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但,退我後邊去吧!」耶穌真認為彼得是魔鬼嗎?

【作者:Monica Augustine Chen網路作家Ⅰ 2024.03.03



《撒但,退我後邊去吧!》(Get Thee Behind Me, Satan),詹姆士‧迪索(James Tissot),1886-1894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彼得在該撒利亞腓立比這個位於加利利海北邊40公里的外邦城市,對耶穌的身分作出:「你是基督」(可八29、太十六16)這信仰告白後,耶穌除肯定彼得的認信,也吩咐門徒:「千萬不要把他的身分告訴任何人」(可八30,現代中文譯本)。

接著耶穌立刻開始他三次「受難預言」(可八31、可九11、可十33-34)的第一次,對門徒表示:「人子(耶穌的自稱)必須受很多苦難,也要被長老、祭司長和律法教師棄絕,還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他要從死人中復活」(可八31,新普及譯本)。

聽到耶穌的說法,彼得期期以為不可,他把耶穌拉到一邊,開始勸阻說:「不!主啊,這事絕不可臨到你身上!」(太十六22,現代中文譯本)。

出乎意料的是,耶穌竟轉過身來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可八33)。

有人覺得彼得不過是出於善意要讓耶穌免於受難,耶穌即使不領情,何必如此嚴厲的責備彼得?另一個讓人好奇的問題則是,這句「撒但,走開!」(可八33,現代中文譯本)是否真的表示耶穌認為彼得是魔鬼?

首先要注意的是,《和合本》所翻譯的「彼得就拉著他,勸他」(可八32),這「勸」字其實太過輕描淡寫,因為「勸」字的原文就是下一節耶穌「責備」彼得的同一字,且是非常嚴厲的意思;之前耶穌「斥責」污鬼(可一25)及風與海(可四39)時用的就是這字[1]。

因此彼得並不是溫婉的勸告,而是氣急敗壞的對耶穌說了很重的話。他忘了自己學生的身分,以老師自居,強烈反對耶穌關於自己將要受難的說法。

陳鳳翔老師就從不同譯本的差異指出這畫面或許不是有些人以為的「耶穌不盡人情,彼得為耶穌好,不想耶穌死,耶穌還罵他撒但」,而是「學生罵老師,彼得阻擋神的救贖計畫」,因此「耶穌用力責備回去是應該的」[2]。

彼得為什麼對耶穌預告受難感到大吃一」且覺得難以下嚥?這是因為彼得此刻心目中的基督是「凱旋的彌賽亞」,而不是「透過受苦受死成就使命的彌賽亞」。他認為彌賽亞「必定在政治上大有作為」,身為跟隨者的他也「期望能分享彌賽亞的光榮」[3]。

即使彼得與門徒們確實感到猶太領袖對耶穌的敵意,但他們相信:「耶穌若真是基督,他必定會勝過這些反對勢力」,他們「期望這位基督會在猶太人中間建立自己的國度,施行統治」。也因此聽到耶穌要被殺害會讓其感到如此震驚,他們「不能想像這位被神揀選的基督居然會死」[4]。

那麼,耶穌責備彼得的這句:「撒但,退到我後面去!」(可八33,新漢語譯本)是否真是把彼得當成了魔鬼呢?蔡梅曦博士就說:「這句話常被誤會為主將彼得認作撒但」,其實耶穌只是指責彼得「體貼肉體、人意,擬阻擋神藉十字架救贖事工的旨意」,因彼得「未『體貼』(考慮、顧及)神的旨意與作為,卻以人意私心勸阻」[5]。

張永信博士則指出,耶穌稱呼彼得為撒但是因為「彼得成為撒但試探耶穌的工具,要阻攔神的旨意成就在主的身上」,這是繼耶穌在曠野受撒但試探後,撒但再次「藉著彼得的軟弱試探耶穌」,耶穌則「毫不留情,直接揭示撒但的詭計抵擋牠」[6]。

鍾志邦博士也說:「耶穌稱彼得為撒但,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太過分或是不太合情理,實際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表達彼得嘗試阻礙耶穌受苦的這一舉動的嚴重性。當然,耶穌並非真是指控彼得個人是撒但, 只是說彼得這一種意念是來自撒但的,他因此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撒但的代言人」[7]。

