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魯益師(C.S.Lewis)】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 2019.02.24
德性倫理的古今之變
當今之世,你若問二十位好人,至德是什麼,十九個都會說是「無私」。可是,你若以同一個問題問古代偉大的基督徒,幾乎每一位都會說是「愛」。
你該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吧?一個否定語詞(無私)取代了肯定語詞(愛),這可不是一個語詞變換的問題。
因為「無私」這一否定性觀念帶著一個暗示,即首要之務不是為他人謀求好處,而是不圖自己的好處,彷彿我們的「禁欲」而非他人的「幸福」才是重點所在。我並不認為這就是基督信仰的「愛」。新約聖經多處講到克己(self-denial),卻從未說克己本身就是目的。
聖經告訴我們,克己並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為的是我們可以追隨基督。而關於我們追隨基督最終會找尋到的東西,聖經裡每條敘述幾乎都包含著激發渴欲。假如現代人心裡蠢蠢欲動的此一觀念是,渴欲我們自身的好處並熱切希望樂享此好處是件壞事,那麼我要說,此乃康德及斯多葛學派的暗度陳倉,並非基督信仰的一部分。
說實在的,假如我們慮及福音書中毫不諱言對獎賞的應許,而且獎賞還大得驚人,那麼我們就會明白,我們的主認為我們的渴欲不是過強,而是過弱。我們是三心二意的被造,當無限的喜樂饋贈給我們時,我們卻耽溺於酒、性以及野心,恰如一個無知的孩童,情願繼續在貧民窟玩泥巴,因為他無法想像,有機會去海邊度假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實在太容易心滿意足了。
獎賞並非全是交易
不信基督的人常會說,這種獎賞的應許,使得基督徒生活成了一場交易。但我們不必為此困擾,因為獎賞有好幾種。
有一類獎賞,跟你孜孜以求的事物沒有自然的關聯,而且還和那些伴隨事物而生的渴欲扞格不入。金錢並非愛情的固有獎賞,因此一個男人為了錢娶一個女人,我們就會稱他在進行交易。
可是婚姻確實是對真愛之人的正當獎賞,若他渴欲婚姻,就不算是場交易。一位將軍為了封侯英勇作戰,是場交易;但為了勝利打仗,就不是交易。勝利乃戰爭的正當獎賞,恰如婚姻乃愛情的正當獎賞。正當獎賞並非只是贏得獎賞的附加物,而是活動本身的圓成(consummation)。
不過還有第三類獎賞,情況略顯複雜。樂享希臘詩歌,當然就是學習希臘文的正當獎賞,而非交易;但是只有那些已達樂享希臘詩歌水平的人親身體會,才會說正是如此。
剛起步學希臘文法的學童,不太可能像情人嚮往婚姻或將軍渴望勝利那樣,期盼他成年時樂享索福克勒斯(*古希臘劇作家)。起始之時,他不得不為了分數考試,以免受責罰或討父母歡喜,或充其量是為了一個他目前還無法想像或渴欲的美好未來願景。因而,他此時的景況與交易有些類似,雖然他將要得到的獎賞,將實實在在是固有或正當的獎賞,但在得到之前他並不知道。
當然,他是逐漸獲取這份獎賞,樂享萌發於辛勞之中,無人能夠指出何時何日辛勞結束、樂享開始。不過正是在這趨近獎賞之時,他才能夠為獎賞而渴欲獎賞,這種渴欲能力本身,就是一種初步獎賞。
論到天堂,基督徒的景況與此學童極為相似。
那些因仰望神而得永生的人,無疑深知天堂並非賄賂,乃是他們塵世門徒生涯的圓成;我等未臻此境之人,無法以同樣方式得知這一點。除非藉由不斷的順服,進而在我們愈來愈有能力渴欲最終獎賞之中,得到初步獎賞,否則我們根本無從得知。隨著此一渴欲的加增,我們對它是利欲的擔憂,便漸行漸消,最終明白這想法著實荒謬。然而,對我們絕大部分人而言,這不會一日之內完成。詩歌取代文法,福音取代律法,憧憬轉化為順服,乃漸次之事,恰如海浪漸次托起擱淺的船隻
不過,我們跟學童之間,還有一項重要的相似之處。倘若他是個富有想像力的孩子,他極有可能會陶醉在適合自己年齡的英語詩人及虛構文學作家,一段時間過後,才開始隱約察覺,希臘文法將帶給他愈來愈多同等的享受。他甚至會怠慢希臘人,偷偷閱讀雪萊及斯溫伯恩。換言之,希臘人將真實滿足的那絲渴欲,已在他心中附著於一些對象上。
這些對象在他看來,與色諾芬及希臘文法無關。假如我們本是為了天堂而受造,我們心中就已有了對「得其所」的渴欲,只不過尚未附著於真實的對象,甚至還和真實對象相互爭競。我想這正是我們察覺到的。
但無疑有那麼一點,會使我的類比失效。學童本應練習希臘文法時,閱讀英文詩卻與透過練習希臘文法來幫助他閱讀的希臘詩一樣好,因而漸以彌爾頓為鵠卻不再航向埃斯庫羅斯,但他的渴欲並未找錯對象。可是,我們的情形就有所不同了。
假如恆常的至善就是天命,那麼我們一門心思渴欲任何其他的善,必然在某程度上靠不住,它與那真正會滿足我們的對象,充其量只有象徵的關係
—摘自〈極重無比的榮耀〉線上試讀
●歡迎參觀《哈啦讀書心得》哈屁股與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專欄主要寫手:應仁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