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捨己英雄:猶大如何成為獅子王

【作者:Monica Augustine Chen會思想的蘆葦 2018.04.22


讀過《創世記》就知道,1-11章的「太古故事」之後就是12-50章的「族長故事」。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應許」要使他成為大國、賜福給他,且地上萬族都要因他得福(創十二1-3)是接下來列祖故事的主軸。

神給亞伯拉罕這「應許」和創三15:「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זָ֫רַע)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這「原始福音」(protoevangelium,指最初宣告救贖之福音)有密切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接下來的故事關心的問題都是誰是「後裔」(זָ֫רַע)?如神對亞伯拉罕說:「你不必為這童子(以實瑪利)和你的使女憂愁。凡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該聽從;因為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זָ֫רַע)」(創二一12)。這「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זָ֫רַע)得福」(創二六4)的應許,神也在基拉耳對以撒顯現時加以重申了。

同樣的,以掃與雅各這對雙胞胎先出生的是以掃,以撒因常吃以掃的野味(創二五28)也偏愛這長子。一生沒甚麼大缺點的以撒卻在年老時「眼睛昏花」(創二七1,暗喻「靈性」也昏花),違背神對利百加所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創二五23)這預言執意要替以掃祝福。雅各雖是「用計」騙得祝福,但他確實是神選定的人;神也在伯特利向他顯現,同樣應許「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זָ֫רַע)得福」(創二八14)。

《創世記》37-50章的主角雖然是約瑟,我們的目光也幾乎完全被他所吸引,但仍不該忘了「後裔」(זָ֫רַע)要「由誰而出」這《創世記》的核心關懷。答案再次出乎意料之外,不是長子流便、也不是風雲人物約瑟,而是利亞為雅各生的第四個兒子猶大(《創世記》四九4說流便「不得居首位」,《歷代志上》五2則指出:「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君王也是由他而出;長子的名份卻歸約瑟」)。

這也說明了為何《創世記》談完約瑟被賣到埃及後,突然在38章插入〈猶大和他瑪〉的故事;顯然猶大支派比起以法蓮和瑪拿西這兩個約瑟的支派更重要,因大衛這王族的世系從猶大而出,從猶大懷孕生出法勒斯與謝拉這對雙生子(創三八29-30)的他瑪更是名列耶穌基督的家譜(太一3)。

他瑪的故事對猶大來說並不光彩,他的家庭教育顯然失敗,長子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就叫他死了」(創三八7)。次子俄南同樣因自私不願替亡兄留後,「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也就叫他死了」(創三八10)。猶大不讓三子示拉娶他瑪也是出於私心(創三八11)。

至於他自己在剪羊毛時在亭拿路上找妓女,甚至有部分學者懷疑不排除受到迦南文化「男子在開始耕作或剪毛、產羊等重要日子期間」與廟妓淫亂,「重演神明的婚禮,以求保證田地和牲口多產豐饒」的劣俗影響,《新漢語譯本》就將創三八15譯為「猶大看見她,以為她是廟妓」(另參華爾頓等合著《舊約聖經背景註釋》,校園,2017年,頁87)。

約瑟被賣的事件,猶大先是和大家「同謀要害死他」(創三七18),後來他雖提議不下手殺害約瑟,但賣給米甸商人並導致約瑟被帶到埃及這計策仍是他所出的(創三七26-28),他也參與了將彩衣染血、欺騙父親約瑟恐已遭害的謊言(創三七31-35)。

許多人無法接受《創世記》中猶大與其他雅各眾子的惡行(如流便的亂倫,西緬與利未的屠殺),其實這些後人眼中的「醜聞」本來就不是做為榜樣。聖經作者沒有隱瞞地寫下亞伯拉罕以降這些以色列先祖的謊言、詭詐、兄弟鬩牆,是告訴我們即使身為「立約」的子民,他們的「罪性」仍在;如果沒有信靠神,依然可能做出很糟糕、惡劣的事。

神沒有保證「新約」的子民「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所愛的妹子可能像底拿被示劍污辱(創三四1-2),也可能遇到像雅各這樣極偏心的父親。當雅各要與以掃相見時,「兩個使女和她們的孩子在前頭,利亞和她的孩子在後頭,拉結和約瑟在儘後頭」(創三三2);從人性來講,我們完全能夠理解約瑟哥哥們對父親的憤恨與對約瑟的敵意。如果這「不公者」是教會裡的職務人員,又有多少人能不重蹈雅各眾子的覆轍,在教會裡相咬相吞?

