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123RF
同一段經文,每個講員的演繹都大不同,可以南轅北轍。
有人看見聖經說「要常常喜樂」,就教導人:無論甚麼境況,都要靠主喜樂。你看保羅在牢獄仍然能靠主喜樂,所以我們也要靠主喜樂。求主除去我們心中的不信,信靠順服,就能在主裡得著喜樂云云。
這樣說沒有錯,但受眾往往不受用。這樣隨口就講得出來的道理,你以為身處困境的人聽完就會馬上悔改認罪信靠順服不住喜樂嗎?這不是太廉價了嗎?
有些講道之所以沒有共鳴,是因講員站在「超然」的「大信者」角度立論,把跨越困境講得好像是件「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事。論語說:「仁者,其言也訒(訒,鈍,難。說話遲頓,指其謹慎)。⋯⋯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講道不是順口溜,講得太溜,反而把人生講得太簡單、淺薄。生命的艱難之一,就是在苦中失去喜樂,並且感到自己失去快樂的能力,這不是隨便說一句「靠主喜樂」就能解決。「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醫生。對我來說,講道者主要是小信者的代言人,我們是站在小信者的角度來向經文提出挑戰、質疑、尋問、求助,然後呼喚眾釋經者的相助,經歷一場內心的交戰、辯證、爭拗,以至自我逼迫至窮巷,嘗試為小信者提供一個解說。有時候,你明知能力有限,答案並不圓融,但時間所限,只好提出那「有懈可擊」、不成答案的答案,期待對方「將就一下」接受。生活難題不一定有完整的答案,所謂的答案往往是些「方便法門」、權宜之計,只能應急。這也是人間語言的限制。(我相信神蹟嗎?相信的,不過我不能把神蹟視為常數;必須在神蹟不一定出現的前提下,作出急救及基本治療。)
站在小信者的角度,面對「要常常喜樂」這經文,我會告訴受眾:因為人生真的很不喜樂、很多苦難,所以才要強調喜樂。要常常喜樂,因我們時時失去喜樂,困難是無時無刻,不擇時辰、地點、情境都會臨到。經文用命令式句子,把喜樂變成一道命令,就是肯定苦難很巨大,常叫我們失去喜樂的能力與盼望,所以要刻意強調,鼓勵我們強打精神,強迫自己找方法喜樂起來,否則就會給苦難打垮。是的,有時候我們顯得阿Q,好像在自我催眠,但這是上帝鼓勵我們要靠著祂這樣做的事。
有時候講員雖然講得結結巴巴,但受眾見你願意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感到被體諒,就覺得最少短期內還能走下去。長期?不必想那麼長遠,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長遠,基督會再來,我們的「緩兵之計」也就大功告成。
●about 王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