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位不留情的老人,他比任何一個都老,老到超過人類過去到現在每個人年歲的總和。因此,我們思想歲月時,時間軸就失去意義,因為他是人類共同財產,不屬於個人。於是,當人面對自己生命的年日,要想到自己正在做什麼,而不太需要顧忌幾歲了該做什麼。一般人提到「人生下半場」,立刻會想到「六十歲」;但如果一個人的年歲被神界定在五十歲,那人生「下」半場豈不從二十五歲就開始了!因而,面對這議題,不如從工作生活的大轉變來理解。
現代醫學的普遍發達,從醫療到保健,更普及的是養生觀念,讓人的壽命越來越長。特別對男人來說,當從原來工作長久的職場上,被迫停止(資遣或屆齡退休),或在中年時,選擇重新來過的人生,那麼來日方長,如何面對人生的下一站呢?就男性而言,「成就導向」及「自我實現」是生命生活中的重要指標,不論何時、何地、何種環境,有成就,並能實現自我,男性就會覺得自己不是「剩閒人」,而是在過有價值的人生。
有位顧家的父親,為了養育三個兒女,在公務部門辛苦地,且忍受著僵化的環境,掙得所需金錢,讓這個家得到幸福。這樣工作了三十年,終於到了離開的時候。結束這麼長的職場生涯,接下來他能做什麼呢?在退休金等經濟狀況不錯的條件下,他立志在他的「人生下半場」要環遊世界,實踐他過去的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退休後的第一年,這位父親就出國旅遊五次。他考量到「時不我與」,健康狀況、國外匯率、旅遊優惠活動,各種因素讓他覺得要把握現在。
一位居住在美國的弟兄,長年在華爾街金融機構工作。我們會想到〈華爾街之狼〉電影中的情節,但這位弟兄的工作是與政府合作,專門去抓狼的。雖然不似股市交易員工作那般,時時刻刻血壓都會飆到一百八,但他的壓力仍然很大。五十歲出頭,他決定退下來。做了這麼久的金融工作,他不知道戛然而止後,能在做什麼。教會的朋友建議他,既然他的聰明才智夠,就應拿來為神所用,去學習希伯來文及希臘文,然後研讀聖經,貢獻神學及教會界。這的確需要不少工夫,弟兄卻願意為此付上人生下一站的代價,開始研經之旅。
在高中教歷史課的一位老師,穩定的工作環境,不變的工作模式,讓他度過了平順的職場生涯。直到五十五歲,他突然覺得這樣的人生索然乏味,就毅然辭去教職。接下來呢?他想對社會仍應該貢獻他的壯年人生。經濟狀況允許他不必另外求職,他就決定加入志工的行列。到醫院或公務辦事機關擔任志工是最多機會的,但他想做自己在行的志工。偶然機會下,得知某博物館在招募志工,正符合他的期望,於是他就去了。擔任參觀導覽員,這位前歷史老師如魚得水,實體物品的介紹,加上他的歷史知識,他成為博物館中很受歡迎的志工。
就我自己而言,也到了應該考慮「人生下半場」的時候。既然不能成天遊山玩水,又沒有資質貢獻神學,規劃上最好是做自己喜歡、並且能做的事情。想像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景,是我羨慕的,若能有「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就更好了。現在要買塊農地,可也不容易,想到《湖濱散記》的梭羅,有塊地真好。閱讀寫作,就如學海無涯,沒有範疇,沒有邊際。某種角度而言,這種下半場的規劃,有些抽象不切實際。但在我的價值觀中,人生能如此,就有意義的存在。如果因而對教會或社會有所貢獻,那就更好了。
綜合上述,對基督徒而言,規劃所謂的「人生下半場」,應該是「實踐理想」。因為這時不必再是為「成功」而戰,如同職場上要去「漫天廝殺」。而自己的理想是什麼呢?有人可能是在家中經營一片窗口盆栽,也有人可能是征服宇宙。不論如何,都要有個開始,並且照著自己的能力,有毅力地一步步去做。可以這麼想:這是神的恩典,是神多給的時日,我們「賺」了這時日,就要拋開功利,努力將理想實踐出來,下一站人生風景,會是更美麗的。
圖片提供/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