如果不都是你的錯,那麼只以紐自己承認錯誤,還是不夠,不足讓真相大白。
問題最重要的關鍵即在於此:真正的真相很可能是雙方都有錯?也許有人錯的多一些,有人錯的少一些,但總歸雙方很可能都有錯;當然,雙方也可能都有對的部份,也許有人對的多一些,有人對的少一些,但總歸雙方很可能也都有對的地方──所以關鍵變成是:究竟誰對的比較多?誰又錯的比較多?

而如果再鑽牛角尖分析下去,很可能有一方對了57%(錯了43%),有一方錯了57%(對了43%),或者甚至是更接近的比例(51%與49%),如果是這樣,有必要去追究誰對誰錯嗎?對與錯只差那麼一點點,有須要去劍拔弩張、尖銳對立的鑽進牛角尖去嗎?

當然是不必要。

因此,其實人與人溝通,真的不需要去討論誰對誰錯、或追究問題是誰造成的;我們乃要專注於:問題既已發生,應該如何解決?

這麼一來,溝通就很容易成功了。(2009.12.22)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