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樣的書,光拿在手上,就讓人心跳加速、冷汗直流?
幾年前,一位自己相當欽佩的屬靈長輩,向我介紹了《上帝之死》﹙尼采,志文﹚這本書。從小就在教會中打滾的我,當然聽過尼采的鼎鼎大名,也知道尼采在許多基督徒眼中,都被視為離經叛道的惡徒,更有牧師長老切切叮嚀,絕對不要因為好奇去讀尼采的書,小心連上了這個大魔頭的當都不曉得。也因此,當那位長輩對我說尼采有多好多好的時候,我當場楞在那裡:尼采根本就是教會的公敵,基督徒不是應該避之唯恐不及嗎?
說也奇怪,自從被推薦讀一讀《上帝之死》之後,便彷彿遭人下了詛咒般的,不管是讀報紙、逛書店、上圖書館、看電視和聽廣播,只要我走到哪裡,總會在那發現這書的身影。
有一天,又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受不了它的一再「誘惑」,竟膽大到起意要借回家「研究研究」。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我伸出顫抖的手,從一排書中把它挑出來。碰到的那一刻,我的呼吸幾乎停止、頭皮發麻,匆匆忙忙到服務台辦妥借書手續,也一直覺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好不容易回到家裡,喝杯開水、喘口大氣時,才發現已是汗流頰背。如今回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尼采真有那麼恐怖?讀了《上帝之死》,就一定會陷入萬劫深淵嗎?知名宗教社會學家,同時也是基督徒的學者西美爾就認為,和叔本華對生命的絕望截然不同,尼采的思想透露出的是「生命的歡樂」;擁有瑞士巴塞爾大學神學博士學位的劉小楓先生,也曾撰文評析過尼采的思想,在抽絲剝繭之後,發現尼采口中死了的「上帝」,指的是那個西方自笛卡爾之後,被嚴重扭曲了的、錯誤的「假」上帝。尼采,其實不一定是敵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判別是非好壞的準繩,有些準繩的確值得堅持,有些則是因既定的成見與道聽塗說而來,而後者往往是造成我們信仰僵化的主因。類似對《上帝之死》的批判,近年來也常常聽到部分教會領導者針對一些書籍嚴詞譴責,像是認為楊腓力的書「在扯教會後腿」,或是認定路卡杜的書是「三流作品、不值一讀」等等,這樣的敵視態度,或多或少都有某種「偏見」與「誤解」在其中。
記得有本書書名叫《書的敵人》﹙揚智﹚,把蠹魚、老鼠、水災與火災視為書的天敵,我私下卻認為,最嚴重的「書的敵人」,還是你我心中對特定書或作者的偏見與敵意。您敵視過某本書或某位作者嗎?您曾否想過背後的原因,很可能只是「眾口鑠金」、「妄下判斷」的結果?鼓勵您找個機會,把這些書仔細看一看、讓它們為自己平反一下。
∼虛心地閱讀,能讓自己擺脫既定框框,恢復信仰活力。∼
●歡迎參觀《哈啦讀書心得》哈屁股與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專欄主要寫手:應仁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