曾思瀚博士同樣認為「耶穌並不是說彼得真的是撒但,而是以最有力的隱喻來揭示彼得實質上究竟正在幹甚麼?耶穌使命最大的抵擋者就是撒但,透過責備耶穌,彼得阻礙祂完成祂的使命,並參與了撒但而非神的工作」[8]。

雖然彼得對耶穌的勸阻(責備)確實是在阻擋神的計畫,同時也是引誘耶穌不要順服神的旨意的試探。但撒但身為「作對者」或「抵擋者」,不單在於其超自然的屬性,更在於撒但是「頑固的反對神的旨意、阻撓神的工作,且竭盡一切所能要引誘人遠離神」。

這也說明了耶穌為什麼「沒有救援天使,只救援亞伯拉罕的後裔」(來二16,新譯本),因為墮落天使(魔鬼)的「執意悖逆」,使牠們在邪惡的滑坡下走到被神任憑、不可能悔改的地步。

一如護教學者葛雷格.博德(Gregory A Boyd)教授所說的:「一個人會被他所做的決定所塑造,我們對某些事的選擇越多,也就越被那些事牽引;隨著每個決定的產生,我們就加速朝著那決定的方向邁進」[9]。也因此撒但「沒有真誠悔改的可能」,其目標「永遠是反對神的工作」;牠決心「與神對抗到底」,在《啟示錄》也早有預告。

彼得試圖勸阻耶穌走十字架受苦的道路這言行雖確實與神的計畫與旨意相悖,他也成了撒但試探耶穌的工具。但彼得的錯誤是出於他對神計畫的無知或誤解與體貼自己意思的軟弱,而不是一如撒但決心反抗神到底,從而走到不可能悔改(回頭)的地步,兩者在本質上並不相同。

因此,我同意多數學者所說的,耶穌並不是認為彼得真是撒但。耶穌嚴厲的責備,恰恰表達了他對彼得的愛。藉著這句「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可八33),要挽回彼得,幫助他從「不關心神的事,只關心人的事」(可八33,環球聖經譯本)這種錯誤中醒悟、回轉過來。

由於彼得是門徒中的領袖,有些人很自然的會把「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可八33)這責備應用在今日的教會領袖身上。

這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改教家加爾文在反對「教皇制」時就說:「在監督的職分上接繼彼得的人,不全都是神所認可的彼得」[10],「如果他們堅持要把論到彼得所說的話都應用到彼得的繼承者身上,那麼他們就都是撒但了,因為我們的主一度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11]。

但如果細心的話,仍不難注意到《馬可福音》描寫的一個細節: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然後才「責備彼得」。因此許多學者都指出「對耶穌受苦有同樣看法的不止彼得一人,只不過他最有膽子敢說出來而已」[12]。

博克(Darrell L. Bock)博士就說:「耶穌對彼得說話的時候看著門徒,表示他的話是對所有人說的」[13]。因此,「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可八33)不單是對教會領袖的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犯彼得「不體會神的心意,而是體會人的意思」(可八33,和合本修訂本)的毛病。

問題來了,我們可不可以仿效耶穌,也稱別的基督徒是撒但?孫寶玲老師對此頗有保留。孫老師提醒:「耶穌斥責彼得為撒但,關鍵並非意見相左,也不是將撒但擬人化為彼得,而是因為其背後的價值觀和信仰實踐,扭曲了神將要藉耶穌所成就的救贖」。

孫老師認為:「動輒將異見者標籤為撒但並不妥當,順口開河指別人不符合神心意之餘,必須自忖一己的想法是否等同神的意念」[14]。

我也認為「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可八33)這責備,理當優先用在基督徒的自我反省,而不是信手拿來奉送給那些我們瞧不慣的人,不論對方是不是像彼得這樣的領袖。

畢竟更多時候,我們這些耶穌的跟隨者內心所思所想其實與彼得及其他門徒沒有太大差別。我們期待的往往是耶穌按我們的心意立刻讓病得醫治、解決我們人際關係或經濟上的困難。

我們一如門徒喜歡沉浸在眾人對耶穌的掌聲,只想要見證或分享耶穌施展神蹟的風光與榮耀,卻很少願意忍受十字架的孤獨與羞辱。

不過,只想當個八面玲瓏、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也不是耶穌所示範的榜樣。一如莊信德博士所說的,「耶穌毫不留情地拒絕了彼得對他的『好意』,不僅不珍惜彼得的情誼,還當眾羞辱他,耶穌為何這樣說話?難道耶穌不懂得人情世故?難道耶穌不明白彼得的真心相挺?」

