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期待師生「真實相遇」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當我問學生希望怎樣的師生關係時,許多同學都會說:「希望可以跟老師多交流一些生命經驗,一起成長。也希望老師多陪伴學生做些理想的事情」。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夢想,只是怎樣「具體做出來」,好難!?

因為師生關係是「雙向」的,學生需要老師協助,老師也依賴學生支持。師生雙方都要有誠意開放自己,讓對方進入自己最真實、最軟弱的一面。「真實相遇」的過程中,「信任」最重要了,因為學生的想法或情緒一定會影響老師的生活,甚至成為未來「自己的一部份」。老師之於學生也是一樣。

要讓師生「接得住」彼此,一定得花費很多時間交流,過程中要有很高程度的真誠、聆聽與回應,才可能產生信任、瞭解與共鳴。也因為這樣的體悟,對於這學期自己不自量力地一口氣開放太多同學選修,導致沒辦法較深入協助同學學習,心中覺得有些虧欠。下學期開始,我提醒自己一要趕快調整這個問題。

另外,也想與學生們一起勉勵:無論是跟哪一位老師,如果你們心中真想擁有「理想的師生關係」,就得花時間、打開自己讓對方進入自己的生活,並且一定程度承擔對方的差異衝撞與情緒。這樣說來,其實不僅是「師生關係」,所有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都是這個道理。

當然,有些老師聽到這樣的道理,可能會很想問:「我也知道師生要真誠對待,但如果學生學習態度很差,或對老師很不禮貌,單靠坦承溝通有用嗎?」真是超棒的問題!其實我的課堂上也不乏睡覺、看電影、看書或做其它事的學生;看到這個場景,修養很差的我心情也很難好得起來。這時我都會努力提醒自己Noddings的話:「想想學生為什麼做這些事?在確定真正理由前,暫時不要亂安插罪名在他們身上」。

如果是教學方法不理想,我就該調整方法;如果是師生關係不信任,我可以設計一些活動增進彼此瞭解;如果是學生活動過多體力不勝負荷,也可以跟他們聊聊時間規劃。面對學生「特殊行為」,瞭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找一個最方便的方法掩蓋!

即使學生某些行為確實「不尊重人」,還是可能看到他們某些「好動機」(例如想保全自尊心、想趕快完成作業、想被大家關注等)。但Noddings認為,老師得先瞭解學生這些「好特質」,才可能跟他們討論出更合宜的方式,發展這些「好特質」。

總之,學生作業沒交或亂做,老師是可以給他們應得的低分。但唯有老師和學生還是得彼此開放,花時間交流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才可能對某些希望目標或價值達成共識。否則,無論老師和學生都很難去肯定或操作自己認為「不對」或「沒價值」的事情。


圖片提供/123RF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
一位鄉下的國小老師
用話語塑造孩子
成功兒童主日學的整體概述