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為什麼選用手捧著舔水的三百人?兼談基甸懼怕中的信心

【作者:Monica Augustine Chen網路作家Ⅰ 2024.09.22



圖片來源/Free Bible Images


基甸率領三百勇士打敗十三萬五千米甸聯軍是聖經中很知名「以少勝多」的戰役,神把回應基甸呼召而來的士兵從三萬二千裁到一萬,又從一萬裁到只剩三百人這學者口中「荒誕的少數」[1]更是聖經中絕無僅有的例子。

開戰前,基甸領導的以色列人在基利波山下的哈律泉旁安營,米甸聯軍則在北邊靠近摩利山的平原安營。由於米甸聯軍有十三萬五千人,所以一開始以色列人與敵軍的兵力對比是三萬二千比十三萬五千,約等於一比四‧二二,在數量上本就居於劣勢。

然而,神卻對基甸表示:「跟隨你的人過多」 (士七2)。於是基甸宣告:「凡懼怕膽怯的,可以回去。」結果是轉眼之間就有二萬二千人選擇離開,跟隨他的人只剩一萬人。

這句「凡懼怕膽怯的,可以回去」(士七3)出自《申命記》,除了建屋尚未居住者、耕種尚未收成者、訂婚尚未迎娶者可以免戰(申二十5-7),摩西律法也規定「誰懼怕膽怯,他可以回家去」(申二十8),其理由則是下半句的「否則,他會影響全軍的士氣」(申二十8,現代中文譯本)。

除了怕「影響士氣」這「現實的理由」,律法之所以強調耶和華的軍隊不可懼怕膽怯,其神學上的意義則是:神的士兵必須「完全委身於神,信靠祂的權能」[2]。

不過一下子走掉三分之二的人,想必讓基甸大感意外。有學者就指出:在當時那個「看重榮譽得失」的社會,「沒有人會自認膽怯而離去」[3],因此這結果背後其實有神「看不見的手」介入。

詎料,神還是認為所剩下的士兵「人還是過多」(士七4),其結果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從一萬人被裁到了只剩三百人。

於是,以色列人與米甸聯軍的兵力對比又從第一次裁減後的一萬比十三萬五千,也就是一比十三‧五,變成了更懸殊的三百比十三萬五千,相當於一比四百五十[4]。

讀者都知道,基甸後來是以「用手捧到嘴邊舔水」與「屈膝跪下喝水」(士七6,新譯本)這喝水方式的不同,再從僅剩的一萬人中「篩選」出最後的三百人。問題來了,神為什麼選中「用手捧著舔水」的三百人?

傳統流行的說法是:「用手捧水送到口裡的人具警覺性,準備應付任何緊急事件的發生」 ,「第二次試驗挑選具有警覺性、謹慎不致被人偷襲的人;不合格的人是那些毫無警覺性,跪下喝水的人」[5]。

乍看之下,這說法頗有道理。許多人也可能覺得「那些全副武裝、捧著用舌頭舔水、絲毫不敢鬆懈地把眼光注意著前面幾里外敵人動靜的人」相較於「缺乏敵情意識、毫無防備地跪下喝水、專注自己口渴甚於危機的人」[6]更優秀。

但是,有人卻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讀。有學者就認為那些「用手捧著舔水的」,其實是因為他們「比較害怕」,也因此才「比較儆醒」。換句話說,「神要藉著這些最不合適的人,來顯出他們實在沒有甚麼可誇口的」[7]。

第一世紀的猶太史家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37-100年)也持類似的看法,他認為「那些屈膝飲水的人」是「勇敢的人」[8];「雅威揀選了怯懦的300人,為要彰顯祂的榮耀」[9]。

然而,正如曾思瀚博士所說:「經文並沒有暗示這些用手捧著舔水的人,無論在靈性或心理上,均較那些跪下喝水的人優越」,「警醒跟喝水的姿勢,並不是蒙神揀選的要素,神所關心的是以色列軍隊的人數」[10]。

曾祥新博士也認為:神的目的只是要「削減」出戰的人數,「所以那三百人被選上,不是因為他們喝水的態度不同,而是因為他們人數少的緣故」[11]。

華神吳獻章老師同樣指出:「那些跪下來喝水的人不警醒,沒有危機意識的人不挑,這個解經不太妥當」,「為什麼挑這三百人? 理由很簡單, 神只要三百人,神要以色列人知道爭戰的是神」[12]。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牧師也說:「(用手捧著舔水)這三百人警覺性比較高,這結論過於牽強,經文並沒有提到他們是否有握住兵器之類的事。經文明確指出,這兩次縮減人數的目的是:『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士七2)」[13]。

其他學者如黃福光教授(哈佛神學博士)、劉光啟教授(浸神教務長)等都認為「警覺性高的士兵被選上」這傳統說法不妥,理由是「經文自有答案,神的目的是要減少人數」[14],「耶和華最主要的目的,其實不在於這些人是否有比別人更高的警覺性,而是要將人數減到最低」[15]。

士兵有警覺性是好事,但以色列人得勝不是因為被選出的士兵有這樣的特質,否則他們就有可誇的。以色列人得勝是因為神已經向基甸應許「將米甸人交在他手中」(士七7、9),祂也真的成就此事!