莊博士認為:「耶穌絕對是愛彼得的!儘管如此,祂與人所建立的「關係」,不能逾越祂與人建立關係的『目的』。因「耶穌要的不是一群能夠『同理祂』的人,耶穌服事的目的是呼召一群願意『背十架』跟隨祂的人。這個標準,明顯與今天教會領袖的指標相去甚遠。」[15]

探討至此,我們可以肯定耶穌這句「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不是認為彼得是撒但,也不單是對彼得的責備,而是對每一個不願背十字架跟隨主、體貼自己多過體貼神心意的基督徒的嚴肅提醒。

正如威爾金斯(Michael J.Wikins)博士所說的:「彼得此時思想的是人的道路,而非神的道路」,「彼得無疑認為自己是在保護耶穌,但耶穌在此認出他的宿敵正以一種嶄新且更加危險的形式出現」。

「作為引誘的工具,沒有任何東西比善意的朋友更加無堅不摧,因為他們關心我們的生活是否安舒,過於關心我們的品格」,而「耶穌即將向彼得說明,神的道路就是十架道路,這是神對他,也是對門徒所定的道路」[16]。

最後要提醒的是,儘管耶穌並不真認為彼得是撒但,但我們仍要注意《約翰福音》記載耶穌曾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約六70)。

耶穌在此或許也不是表示猶大已經如同真正的魔鬼,但值得基督徒警惕的是,因「管錢,常盜用公款」(約十二6,現代中文譯本)的猶大最後仍因自始「不信」(約六64)且持續悖逆、不願回轉,走到出賣耶穌,至死沒有悔改的地步。

真的基督徒一如彼得,即使有一時的無知或軟弱,但不會始終選擇體貼人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的決意不順服神的計畫與旨意。願「撒但,退我後邊去吧!」這句愛的責備讓您我有所醒悟,不要被違反神心意的決定一再牽引並塑造,最終一如魔鬼的剛硬悖逆,走到沒有悔改可能性的田地!




[1] 葉雅蓮博士,《天道聖經註釋:馬可福音(下) 》,天道書樓,2016,頁21。

[2] 陳鳳翔老師,〈網路帶來的多譯本時代與原文讀經運動〉,信望愛電子報,2018-11-04。

[3] 陳惠榮&胡問憲,《證主21世紀聖經新釋Ⅱ(何西阿書-啟示錄)》,福音證主協會,1999,頁983。

[4] 張略&黃錫木博士,《奔走風塵的僕人:馬可福音析讀》,基道出版社,2003,頁176。

[5] 蔡梅曦博士,《馬太福音釋義》,腓利門實業,2014,頁185。

[6] 張永信博士,《天道聖經註釋:馬可福音(下) 》,天道出版社,2010,頁21-22。

[7] 鍾志邦博士,《中文聖經註釋第二十九卷:馬可福音》,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年

[8] 曾思瀚&鄧紹光博士,《馬可福音:敘事鑑別與神學詮釋》,基道出版社,2016,頁284。

[9] 葛雷格.博德(Gregory A Boyd)教授&愛德華.博德(Edward K.Boyd) ,《信心的跳躍:懷疑論父親與神學教授兒子的30封真實心靈書信》,宇宙光,2023(二版),頁59。

[10] 加爾文著,錢曜誠牧師校訂,《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下)》,加爾文出版社,2011(二版),頁974。

[11] 加爾文著,任傳龍譯,《麥種基督教要義》,美國麥種傳道會,2017,頁853。

[12] 大衛‧加蘭(David E.Garland)博士,《馬可福音(卷下)》,漢語聖經協會,2016,頁401。

[13] 達雷爾.博克(Darrell L. Bock),《房角石聖經註釋叢書:第十一卷下:馬可福音》,恩道出版,2017,頁144。

[14] 孫寶玲博士,《馬可福音:福音之始》,明道社,2011,頁261。

[15] 莊信德博士,〈馬可福音靈修筆記﹣八〉,2017-01-08。

[16] 邁克爾.威爾金斯(Michael J.Wikins)博士,《馬太福音(卷下)》,漢語聖經協會,2016,頁681。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