雅各這個家是徹底破碎了!約瑟把長子取名為瑪拿西(意思是「使之忘了」)除了「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的涵義,這句忘了「我的父家」(創四一51)或許也說明了兄長的惡待讓他不堪回首,甚至在埃及高升之後仍沒有意願主動與過去的家人連絡。

當約瑟的兄長因飢荒到埃及買糧,約瑟堅持留下西緬,逼他們下回把小兄弟帶來(創四二18-24);也不排除是擔心同是拉結所生的便雅憫遲早被這些惡劣的哥哥們害死,打算藉故把便雅憫留在身邊照顧。當便雅憫果真前來埃及後,宴席上「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創四三34),或許也是藉此試探這些兄長是否再次「因妒生恨」,對弟弟生了乾脆拋棄的歹念。

其實就連雅各對約瑟這些哥哥們也早已「死心」,當他們帶著約瑟按法老吩咐所準備的禮物、糧食回迦南接父親,且告知「約瑟還在」時,雅各的第一反應是「心裡冰涼,因為不信他們」(創四五26)。

但這些哥哥確實改變了,當約瑟家宰在便雅憫口袋搜出銀杯,他們沒有認為便雅憫「咎由自取」,反而「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擡在驢上,回城去了」(創四四13)。但接下來的「大逆轉」卻是因為猶大,代表發言的他沒有接受約瑟「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上你們父親那裏去」(創四四17)的建議,棄便雅憫於不顧,反而承認「神已經查出僕人的罪孽了」(創四四16)。

猶大和其他兄弟過去敢賣約瑟,並以血衣欺騙雅各,就是因為不在乎父親因此傷心。如果對父親偏心的恨意猶存,拋棄便雅憫以保全飢荒中的自己與家人並不難想像;更歹毒者甚至可能希望父親死了好早分家產。但猶大接下來的哀求(創四四18-34),光是「父親」(אָב)這字就出現15次。從昔日的「無動於衷」到現在的「掛念」父親安危,這確實是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最令人動容的是,「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創四四33),這「捨己」、「代罪受罰」的愛,竟從猶大口中說出來,這說明猶大的生命確實已完全改變。他沒有繼續活在家庭的傷害中,反而願意犧牲自己、永遠與家人隔離,代替犯錯的小弟(此刻他仍不知內情)在埃及受苦,甚至送命。



真正的王者(領導者)就是如此,就像電影《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原著小說裡,白女巫大膽要求:「這裡的每一個叛徒都是我的合法獵物,每當有不忠的情形發生時,我就有權利去屠宰叛徒」、「那個人類(愛德蒙)是我的了。他的生命是我應得的罰金。他的鮮血是屬於我的財產」。亞斯藍則在救出愛德蒙後說:「我已經把事情全都解決了。女巫已宣布放棄處死愛德蒙的權利」。

背後的事實卻是,亞斯藍自願被五花大綁在女巫的石桌上,女巫且得意的說:「笨蛋,莫非你以為,你這麼做就可以拯救那個人類叛徒嗎?現在我會依照我們的約定,讓你代他而死」、「但等你死了以後,我要是想殺他的話,誰還能攔得了我呢?」。

但是天空開始泛白以後,回到現場的蘇珊和露西「看到亞斯藍就站在那裡,昂首甩動他的鬃毛(已經全部長回來了)。一身亮麗金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看起來甚至比以前更加龐大」。亞斯藍向蘇珊解釋:「若是有一名無辜的犧牲者,自願代替叛徒而死,那麼『石桌』就會宣告破裂,而死去的生命也將重新復活」(參C.S.Lewis,《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大田出版,2005年,頁144、147、158、164-166。預告請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voGlD096U )。

猶大替弟弟便雅憫的「自願犧牲」打動了約瑟,他「情不自禁」要左右的人「離開我出去」,放聲大哭與弟兄相認(創四五1-2)。原本打算從此「忘了我的父家」(創四一51)、「老死不相往來」的約瑟開口問:「我的父親還在嗎?」(創四五3)。猶大的「捨己」不但預告了他的「後裔」耶穌未來在十架上的捨命代贖,也讓雅各原本已經破裂的家重新再連結在一起。

猶大證明了他「配當王者」!雅各在給猶大的祝福裡也說:「猶大啊,你弟兄們必讚美你;你手必掐住仇敵的頸項,你父親的兒子們必向你下拜。猶大是個小獅子;我兒啊,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臥如公獅,蹲如母獅,誰敢惹你?」(創四九8-9),預告了猶大的後裔會是領袖群倫、無人能敵的王者,一如獅子是萬獸之王,也要得勝仇敵,應驗創世記三章「女人的後裔(זָ֫רַע)要傷蛇的頭」這「原始福音」。

更重要的是:「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歸順」(創四九10),猶大所出的領袖不但是拿著「圭(權杖)」的王者,「萬民都必歸順」也再次重申了「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這神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應許將由猶大的後裔,也就是耶穌基督實現。

猶大本來可以繼續活在怨懟父親偏心與嫉妒弟弟受寵的「被害情緒」中,但他最終走了出來。他不再只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轉而掛念從不把他生母利亞放在心上的父親,甚至願意代替依然獨佔父親關心的小弟在埃及為奴受苦,也因此成為約瑟故事能有完美結局的關鍵角色。

很感激《創世記》的作者寫下了以色列先祖的這些軟弱與罪惡,讓我知道即使是「恩約」下的子民,如果繼續「讓罪做王」可能會有甚麼樣悲慘的結果。但猶大改變的故事也給了我們希望,哪怕我們生命中有再多不公平、委屈或怨懟,效法猶大走基督十字架「捨己」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王者」,也是改變破碎關係,讓生命從苦澀轉為甘甜,為別人帶來祝福的唯一途徑!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