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曼玲 2017.09.17
圖片提供/123RF
你如何定義失敗?是沒有達成他人的期許?還是對自己應有的表現感到失望?
上帝差主耶穌到世界來救人脫離罪的權勢。但耶穌開始宣教三年後,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使猶太人對他成為政治領袖的期望落空。舊約的約瑟,年輕時被嫉妒他的兄長賣到埃及為奴,之後遭人誣陷而坐牢,他的人生好像在起跑點上就栽了跟斗。
但我們從聖經歷史看到,在上帝的計畫中沒有所謂的失敗;那些暫時的「不如意」,卻是愛主的人邁向成熟的踏腳石。
育兒受挫 神的話修補錯誤
我的求學過程沒有太大挫折,因此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有收獲。讀教育研究所時,我對林林總總的教育理論很感興趣。成為母親後,更希望能使用這些理念,幫助孩子順利成長。
然而倚賴自己的聰明,是我第一個錯誤。我的老大是「照書養」,就是參照別人的教養經驗與社會對個人的期待,來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告訴孩子「別人做得到,你也可以」是我第二個錯誤,我不自覺地把孩子和別人放在同一個天平上比較,忽略了觀察孩子的獨特性。
在該放手讓孩子跌倒的時候,卻想扶著他,是我第三個錯誤。這種看似保護的行為,其實是對自己的判斷沒有安全感,因為不知道孩子能承受多少;間接縱容孩子的自我中心,也養成容易放棄的習慣。
個性溫和的兒子一向「乖乖」聽話,但到青少年期才敢「叛逆」,跟我說出他長年累積的不滿。我驚覺自己鑄成大錯,因此我棄甲投降,來到上帝面前求祂憐憫。在痛苦中我禱告:「主啊,我倚靠人的聰明,對孩子造成傷害,我向祢懺悔。」神感動我向兒子坦誠錯誤,並請他原諒。可是那無法彌補過去的後悔仍纏繞心底。
直到有一天,我讀到聖經:「我打發到你們中間的大軍隊,就是蝗蟲、蝻子、螞蚱、剪蟲,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補還你們。」(約珥書二章25節)神的話讓我明白,我雖無法改變過去,但神可以使用我的錯誤來建造兒子的未來。神也藉由我的悔改,使我確信神能復興我,也必能復興任何倚靠祂的人。
尊主為大 缺陷也在計劃中
全心相信聖經話語而轉化更新的我,對老二不是「照豬養」,而是「照主養」。我不再套用自己或別人的經驗在孩子身上,而是常常為孩子禱告,求最瞭解孩子需要的上帝給我智慧,來引導孩子當學習的事,尤其是鍛鍊正直、敬畏主的品格。
我尊主為大,不論斷自己,也不論斷孩子。因為聖經說:「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判斷我的乃是主……」(哥林多前書四章3-4節)。
要尊重孩子是上帝大而可畏的創造,不是父母操縱的魁儡。鼓勵孩子發展他喜歡做的事,並且支持他去嘗試,而不要對他說:「你沒有這個天分吧!」或是「學別人做那個才有前途」等消滅他志氣的話。
有位設計師曾說,他讀建築系時,教授要他們繪圖時不可以用橡皮擦,因此他學會了「順其自然」:不偏執於不完美,而是將有缺陷的筆觸,變成計畫中的一部份。
同樣地,在主耶穌被釘死的十字架上,似乎就寫著約瑟對賣他的兄長所說的:「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世記五十章20節)法利賽人雖因其惡心,釘死了威脅他們地位的耶穌,但是神卻能用人眼中的「失敗」,來完成祂對人類救贖的計畫,讓祂揀選得救的人有永遠的生命。
世人認為「不做不錯」,就是不要做事,就不會犯錯。但主耶穌說「不做不錯」的人是又懶又惡(參馬太福音廿五章26節)。
如果我們真的尊主為大,就會相信神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參羅馬書八章28節),而勤勞地去做神感動我去做的事;即便結果不如預期,也不灰心,因為我們怎知道神不是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得前書一章7節),或是「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詩篇一一九篇71節)呢?
所以,我不再自憐看「錯誤」為失敗,而是讚美神使我倚靠祂勇敢去「嘗試」,然後完成祂在我身上的美意!
about 【家庭之歌】專欄主要寫手:蔡佩芬
【延伸閱讀】:洩密之心
紙婚的聯想
標竿人生,如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