探討至此,我們可以肯定神之所以選了「用手捧著舔水」的三百人,唯一的理由是因為只有這荒誕的少數才能讓基甸與以色列人不再倚靠自己的力量,並且看出他們的得勝完全是因為耶和華的大能。

雖然用手捧著舔水的人「因警覺性高被選上」這說法也不無勉勵的價值,如有人就說:「那些懼怕膽怯的均可回家,那些跪下喝水的(警覺性不高),神也不要。今天基督徒也是如此,面對這個邪惡的世界不可懼怕膽怯,也要對罪有高度的警覺性」[16]。

然而這樣的結論其實是讓人把焦點從神本身轉移到這些所謂「更優秀」(更有警覺性)的精兵身上,恰恰背離了神一再裁減士兵人數的初衷,甚至可能因此奪取了神的榮耀,因此不為多數學者所採。

最後簡單談一下基甸的信心,我們都知道基甸名列《希伯來書》十一章的「信心英雄榜」(來十一32),他的信心則彰顯在他「遵照神的指示,將原來的三萬二千跟隨者縮減為三百人」[17]。

事實上,基甸從蒙召一開始就壟罩在懼怕的陰影之下。他因害怕米甸人,「偷偷地在醡酒池打麥子」(士六11,現代中文譯本);即使看到耶和華的使者用火把所預備的食物化為獻給神的燔祭這「神蹟」(士六),他還是只敢在夜裡偷偷拆毀巴力的壇(士六27)。

基甸與以色列人安營與篩選士兵的「哈律泉」(士七1),意思就是「顫抖之泉」[18],恰恰反映了基甸與以色列人面對數十倍甚至數百倍於自己敵軍的心理狀態。

一開始以色列人與敵軍是三萬二千人對十三萬五千人,也就是一比四‧二二;人數雖居劣勢,但憑士氣或許仍有放手一搏的機會。

但當士兵從三萬二千裁到一萬,又從一萬裁到只剩三百,這一比四百五十的懸殊差距只怕要讓被選中的這三百人開始懊悔為何不在第一輪篩選時就選擇離開。

事實是,我們從神在二次裁軍後那晚對基甸所說的這句「你如果害怕下去」(士七10,環球聖經譯本)不難看出,此時基甸心中不是沒有懼怕,但他與所選出的三百人最終沒有臨陣脫逃,而是在看似必敗無疑的環境下,選擇了順服神與依靠神。

所以,信心不表示完全沒有懼怕。有時神把我們推到像基甸這樣只剩荒誕的少數的處境,把我們所有能倚靠的東西都拿走,或許正是為了使我們在懼怕之中認清自己一無可靠,只能選擇單單依靠祂。

結論就是,基甸與他的三百勇士之所以被選上,不是因為他們更有警覺性,甚至也不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勇敢,而是他們在看似絕無勝算的環境下依然憑信心留下,成為耶和華的軍隊。我們若有這樣信靠的心,即使心中仍有懼怕,也能如基甸「看見神奇妙的作為」,體驗到「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十四6)!




[1] 麥修斯(Victor H.Matthews),《近看士師記‧路得記》,明道社,2011,頁103。

[2] 賴建國博士,《建立新世代:申命記析讀(卷下)》,基道出版社,2019,頁55-56。

[3] 黃福光博士,《士師記:立於動亂中的根基》,明道社,2019,頁193。

[4] 劉光啟博士,《士師記反思:沉淪與拯救》,浸信會出版社,2013,頁145-146。

[5] 昆達(Arthur E.Cundall)&莫理斯(Leon Morris),《丁道爾舊約聖經註釋:士師記‧路得記》,校園書房,2002,頁105。

[6] 吳獻章博士,《背約沉淪的循環軌跡:士師記析讀》,基道出版社,2009,頁137-138。

[7] 劉光啟博士,《士師記反思:沉淪與拯救》,浸信會出版社,2013,頁146。

[8]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猶太古史記》,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頁175。

[9] 勞森•斯通(LawsonG.Stone)博士,《房角石聖經註釋叢書:第三卷下:士師記•路得記》,恩道出版,2021,頁172-173。

[10] 曾思瀚博士, 《士師記:人民任意而行的時代》,明道社,2006,頁221。

[11] 曾祥新博士,《天道聖經註釋:士師記》,天道書樓,1998,頁204。

[12] 吳獻章博士,〈空中聖經學院:士師記(7)二壘安打後的殘局〉。

[13]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牧師,《永不失敗的神:士師記解密》,校園書房,2018,頁100。

[14] 黃福光博士,《士師記:立於動亂中的根基》,明道社,2019,頁193-194。

[15] 劉光啟博士,《士師記反思:沉淪與拯救》,浸信會出版社,2013,頁146。

[16] 王維瑩博士,《士師記研經》,希伯來聖經教室,2021-05-11,頁9。

[17] 馮蔭坤博士,《天道聖經註釋:希伯來書(下)》,天道書樓,1995,頁712。

[18] 威爾克(Michael Wilcock),《聖經信息系列:士師記》,校園書房,2015,頁116。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