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提供/123RF
我是在病床上写这篇序言的,台安基督教医院刚帮我接回断臂,忍着痛,我一字一字敲下这篇文章。等着我的是超过一年的复原期,和第三次相同部位意外的第六次动刀拆钉。让我身心都回到《每个孩子都是神学家:青少年事工的神学实践》的十架神学主题的,正是这样苦难和逼近死亡线的实存经历。
它无关乎「自我进步」――「你不够小心……」「别再骑了!升级更昂贵、安全性高的代步工具吧!」、「摔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壮,祝你练成『无敌风火轮』……」
它也不欢迎约伯朋友式的神义论来给上帝下台阶――「你默想过去几日是不是有什么事得罪神了?」「你要庆幸上帝保佑你还好摔车时没被后面追撞」、「断三次同一处右手而不是你的惯用左手,有没有神的美意?」
它只关于这个人生中你我都会交会到的「野蛮的实存」,以及上帝透过十架及复活,要在当中成就的转化。
只是一个太要求立即答案的消费式文明、一个太紧抓确定感的信仰结构,把我们变成了很差劲的神学家。而我们就是常常以这贫乏的神学,向青少年说话。
《每个孩子都是神学家》倡议着青少年事工的神学转向;这个转向不光是为了年轻人,更是为了回复教会在十架神学根基上应有的样貌。
在作者丁康黛与路恩哲看来,青少年正是为着这个十架根基而生的:他们热情、冲动、敏锐、纯真地对待生命而没有过多的保护色。耶稣说,他在天国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人。神学性地理解青年工作的门徒使命意义,需要我们在十架神学的代表性本质中,去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本相、并能进一步以十字架的纵深探入人类苦难的深沟。
在这层意义上,孩子把我们引向十字架工作的本质,因此「每个孩子都是神学家」。
十架神学v.s.实存危机
为了让路德十架神学的关注,于500年后仍向这个全球化变迁的世界发出深沉之声,书中绕过了当代的保守护教声音,转而多方汲取祈克果和海德格的存在主义思考、田立克的文化关联神学、尼布尔论罪的社会结构性、鲍曼论晚近资本主义消费文明下的拼装与流动认同、巴特与潘霍华从上帝的舍身辩证寻求他特殊的临在,最后,藉莫特曼的盼望神学,教我们从苦难当中开出神迹的花朵,赋予每一天新伊甸园的时间品质。
我最喜欢的「哆啦A梦」道具,是《大雄的大魔境》中的「先取合约机」(先取り约束机)。那是类似一个神学的实践、承诺的应允。
只要对着「先取合约机」讲出:「我明天早上会好好洗一顿澡,所以今晚让我身体清爽地睡觉吧」,就能在当下得到承诺之事的成果。在长篇故事的最后,一行五名主角被从未来返身的「自己」搭救而脱离魔境后,彼此提醒着: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该整装出发,把过去的自己救出来了!」
如果道成肉身的耶稣以其战胜十架与死亡的复活,所应许的也是类此一份进入永生的终极契约,那么问题就不是为何今日信神之人还会遭逢苦难不测、生老病死,而是在这份合约中「先取」救赎的盼望与喜乐。它既不消极也不「阿Q」,因为我们正在迈向复活的耶稣所应许的那个末世,「基督的实践」(Christopraxis),也就是以那种救赎的品质和状态来开发、引领我们的科技、人文、医疗、社会服务等等朝向基督,是为公共神学。
丁康黛与路恩哲在青少年事工的身上,看到整个教会向十架及盼望神学转向(或说归正)的动能。因为「孩子神学家」的怀疑,不会被儒家伦理式的品格课程满足;青少年血气方刚的正义感,必然与堕入法利赛人伪善习气的教会建制产生捍格。
更成熟整全的神学思辨
在当前世俗资本的影响下,我们自然很容易把效率、效益,或是肉体物质的体感体验当成那种救赎(甚至当初接受耶稣神迹的巴勒斯坦百姓,也是这样理解耶稣给他们的酒食与医治)。但当这些「救赎」并未在青少年身上体现为「听话、成长、成功、优秀」等世俗肯定的特质时,大人便不晓得如何以不带威权意识的神学解释,面对他们对上帝的怀疑;之后我们惊讶,这些「听话、成长、成功、优秀」的孩子,怎么一个个在离家进入大学后竟「叛逆学坏」了?
他们怎么会在毕业后「世界」里找到一份「自我实现」的工作后,儿时所信仰的那个上帝之于他们,也竟不着边际、可有可无了?
青少年事工的志业,终究是关于效法基督的服事,引领孩子们一生与神同行,「就是到老也不偏离」。为了抗击实用主义,本书两位作者极为看重在系统神学、诠释学格局的反省。本书的前面章节,将唤起青年人牧师过去在神学院课堂上学习古典信仰的火热,并预备我们进入位于第七章〈神的隐没、缺席与怀疑〉和第八章〈魔法耶稣?青少年事工中的医治和十字架〉的主题高峰:在死里复活的基督身上、在「上帝舍生」担当世人苦难的事件中,在他的静默和隐藏里,寻见上帝「以爱为名」的激进拯救行动,和他那名为「救赎主」的三一位格。
这是巴特以及后自由神学为当代重启的神学视界,却也是改教、乃至于两千年来基督教向着世界所持的古朴福音:上帝已经在基督身上为世界施行了拯救。这个「已然」且「未然」的行动,不但更新了教会与每一位基督徒的身分,也当启发所有「以神为名」聚集的人们的集体实践:对「已然之事」以「信」、对「未然之事」以「望」、对「集体实践」之事以「爱」。
不讳言,在今日的企业管理、直销社团、才艺补习班启迪的教会建造思维中,如此的「神学转向」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流行文化递嬗与科技创新趋势如迷雾笼罩着下一代所将独自摸索的「迦南美地」,更是不允许我们继续持守旷野这代人所坚信的「牧养正确」。值得安慰的是,路恩哲书中举了不少亲身事工遭遇,让我们看到作者也是透过动态的自我反省,持续带出更成熟整全的神学思辨。
可以想见「以基督为中心」的青少年事工,必能孕育更多能结「圣灵九果」的孩子。但本书却不是为着任何立竿见影的答案而存在的。它更适合每一个正在当前事工中寻求意义、需要充电的牧者传道和主日学老师阅读;也会提升和劝慰所有正为青少年孩子生命疑难杂症操心的基督徒父母。
—摘自《每个孩子都是神学家》〈推荐序〉
◎作者为台湾醒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