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亭2016.05.15
我們的文化中,「對錯」的順位實在太高,就連阿嬤跟去電影院也要先問「誰是壞人」,這樣她往下看才有頭緒,所以我們只要遇到看不慣的人事物,本能反應就是先把對方歸類為「錯誤」甚至「壞人」。
劉曉亭2016.04.24
我們的優先順序經常錯誤,我們常常把最遠的人美化,說「那個人不錯啊」,然後把身邊的人醜化,說「我最受不了他」,甚至還妖魔化,覺得他很可怕。
劉曉亭2016.04.10
請大家想一想我們談戀愛都在幹嘛~~~坦白說,只要不是跟一個惡習太明顯的爛人做這些事,基本上,都是快樂的啊。
劉曉亭2016.04.03
當年女兒車禍過後,我只知道「既然妳回上帝身邊,我只能好好活著,別無選擇」,唯一對得起逝去親人的方式就是「好好活著」,因為這絕對是他們的心聲。
劉曉亭2016.02.28
「忙碌」真正傷害一個人的恐怖之處在於「剝奪了跟自己的相處」。
劉曉亭2016.02.14
我們讀了很多民間故事,腦袋瓜裡的上帝跟聖經裡的上帝全然不同,所以在觀念的吸收上變得很困難,光是從多神轉為一神就會打結...
劉曉亭2016.01.31
一大堆人都用「報復」的心態處理親密關係,只是自己不知道或是不承認罷了! 所謂「報復」簡單說就是「故意的」,就是用一種會令對方生氣或是難過的方式來回應自己對這份關係的挫折。
劉曉亭2016.01.10
家人之間都會彼此關心,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那是「理智感受」不等於「實質感受」,我們都「知道」家人之間的愛(因為父母實在做了太多事來證明自己愛小孩,這是難以否認的),但是我們未必感受到同樣份量的深度關切。
劉曉亭2016.01.03
擔心父母傷心的人都是很善良單純的人,當然更是孝順的人無疑。
但是我們很少去思考:「為什麼父母會傷心?」
莊信德2015.12.06
參與政治,就是先知精神的具體實踐。這個問題不只是「信心希望聯盟」的思考盲點,也是長老教會總會在支持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時所面對的神學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